翼報 eBaoMonthly.com
樂趣飄送.音樂家 ✐2006-03-01


巴哈

稽譚

 

  所有名音樂家中,生活敬虔,品德端正的不多。其中要數韓德爾(Georg Friederich Handel, 1685-1759)和巴哈,二人生在同年,又是同鄉,都是德國人,路德宗基督徒。不過,沒能彼此會面。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德國音樂世家中最有名的一人。父親安波羅修(Ambrosius Bach),任愛森克(Eisenach)鎮的樂師,於1685年三月二十一日,巴哈生在那裏。
  七歲時,母親去世。巴哈依在奧得洛府的長兄Johann Christoph,他任聖米迦勒教堂風琴師,曾從名師習樂。到他十歲那年,父親也亡故。長兄教巴哈音樂,進步甚快;他入教堂附設的學校,也學習音樂。
  1700年,巴哈與朋友Georg Erdmann結伴同轉往路納堡的聖米迦勒學校就讀,並參加詩班樂團。
  十七歲的巴哈,已經是頗有成就的音樂家,而且兼通風琴的技術。在1703年,剛滿十八歲,巴哈得威瑪公爵弟弟的賞識,成為管絃樂團的一員。在同年七月,昂斯得(Arnstadt)新建的管風琴完成,邀巴哈去鑑收。那個主日,就請巴哈作初次演奏,並正式邀請他為琴師。八月九日,收到正式聘約。

  1705年秋末,他請假往三百哩外的呂貝克(Lubeck),去聽最負盛名偉大的風琴師柏太秀德(Dietrich Buxtehude, 1637-1707)演奏。但他一去三個月,忽略了聖誕節期的職責。回來後,他所吸收的伴奏新觀念,不為詩班所歡迎。加上另外的問題,是有一天,教堂無人的時候,發現巴哈為一名“陌生女子”伴奏練唱;這在當時是不合禮制的事。那女子是巴哈的遠房堂妹馬利亞(Maria Barbara Bach)。
  適巧穆浩森(Muhlhausen)的教堂需要琴師,巴哈就去到那裏。那時,有一位母族的親人,留給他部分遺產;這及時的幫助,使他與馬利亞能夠於1707年十月,在那裏成婚立家。
  當地的市議會,邀請巴哈為新始慶典作清唱劇。於是,他作了“神是我王”(Gott ist mein Konig),極為成功;議會授命出版。不過,所在的教會,因清教徒及敬虔派思想影響,對他“自由”的音樂風格,並不十分欣賞。他感覺受到屈辱,決定辭職另就。穆浩森對失去卓越的琴師,深為惋惜;但彼此的關係保持良好,以後常有往還。
  1708年,威瑪公爵威廉.厄諾特(Duke Wihelm Ernst),於五年前聆聽巴哈演奏,一直印象很深。邀請巴哈作他樂團的琴師兼小提琴手。巴哈欣然接受,認為能夠榮耀神的事奉。公爵是一位敬虔的君主,護城濠環繞的堡壘中,以教堂敬拜為中心,而甚為注重聖樂;宮廷嚴格規定,每人都必須參加。所以有“天城”之稱(Wilhelmsburg = Himmelsburg, The City of Heaven)。在威瑪,巴哈的妻子給他生了七個孩子,其中三人夭折,有四名長大成人;其中二人成為名音樂家。
  巴哈常受邀請,離開工作,去外地試驗新的風琴。他並且有個習慣,每年初秋,旅行各地參與音樂活動,總是不難獲得許可。1714年九月,在Hesse-Kassel的風琴獨奏中,在座的腓德烈(Frederick)王子,後來成為瑞典國王,對巴哈極為欽佩,摘下手上的戒指贈給他。
  威瑪公爵的外甥高屯王子遼葆德(Leopold of Anhalt-Kothen)喜愛音樂。1717年八月,他教堂的音樂指揮出缺,邀請巴哈繼任。巴哈雖然心裏願往,但是否能獲得允准,在於公爵的喜怒之間。遼葆德只好等待。
  果然,公爵不肯讓他走;盛讚慰留。巴哈再度請辭,公爵盛怒之下,把他軟禁起來。他堅持不屈,利用時間,開始寫“小風琴教本”;未待完成,公爵回心轉意,答應他離開。那年十二月,巴哈去到高屯。
  巴哈在高屯,頗有良駒遇伯樂之感。敬虔的君主,尊重並支持巴哈,對他的致力於教會音樂,只有鼓勵,從無攔阻。六年之內,他寫下大部分的器樂曲譜。
  1718年五月,神聖羅馬帝國的權貴在卡勒斯埠(Carlsbad)聚集。遼葆德帶着他教堂樂團的六名成員前去,展示他們的音樂才能,獲得讚賞。兩年後,遼葆德得意復再往。於1720年,帶着他的樂團同去。這一次,停留到七月才回來。久別歸家,巴哈才知道他的愛妻在幾天前去世;在盛暑之下,不能保留,已經及早安葬,他連最後一面都未能見到。這挑起他自己幼年喪母的哀痛。
  在這以前,高屯的教堂詩班,沒有歌唱者。剛在那年,任用了一個女高音,名安娜(Anna Magdalena Wilcken)。1721年,巴哈發現自己對這女子很傾心,認為適合於賢妻良母的位子。他獲得遼葆德的同情和同意;因為遼葆德也是不久前喪偶。在那年十二月,巴哈與安娜結婚。幾天後,舉行歡樂的王室婚禮。
  婚後的生活,十分平靜圓滿。只是巴哈發現,遼葆德歡樂的婚姻,使他對音樂的興趣和支持漸漸減淡。巴哈考慮到孩子們的教育與前途,覺得移到有大學的城最我適宜。是該離去的時候了。
  1722年六月,巴哈聽到萊比錫(Leipzig)聖多馬教堂的Cantor去世了。巴哈向議會申請那職位,經過談判,終被接受。遼葆德和巴哈依依難捨的分別了。以後,他們保持一生的友誼;巴哈夫婦也有多次往訪。
  1723年四月二十二日,巴哈到萊比錫就任。
  Cantor是一個非常吃力的職任,在堂牧和副牧以下,不僅要訓練詩班的器樂和聲樂,還負責教義問答和拉丁文,並輪流監督學校的紀律。
  堂牧恩乃斯替(Johann Heinrich Ernesti)已經年衰,學校頹廢,有55名住校的公費生,音樂是主要科目。
  巴哈立即奮力工作。他在聖多馬堂之外,還兼萊比錫大學教堂的音樂指揮,要負責供應共四個教會的聖曲。因此,他訂定五年程序:要每主日創作或修訂舊在的一首聖曲(Cantata),加上受難節聖劇,和聖誕頌歌,並晚禱詩,共295首。在開始的二年,巴哈作了115首聖曲,並1723年的聖誕頌歌(Magnificat),和1724年受難節的約翰福音受難曲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John)。
  馬太福音受難曲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thew),也是這幾年屬靈豐收的果子,作於1729年,最為人所知。
  次年,還有意外的喜樂:巴哈威瑪時代的舊友吉司耐(Gesner),來接聖多馬堂牧去世的遺缺。他對巴哈甚為景仰,對他的音樂節目自然極力支持,並且奮勵有為。1731年,即開始擴建教堂及學校建築,於1732年完成使用。他對學校的整頓,更使人耳目一新。
  1734年十月,皇帝偕皇后蒞臨萊比錫。在三天的歡慶中,巴哈作了兩個聖曲演出。不過,也有不如意的事發生。吉司耐尋求兼任大學的職位未能成功,遂興去意,於十一月裏離開萊比錫。繼任者對音樂的興趣和支持,沒有像吉司耐同樣的積極,使巴哈逸興闌珊。
  1736年七月,公爵任命巴哈為宮廷作曲師。卓斯頓(Dresden)的凱瑟陵公爵(Count Kayserling)患失眠症,巴哈感念知音,介紹他自己和長子的學生谷德波(Johann Gottlieb Goldberg),去演奏樂器以遣不眠之夜。“谷德波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就是特地為此寫的。
  在那時,為了校監的任命,巴哈與堂牧和議會意見牴啎。這並不怪巴哈爭名攘利,而是因為他注意音樂教育。巴哈要任用合他標準的校監,是需要通曉音樂,兼長行政的人才。對方則以為音樂只是通才教育的一部分,校監不能成為音樂指揮;巴哈覺得那些人凡事攪入政治,處處掣肘,以此為限制音樂教育節目的借口,頗感不耐,謙遜平易的巴哈,覺得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着重音樂科目,以求詩班有足夠的人員。在此以後,萊比錫教堂當局,覺得為求息事寧人,只有接受固執老人對自己職權的解釋,既不能趕他走,只得走他的路線。這樣有一段時間平安。
  1740年,巴哈任用了另外的人,代替他教導的職責。那時,他多年創作累積的聖曲,足夠長期輪替應用,成為宗教儀式固定的程序。巴哈利用他的餘年,專心於聖樂創作的事奉。
  巴哈自己在家教育兒子音樂,從早他就收幾個資質好的學生。
  從1738年,巴哈家中接待了一名族中的堂弟約翰.以利亞.巴哈,已經三十三歲,積蓄了些資金,到萊比錫大學自費讀神學。約翰教導巴哈較幼的兒子們,並兼任巴哈的祕書。他記述巴哈愉快的生活,彼此甚為相得。到1742年,約翰學業完成離去。那是巴哈最舒適安定的時期。他得以常出去旅行,鑑定風琴,並舉行演奏。
  1744年,來了一名愛特尼可(Johann Christoph Altnikol),是他收在家中寄宿的學生,詩班低音歌手,兼任巴哈助理,並作抄譜等事。巴哈盡心教導,還可以把家務交託愛特尼可看管,他自己得以出外旅行,參加有關音樂的活動。
  1747年,巴哈到了大學城浩邑(Halle),敬虔派的基地,他的長子斐迪曼(Friedemann)在那裏的教堂任音樂指揮。然後,父子同行,繼往柏林。到了皇帝駐在的波茨坦(Potsdan),看他的兒子以馬內利(Emamuel)。在五月七日星期天,晚演奏會即將開始。當報告他到達的信息,偉大的普魯士王腓德烈(Friedrich II, Der Grosse)歡然宣告:“先生們,老巴哈在這裏!”立刻停止一切準備,讓他當場即興演奏。全體感覺真實的喜樂光榮。
  對於類此場合,巴哈集合系列作品,稱為A Musical Offering呈獻給腓德烈。腓德烈為他出版。
  1749年一月,巴哈為愛特尼可安排了一個好職位,把自己的愛女以莉莎白(Elisabeth Juliane Friederike)嫁給他,依依不捨的送新夫婦去到Naumburg就任。巴哈患了重病,看來已經很少希望;但他意外的恢復了。次年,十八歲的幼子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往Buckeburg宮廷任職。他收了最後一名學生Johann Gottfried Muthel,幫他收集整理從前的舊作。他極為認真修訂,字斟句酌。巴哈有個習慣,在作品之末,總是寫上“榮耀惟獨歸神”(Gloria Sola Deo)。這是他最後的一次。
  巴哈通曉多種樂器,在風琴和啟始型大鋼琴(Harpsichord)的音樂,可稱第一人。他以融會貫通南北不同的風格,有所分辨取捨,形成自己的風格;但他基本上算是保守,不趨時逐流,不採取盛行的意大利樂風。他對音樂界有持久的影響,特別對教會音樂更為顯著。
  巴哈前後兩個妻子,共為他生了二十名子女,只有十人長大成人。
  那時,他的眼睛近於失明;請英國眼科醫生泰勒(John Taylor)動手術治療;那個庸醫兩次手術,並沒有成功,使巴哈只能閉居暗室。七月中,巴哈患腦溢血,昏迷了十天,於七月二十八日逝世,在七月三十一日安葬,歸回造他的主。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323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