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藝文走廊.建築 ✐2006-08-01


西方古建積聞錄

謝順佳

 

一.西方古建築的業權

  西方古建築,有國家,帝王侯爵,教會或民間私人擁有。故古建築之處理和維護,一方面有法律的維護製訂,一方面有不少壓力團體來督察政府或其他古建築的業權持有人。所謂壓力團體,即民間的文化組織,監管所有有文化價值的古建築,冀使得到應有的照顧。由於這些壓力團體多有充裕的經濟條件,而工作人員多是義務,故在捍衛傳統文化上,有很龐大的力量。所有古建築的業權持有者,都不敢和這些壓力團體產生對恃現象。

二.英國維護古建築的研究和心得

  英國維護古建築,是崇尚“真”;而德法意等歐洲大陸諸國,是崇尚“美”。但彼此在維護的使用目的,都是以“人”為本。過去十年,英國撰寫維護古建築的書籍,約有四百五十本,不包括間接題材。而雜誌上的論文,多至不能統計。而英國面積,約是我們廣東一省。英國有不少大學有此專業的學科,供研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題材十分廣泛,包括歷史,人文,美學,經濟,城規,園林,工程,景觀,旅遊,建材,法律,衛生,醫療,生化等等。在皇家建築師學會的圖書館,光要看每一本書的序文和散篇,也要好幾個月。在西方國家,維護古建築的範疇裏,英國是執牛耳地位。

三.古建維護發展概略

  古建維護發展和建築史具很大關係。公元十五,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是對古建築的態度是肯定的,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態度是否定的。英國及至公元1882年,首次的古建築法在國會通過。工業革命帶來大量人口徙移,因此英國城市規劃法自1909年製訂,繼續修訂於1923年和1932年。這影響了古建地域的維護。第二次大戰後,城規法於1944年,1947年再行修訂。1947年修訂在上議院會,首相被問及全英國有多少古建築應維護存在的。他說:“十萬至二十萬幢。”今天,至1994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447,043幢。第二次大戰後,侯爵地位沒落,很多古建築落在國家手上,改為醫院,工廠,學校,政府辦公大樓和旅遊景點。五十年代是維護古建的迷惘時刻,社會正在急劇變化,建材發展從手工機製漸趨自動機製,建築技術也開始轉軌,故執行維護的原則,往往躊躇不定。

四. 古建築使用的材料

  不同地區,文化背景,時空,氣候,皆用不同的建材。雖說是磚瓦木石油漆玻璃,有永恆和不永恆的一面,在維護古建築的過程中,皆有一套指導思想,中外如是。譬如,西方石材古建的門窗,昔日都是木框和手製玻璃片。今日,手製工藝雖存,但昂貴得很,替代的是黑鋼框和雙層機製玻璃,既耐用,也恆溫。十多年前在劍橋和牛津大學的門窗已使用。當時被譏為失去了“形似”,也失了“神似”。時至今天,人們也接受了。品味不同,時代不同。反而覺得古建今昔的“諧和”。美國有一本書,“Restoring Old Buildings for Contemporary Uses”,1987年出版。書中強調古建維護和今日使用的重要性。今日使用上,強調“安全,衛生,舒適,實用”四者。書中談到今昔取暖的方法,已有極大的差異。過去三百年,美國是採用獨立房間取暖。直至十九世紀末,中央取暖系統才問世。因此,維護室內裝飾和取暖舒適,只可以矛盾中取得和諧,別無他法。

五. 1995年古建築結構維護之第四屆國際會議

  1995年此會召開於希臘的基勒市。此會議論文是歷屆1991,1993和後來的數次最成功的一次。會議論文分八部分:1. 歷史,建築和一般性研究;2. 衰毀,維護和建材的檢算;3. 結構,分析和實驗;4. 圓栱圓椎;5. 地震,振蕩和動力;6. 安穩,補基和加固;7. 結構內外的修補和復原;8. 磚石結構。很可惜,沒有中國代表。內容都是使用新科技,新觀念來解決舊問題。自此,西方古建築的維護走上了專門的尖端科技和學問了。

六.英國古建築在1980,90年代的經濟價值觀

  1980,90年代英國的社會主義和“打腫臉皮充富豪”態度,受到資本主義的價值觀衝擊。這時,甚麼東西都要算價值來。1974年發生“約翰巴陵爵士的祖居”事件,轟動朝野。巴陵爵士的祖居在六十年代被列入古建。但數十年荒毀,爵士沒有餘錢來維修,地區政府也沒錢來協助,打算批許爵士拆建和出賣地權。這件事觸怒了多個古建維護的壓力團體,控告政府違法。群情洶湧,政府只有批款五十萬英鎊建其屋頂,喘延古建的老命。“值得嗎?”很多人問。1988年,壓力團體S.A.V.E.主席米高披士以該年年報計算了英國整個古建維護支出和直接間接盈益。主席披士又以英國古董飛機例子,找出其比較價值來。自此,傳統古建維護的價值便被肯定,並且發展到新的領域。新的領域便是傳統技術的培訓,文字資料和資訊了。

七.日本的經驗

  日本古典園林和日本古建築是一體,京都市是好例子。有如西方社會,日本古建築和古典園林有在國家,帝王,寺廟和私人手上。維護古建,屢喜“落架大修”。小小工程,也如臨大敵。日人多崇尚玄虛,落架前多作法事。國人性格多喜纖巧,因此,工藝十分精緻。第二次大戰時,失去不少古建築和古典園林。古建塗料不多,故木材選料,十分講究。傳統工藝技術,保留也完整。稍次的文物,常有“拆木建,造水泥”現象。仿木的混凝土建築,處處皆是。仿古構件,矯假作態,也是處處皆是。六十年代日人前川國男推崇仿木的現代建築意念,橫掃全球。意態求“真”而物料求“假”,也流行一時。

八.總結

  西方社會的文化和文明,都是和諧地和矛盾地共存,追求著古希臘哲學的“真,善,美”。今天的古建維護,可說是“有限度的真,有限度的假”。五十年代認為品味低劣的十九世紀復古主義,今天也晉升為古建,備受呵護和讚賞了。今天,我們從事在古建維護這行業,多在一些指導口號下去著手,如“修舊如舊”,“真假不分”,“存異求同”,“不求形似”,“捨形取神”,“還原記錄”等等。試撥除這些口號,我們把古建維護作為一般人文科學,以“假設,求證,實驗”作為過程,奉行“實驗主義”,也許在沙漠裏找到綠洲來。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808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