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樂趣飄送 ✐2007-08-01


葛利格 Edvard Grieg

稽譚

 


葛利格 Edvard Hagerup Grieg, 1843-1907

  在著名的作曲家中,是獨特的:他的作品並不豐富;他沒有寫過交響曲,沒有寫過歌劇,僅有一部協奏曲,和一部絃樂四重奏。但他作了十部歌曲集,所有的作品,都有其特具的風格,無人可以模仿,影響了不少作曲家,特別是英國和法國的作曲家。
  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Hagerup Grieg, 1843-1907)生在挪威西部近海的卑爾根(Bergen),一個古老的漁港市鎮。他的先祖是蘇格蘭來的移民,有分於開闢建立卑爾根。
  當他六歲的時候,他母親開始教他鋼琴。
  挪威最著名詩人兼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 1828-1906),在早年的寫作生活中,曾在卑爾根劇院任常駐劇作家(1851-1857),在那裏,他完成了許多早期創作。愛好音樂的葛利格,自然從小就嚮慕他。
  1858年,在他十五歲的時候,提琴名家步勒(Ole Bull)發現他的音樂天才,介紹他進入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Leipzig Conservatory),受基本的作曲訓練,並修習孟德爾遜和舒曼的音樂。在那段時間,他也感染了肋膜炎,使他一生常為這疾病所困。


諾德拉克 Rikard Nordraak

  1863年,畢業後,葛利格去到哥本哈根(Copenhagen)。1864年,在那裏認識了諾德拉克(Rikard Nordraak, 1842-1866),兩個青年人極為相得。諾德拉克的名句“是的,我們愛這土地”,後來成為挪威的國歌。那位只比他年長一歲的朋友,是挪威的民族音樂家,告訴葛利格,應該向挪威的民歌和民風舞曲發展。從這新朋友來的新啟示,是葛利格生命的轉捩點,他發現了挪威的自然,也發現了自己,使他走出德國音樂權威的蔭下,仿佛探金者頓悟到金礦就在自己的床下,樂風和生活,都有了顯著的轉變。
  1865年,葛利格和幾個青年人,成立了哥本哈根音樂協會,促進支持斯堪地納維亞(Scandinavia)的青年作曲家和演奏家。
  可惜,諾德拉克的年壽不永,於1866年三月早逝。這顆樂壇彗星,短暫出現在音樂史上,仿佛就是為了啟發葛利格的前途。
  正如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的樂曲,流露對失去的祖國波蘭愛戀,葛利格的樂曲,也充分表露挪威的鄉土情調。


易卜生 Henrik Johan Ibsen

  就當好友彌留的時候,葛利格在羅馬三個月。在那裏,他首次與挪威著名的文學家易卜生晤面。這是他生命史上另一個重要關鍵。
  葛利格旅行德國和意大利歸來,於1866年十月,葛利格在他的未婚妻妮娜(Nina Hagerup,他母族的表妹)幫助下,舉行公開演奏會,極為成功。接着,他糾合同志,在首都基利汀尼亞(Christiania,今名Oslo),創立音樂學院。
  既已立業,自然應該成家。1867年,葛利格與妮娜結婚。他的妻子後來是他作品的權威詮釋者。安定的生活,適合於創作,使他的天才發揮至頂峰。次年,他寫了“鋼琴協奏曲”等作品。
  二十五歲的青年,已經可以代表挪威,在國際藝壇上佔一席地,聲譽與易卜生,比昂遜(Bjornstjerne Martinius Bjornson, 1832-1910)相頡頏了。
  1868年,葛利格同比昂遜合作,為他的詩劇“漁家女”及“公主”等譜曲;後來又為他的十字軍戰士希嘉Sigurd Jorsalfar)詩劇作曲,都甚為成功。到與比昂遜合作終止,葛利格同易卜生合作。

  1869年,獲得挪威政府津貼,出國旅行演奏。到羅馬的時候,易卜生已去了慕尼克。葛利格去訪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李斯特早已同葛利格通信,對他讚許並鼓勵。老音樂家拿起葛利格的鋼琴協奏曲A小調,在大鋼琴上彈奏,一邊讚賞不止;到精彩的結束,竟忘形的伸舉雙手,大喊:“好啊!妙極!偉大!”把樂譜恭敬的交還,李斯特親切的說:“繼續努力;我對你說,你的前途遠大—不要給他們嚇阻你。”
  李斯特口中的“他們”,當然是指難得討好的音樂評論家,他們可以影響聽眾。當A小調協奏曲在挪威首次演奏,他們非常捧場,演奏第一樂章時,就熱烈的鼓掌;並贈他“北國蕭邦”(The Chopin of the North)的雅號。有羞怯並缺乏自信毛病的葛利格,大得鼓勵。
  到三十歲的時候,葛利格成為挪威最出色的藝術家,獲授St Olav騎士勳爵,並年俸一千鎊。
  1875年,葛利格完成易卜生的詩劇珍特Peer Gynt)的譜曲。次年二月首次演奏。珍特作於羅馬(1867),是隱喻的諷刺劇,取材於丹麥的傳奇。葛利格接受作曲之約的時候,並不覺得其傑出,拖延了些時日;後來越作越有興趣,才更全心投入,摒絕諸務,到瑞典的山水之間致力工作。易卜生的作品,長於心理描述,往往影射社會問題。該劇的主角好虛榮,不僅是浪子,還是習慣性的謊言家,而且行徑荒唐,最後悔改而得補贖。可見易卜生不止是憤世嫉俗,並沒有否定人的善念。珍特在挪威首都初演,大為成功,使葛利格的聲譽更高。
  1883年,葛利格與約翰內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首次晤面,是在荷蘭。布拉姆斯表示對葛利格的敘事曲極為傾佩。珍視友誼的葛利格,也以布拉姆斯為長久的知音朋友。
  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與葛利格,也是在荷蘭相遇。葛利格對柴可夫斯基終生佩服;柴可夫斯基對葛利格也有極深的印象,他筆下描繪的葛利格是:

身材矮小,瘦削而兩肩不平衡。他淺色的頭髮向後梳上去,蓄有稀疏看來年輕的鬚並鬢髭…他有雙不平常的吸引人的藍眼睛,大小適中,不可抗拒的動人,看來像天真貴族的孩子。

  1894年,劍橋大學頒授葛利格音樂博士榮譽學位,同時接受榮譽學位的有柴可夫斯基等人。
  他每次訪問英國,總是得到歡迎。只是他一向孱弱的軀體,受不了那裏的氣候,特別是挪威的空氣清新,對英倫的工業污染濃霧,深感不慣。
  三十以後,葛利格夫婦的生活,平靜而成功。他們常到德國,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旅行演奏,總是受到歡迎。但他們始終深愛挪威,還是回到卑爾根,愛那裏的海和漁港的氣味,在郊外自己建了一幢房屋。從1814年,挪威和瑞典,共受一位君王統治;至1905年,和平分治,使他們更對祖國有親切之感。
  葛利格愛挪威,愛自然,更愛挪威西部地帶的清爽空氣,懸崖和狹長海灣,風景怡人。他在日記中寫着:

對西部地區的愛,付上我極大的代價,奪去我的生命。但是西地給予我生命…生命的興奮,想望重奏它的音籟。這禮物實在是借貸;時候到了,我必須償還。

  1907年九月四日,葛利格逝世。照他的遺願,在葬禮中,奏他故友諾德拉克的“喪禮進行曲”。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70821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