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談天說地 ✐2008-04-01


誠與偽

史述

 

  在不同的文化中,謊言普遍的存在。
  為了得到利益,說謊是常用的工具:便宜貨說成好貨,以假亂真,賺錢說是蝕本,以求人信以為真。
  為了逃脫困境,說謊是最方便的避所:大者如殺人犯罪,則矢口否認,以至假冒為善,藏起真面目;小者像沒飯吃,卻說是飽享珍饈,免得別人看不起。
  因此,謊言成為膽怯者樂用的方法,行惡者必須的手段。
  耶穌說:敬拜神的人,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聖經說:“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為祂所喜悅。”(箴言12:22)
  耶穌在世的時候,被稱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為的要拯救那樣的人;卻無法同法利賽人打交道,只能給他們嚴厲的咒詛。
  聖經說到再臨的基督耶穌,要來審判世界:“稱為誠信真實;祂審判爭戰都按着公義。”(啟示錄19:11)祂的眼目如同火焰,不論人如何掩藏,都可以洞燭其奸,看透人的真意。
  地上的領袖就不一樣了。聖經說:“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箴言29:12)
  一般領袖最不喜歡誠實人,寧可接受逢迎,明知不是真的,造成“偉大”的假象,自己也覺得意。所以不分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名臣,忠義之士,絕大多數沒有好下場,不是抑鬱以終,就是遭陷害;因為他們寧死不肯講謊話,以致受淘汰。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
  今天的文化,成為虛假文化。
  古代的中國,以考試詩文取士。十載寒窗的工夫,到一場考試,決定成功與失敗。
  宋代的晏殊,字同叔,九歲的時候,即能詩文;十四歲,真宗召他親試。晏殊看到試題,就說:“十天前已經作過了這篇賦,草稿還在,請另賜別的題。”真宗皇帝喜他的誠實不隱,賜為進士。在翰林院任職。
  後來,皇帝為東宮太子選任師傅。因為教的學生是將來的皇帝,很多人都對那差使有興趣爭取。哪知沒有經過權貴的推舉,皇帝逕自點定晏殊出任,使朝中都感覺意外。問起理由,皇帝說:“近來聽說京中的官僚,都喜歡日夜歡樂宴飲,成為風氣,只有晏殊在家,閉門與兄弟們讀書。這樣忠厚規矩的人,正該來教導太子。”
  晏殊覲見皇帝的時候,意外的竟另有他的解釋:“臣也不是不愛筵飲遊樂,只是因為沒有錢,所以不能去;如果有錢,就不會呆在家裏了。”皇帝喜歡他的誠實,更加嘉許,漸為大用。
  誠實人看來吃虧,還是最好的原則。
  智慧王所羅門,對向他顯現的耶和華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用誠實,公義,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列王紀上3:6)
  今天的政府,如果能夠上下誠實,必然會興盛;教會或聖徒,如果持守誠實,必然蒙神的賜福。我們都知道:二點之間直線最近。如果你還是跟神很遠,也許,該考量自己是否向神誠實了。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80401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