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科學 ✐2010-04-01


全球糧食供應不足?

蘇美靈

 

  全球性糧食危機的出現,並不是因為地球的資源已不夠現時的人口所用。按照生態學研究顯示,這地球仍可以維持下去,它還未到壽終正寢的日子,只是因為種種的人為因素才造成這麼多慘不忍睹的饑荒。因為這片大地仍然為神所造的人和動物繼續效力,出產所需用的糧食;只是人卻任意浪費神所賜的食物,才造成朱門酒肉臭和路有凍死骨的強烈對比。

一.生境的種類

  全球地區性的糧食問題和饑荒境況,其實是由於各種人為的因素,有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宗教的和地理上的,以致有饑荒和死亡。自然界是沒有政治的分界的,正如空氣,陽光和雨水,這些東西是最民主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但人在地土和海岸,樹林和草原上劃分了界限,以致某些地區出產有餘,而某些地區的出產僅可餬口。究竟自然界是如何運作的呢?

1. 光合作用

  陽光每日不停地照耀在大地之上,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動力,但太陽只有0.8%是被那些含有葉綠素的綠色植物所吸收,進行光合作用,其餘99%是用來調節空氣的溫度,使所有生物都可以在一個適合的氣溫中生活。這0.8%的光和地上並水中的植物的葉綠素產生一連串還未被完全明瞭的複雜化學變化,造成醣分,供給所有生物所需。


光合作用簡明示意圖

  在各地區的不同的生物群落(Biomes)中,它們吸取光的效率都不同。下圖是各生物群落的效率,其中以沼澤和熱帶雨林最高,每年吸取9000kCal/m2/yr。最低的當然是那些乾旱不毛的沙漠。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運作的農田和非洲的稀樹草原(Savanna)的效率差不多,所以自然生境在食物製造的工程上比人所管理的農田效率高出數倍。


非洲的稀樹草原(Savanna)

2. 食物鏈和食物網

  在自然生境中,只有植物才是製造食物的主要功臣,是所有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基層分子。在水中有成億上萬的單細胞浮游植物,它們每日不斷藉着光合作用造出碳水化合物。陸地上則有各式各樣的植物,有蘚,蕨,草等等,都是陸地食物鏈的基層分子,但植物被動物用作食物之時,這過程的能量同化率(Assimilation Efficiency)最高只是10%,即是說,例如一隻蚱蜢吃了一些草或植物,牠只可以吸取草中10%的能量,其餘90%都是消失成為熱量,不能被蚱蜢所用。下圖指出每項能量的轉移,效率最高只有10%,假設浮游植物有10000kCal,到了浮游動物只有1000kCal,到了魚類有100kCal,人是這食物鏈的頂點消費者,他可以有10kCal,故此人所吃的魚要吃下無數的微生物才能維持牠生命的必需。

3. 糧食不足?

  按照生態定律,既然能量的轉移效率像一座金字塔,越高越少,若要提供人類的食物所需,最好的方法是種植一些可以吃的穀物和蔬果,不必經過多層“從中剝削”,便可以得到足夠的卡路里。為要解決人類糧食危機,食用含高蛋白質和澱粉質的穀物和豆類食物,已足夠人類生活必需。

  以下是一些例子,說明“人飢餓非因無餅,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書8:11)。因為種種人為的因素,使很多人不能得到足夠的糧食,無數兒童營養不足和不良,以致缺乏維他命A,導致失明。也有人因缺乏維他命以至患上軟骨症,缺乏清潔的食水而患上各種致命的傳染病。

  a. 現在全球有一半的穀物供給家畜和家禽作飼料,使人可以嚐到美味的牛扒,豬扒,雞柳和魚肉。富有的人家固然可以天天享受大魚大肉,普通人也可以天天吃到急凍的肉類。若將這些穀物拿出2%來,已足夠供給各饑荒地區的人的需要,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b. 不少歐美人士(估計超過50%),尤其是美國人,都患有超重毛病,原因是吃得太多,以致身體肥胖,引致各種與超重有關的疾病,例如心臟病,膽固醇過高,血壓高,膽結石,糖尿病,腸癌等等,現在香港的兒童比上一代的,平均重10%。

  c. 估計在超級市場有超過10%的食物是供給寵物(貓狗等)食用的,除了有各種味道的營養品之外,這一項寵物食物工業用去超過10%的能量,用在食品製造,廣告,食物味道和營養的研究。寵物吃得太多,以致不少貓和狗患上與過胖有關的疾病,甚至患上糖尿病,竟然要天天注射胰島素!

  d. 在美國和澳洲,由於農作物出產過剩,連囤積也沒有地方,也不能賤價出售,唯有忍痛將它們付諸一炬,牛奶則傾入大海,因為在本國的需求不多,政府呼籲農民減產,又提供各樣津貼使農民不致出產太多以致滯銷。

  e. 普通非體力勞動的人每日所需的卡路里,女性每日是1500kCal,男性每日是2000至3000kCal。但香港人上茶樓吃點心,每類一件的熱量是:蝦餃(37),牛肉(224),燒賣(42),排骨(183),芋角(443),魚翅餃(39),春卷(618),合共1580kCal,足夠一天所需有餘。故此,香港人患上各種和腸胃和心臟有關的疾病之可能性大大地提高,因為我們吃得太多。

  f. 下圖比較吃肉和吃素可維持多少人的需用。在相同的一塊耕地上,若要維持一個吃牛肉(或肉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能量足可以供養二十二個吃豆類和穀類為生的人了。


在相同的一塊耕地上,若要維持一個吃牛肉的人的生活,
所需要的能量足可以供養二十二個吃豆類和穀類為生的人了

  由此可見,現今世界糧食並不是不足,乃是糧食分配出了問題,有些人吃得太好,以致“百病叢生”,另一些人則營養不良以致“百病纏身”,甚至飢餓至死。

二.食物分配

  世界各地的糧食問題多數發生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為首的固然是非洲沙漠地帶國家,例如埃塞俄比亞(有五百萬飢民),蘇丹,索馬里,乍得等地。因為傳播媒介報道較詳盡的是他們骨瘦如柴,肚子膨脹,雙目下陷,皮膚布滿蒼蠅的小孩。但在印度次大陸和孟加拉也有不少飢民,其次便是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但饑荒卻不是全國性的,只是限於某些地區。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局部地區的饑荒出現,不過因為規模不及非洲的大,未能引起國際關注。但在這些鬧饑荒的國家,尤其是非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曾經是一些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在十九世紀中期至末期,由於開發黑色大陸,西歐國家紛紛瓜分所得之地,據為己有。在東南亞和全球都有不同國家的殖民地,然而這卻種下了現在二十世紀各種天災人禍的禍根。


2009全球糧食分布圖

1. 殖民時代


非洲本土原生的農作物,大大地被人忽略

  撇開政治因素和影響,殖民地的策略是盡量在短時間內開採和發掘一些可以幫助殖民國經濟的資源。非洲是一片未知之地,不知其中蘊藏着甚麼寶物,除了盡量開採金,銀,銅,鈾和寶石之外,這些熱帶地區最宜種植那些在北方種植不到的罕有植物,這些農作物包括咖啡,茶,可可,橡膠,煙草,花生,豆蔻,和各種香料,而其中以咖啡,香煙和可可銷量最高,故此非洲各國均致力出產這些可以賣得更多金錢的農作民,稱為“錢作物”(Cashcrop)。至於當地工人所需要的穀物則由統治國輸入,因為在西歐本國可以生產足夠的五穀用以送去這些殖民地,換取價值更高的“錢作物”,而這些錢作物在殖民時代之前只不過是一些價值不大和非經濟農作物;例如,可可粉原料是苦澀的,難以下咽,但運送去英國或荷蘭卻製成美味可口的朱古力(巧克力),再輸入去殖民地以高價出售。煙葉送到西方國家又可製造成精巧的煙。這些錢作物因為大量被種植,以致又產生不少植物害蟲和疾病,西方科學家又大量投資致力去研究它們的病蟲害和改良品種,故此在非洲有不少研究煙草,可可,咖啡的研究所,專門對付日新月異的病蟲害。
  至於非洲本土原來生長的農作物,卻大大地被人忽略,因為被認為無經濟價值,但這種熱帶農作物卻最適宜生長在它們的自然生境中,是自然的泥土保護者,又因它們絕少有病蟲害,植物本身又可以忍受炎熱和乾旱的氣溫和風沙,是熱帶人民的主要食糧。

2. 殖民後期(Decolonization)

  二次大戰之後,世界各地紛紛爭取獨立,脫離西方政府的統治,希望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都能自主。但人民生活最起碼是要有溫飽和糧食充足,經過數十至一百年的殖民統治,這些新興獨立國在科技上十分落後,又因一向多數以務農為主,於是要繼續種植那些錢作物,以換取更多外匯,才是唯一可靠的方法以確保國家的經濟。但問題是現在他們不能再依靠西方國家入口穀物為生活的主要食糧,他們必須自食其力,種植本土可生長的穀物,但又有誰願意放棄種植錢作物去種植那些廉價的主要糧食呢?


麵包果 Breadfruit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錢作物價格並非由出口國所決定,乃是由入口國所決定。例如,二十年前,在剛果,若要買一部汽車,就要用一噸咖啡豆去換取,但今天車的價錢是高了,至少要二十噸咖啡豆才可以成交,問題是車的價錢提高了,但咖啡的價錢卻沒有改變。在美國,很多機構,包括教會都有免費咖啡供應客人,因為價錢便宜。那麼,非洲扎依爾國要收取了二十噸咖啡豆才能換取一輛車,而土地並不能在一夜之間出產多二十倍的東西,因為土地是不會改變的,雖然有各種現代農業科技去增加土地的產量,但最多可增加一半至一倍的收成,絕對不能增產二十倍的。還有一個問題是由於西方農學專家,對熱帶植物認識不及對溫帶植物更深,綠色革命並未惠及熱帶植物,因為多數的農業研究所都致力研究溫帶農作物,例如馬鈴薯,甘荀,番茄,大豆,米,麥等等,甚少研究番薯,芋,木薯,麵包果(Breadfruit)等,這些被認為是低賤的食品,所以現代有不少科學家提出研究這些地道的熱帶食品或許可以提高它們的產量和質量,庶幾可以解決第三世界的糧食危機。   

  


  芋,木薯,麵包果等是地道的熱帶食物

3. 政治因素

  在非洲有不少國家的饑荒與旱災無直接關係,雖然在電視新聞報道看來似乎是一大片的貧瘠沙漠,寸草不生,但這一切大都是人為的。生活在非洲數千年的土人和他們所住的土地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他們世代相傳,知道如何在這些看來並非肥沃的地土上生活和立足,他們是最正統的生態學家,他們曉得季節的轉變,甚麼時候會下雨,甚麼時候應該播種,甚麼地方有水井等等,他們大多是遊牧民族,隨着季節不停的遷徙,住在不同的地方。非洲的各類動物與生俱來本能地知道何時要大批遷徙,東南西北來往,並不知道有甚麼國家界限,但人將土地劃分了,動物不能越境去尋找水源,以致不少動物瀕臨絕種,現在要補救已太遲了!由於政治因素,現在大批土人被迫遷徙原居地,趕去集中營,他們被迫放棄耕種了千百年的土地,以致土地荒廢了,任由旱風吞吃着那薄薄的淺土,地因為沒有泥土覆蓋着,沖蝕更大,土地更為貧瘠,沙漠由此形成。而那些居住在集中營的人又得不到糧食,只有坐以待斃。故此即使西方國家每年運送數以噸計的救濟品,也無濟於事,問題是該國的政治促使這惡性循環持續不斷。

三.聖經的教訓

  神是一位富有憐憫的神,祂不只將人創造以後安放在這一個脆弱的地球上,祂也賜下充足的恩典,使五穀生長,供給地上的人和爬行的活物。但為甚麼今天各地卻充滿饑荒和死亡呢?人若是照着神的心意去生活的話,神所造的人應該人人豐衣足食的,而神的旨意很清楚的詳細記載在舊約摩西五經中。神藉着摩西所定下的律法,實在是確保所有的人和牲畜都能吃得飽足,不至飢餓。

1. 有關收割的教導(利未記19:9-10; 23:22)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23:22)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24:19-20)

  按着神的心意,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神會百般賞賜他們,有雨水和五穀並各樣的果子。除了供給他們需用之外,還要叫他們有憐恤窮人的心。使那些無靠的人拾取充足的糧食充飢,故此定下了收割條例。使人人都有吃的,不至因為貧窮而飢餓。今天我們可能沒有機會走入一間農場去拾取穀物充飢,但這條例應用在今天,是提醒那些豐衣足食的,要存憐恤的心,去賙濟那缺乏的。那些糧食有餘的國家有這責任去幫助那些真正無依無靠的人。但現今的問題是,雖然不少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和加拿大運送大批糧食去非洲及亞洲,但在分配方面又出了毛病,不少官員因為貪污和處理不善,以至救濟品反而使該地的富人可以用最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好的食品,而救濟品又使該國的農作物賤價出售,使農民損失慘重,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擾亂了該國的經濟。此外,又有不少糧食未能輸送到那些最需要的人手上,反而落在一些掌握權力的人手上,使這些糧食被用作了其他的用途。

2. 安息年和禧年

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因為這是禧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吃地中自出的土產。 (利未記25:6-7,11-12)

  以色列人居住在迦南的時代早已將神的律法忘得一乾二淨,他們不但沒有守安息年和禧年,更不斷奴役牲畜和地土,使地沒有充分的休息可以自行補足。因為泥土若休耕一年,可以從空氣中攝取所需用的氮氣,增加泥土內的硝NO3,以致神要懲罰以色列人,但這安息年的條例是神賜福的律例,使在以色列地寄居的人和牲畜都可以享受地土所出產的農作物。
  今天,科學家才指出土地若有若干時候休息必定效力更大,產量更豐。但人卻仍然想用自己的科技去改良地土,結果適得其反。每年全球的表土(Topsoil)喪失0.7%,到了下一個世紀,恐怕我們的子孫不會知道甚麼是泥土了。人又用盡方法去施放化學肥料,以補救表土的流失,這卻增加環境污染,結果收成減少,河流內的生物遭大屠殺。

3. 有關買賣土地的規定(利未記25:23-28)

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未記25:23)

  按照聖經的指示,以色列人有權利擁有迦南地的地土,可以耕種,維持生活,使家家有糧充飢,即使有人漸漸貧窮,將地賣了,到了禧年,即使沒有錢去贖回來,買主也要將地歸還原主,使他再重新做人,他和他的子孫可以繼續耕種,不致世世代代為人奴僕。根據人類歷史的演變,不少革命的一個結果是土地改革,使土地重新分配。近至非洲的津巴布韋在九年前發生內戰,那些被稱為“不在地主”(Absentee Landlords)擁有大量土地卻不去耕種,在革命後,他們的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配,政府貸款給農民,在短短五年間,農民不但自給自足,更有餘可以出口!在不少拉丁美洲的國家,5%的人民竟然擁有90%的土地,以致迫使那貧窮的95%的人沒有工作可做,也沒有吃的,因為貧富實在太懸殊了。在中美洲的薩爾瓦多(El Salvador)發生內戰,都是由於土地分配不平均。故此各國政府在土地改革上若處理得妥善,減少貪污,加強管理,饑荒問題應迎刃而解。可惜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耶利米書17:9),有誰會說自己足夠,將多餘的分給窮人呢?所以糧食危機至今仍然是世界第一號問題。各國的統治者若不悔改,將來世界的情形便不堪設想了。

(選自作者著:聖經與生物學,第三集。基督教天人社出版)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00403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