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藝文走廊.影評 ✐2011-05-01

今生的驕傲

—李滄東電影《密陽》

石衡潭

 

  李滄東的電影密陽刺痛了不少人,也惹惱了不少人。這是一部涉及基督徒生活的電影。信的人認為它拿信仰開刀,褻瀆了基督教;不信的人幸災樂禍,或者更加堅信自己的不信了:一切都是謊言,哪裏有甚麼上帝!
  先不論這部電影的思想藝術價值如何,我認為它至少是真實的。片中反映的是真實的人性狀態,也是真實的信仰生活。對於基督教信仰與信仰基督教的人,人們總是以忽高忽低的眼光去看待。有人遠遠地報之以不屑,有人走近了橫挑鼻子豎挑眼。其實,在不屑之中有驚懼,而挑剔則往往是由於期望值太高。這說明了甚麼呢?說明了人的不信與淺信。
  信仰是甚麼呢?信仰是固有的顛倒,是習慣的改變,是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接受信仰最大的障礙是甚麼呢?是自我,是自我中心的觀念與意識;而自我中最頑固與最強大的又是甚麼呢?是人的驕傲。
  密陽講的是一個驕傲被粉碎的故事,包括其怵目驚心之過程與慘不忍睹之後果。
  李申愛是一個極其驕傲的人。這種驕傲是骨子裏的,自然也會通過她的一舉手一投足表現出來。驕傲的人就是生活在自己所建構的世界中的人,就是自以為是的人。當然,每個人表現驕傲的方式可能不一樣,每個人所引以為驕傲的資本也各不相同。面對地處偏遠的密陽,來自首都首爾的李申愛自然有足夠的驕傲資本,何況她還是首爾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所以,她自信能夠在這裏找到心靈的安慰,也可以尋求事業的發展。對密陽人的居高臨下從一開始就表露出來了,初進服裝店,她就覺得這裏裝修老土,採光不好,建議店主重新改造,讓那個老太太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應對。她對一心愛慕她追求她的修車店老闆金宗燦更是頤指氣使,隨意驅遣。金宗燦對她跟前跟後,為她忙左忙右,她視為當然,受之泰然,卻不給他一點點鼓勵性的回應,甚至都從來沒有過好顏色。就是她對丈夫的愛情也主要是出於一廂情願的想像與虛構,而非真正的水乳交融,情之所至。她的胞弟就曾經好心勸告:“其實姐姐真沒必要這樣活着,姐夫還不是為了別的女人死了的…”可是她不但不相信,還生氣地阻止弟弟繼續說下去,並讓他迅速打道回府。丈夫去世後,她毅然決定離開首都去丈夫故鄉—密陽定居生活並開辦鋼琴學院,這也是出於驕傲。這不是對丈夫之愛的自然表達,而是向別人展示自己對丈夫的愛。丈夫並不值得她這樣去愛,可她卻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誇張自己的愛。凡事不做狠不做絕就不是她李申愛。

  驕傲並沒有帶給她所想要的一切,而是成為了她的悲劇之源,其實,她丈夫之死也應該與她的驕傲不無關係,這點我們就不去深究了。由於驕傲,她擺出一副財大氣粗的架勢,到處說自己要購買地產,要開辦鋼琴學院,毫無防範之心,殊不知這簡直是在引誘貪婪,催生罪惡。正是在她大搞公關,歡慶成功之際,她心愛的俊兒遭到了罪犯的綁架。把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獨自放在家裏那麼長時間,這本身就說明她的母愛很成問題了。而在事情發生之後,她首先不是報警以尋求幫助,而是自己拿錢去應付。這同樣是出於驕傲,她以為自己能夠搞定。在給指定的垃圾箱投放金錢之際,她還自以為高明地拿出來了一大把。第一次與罪犯的較量失敗後,她本想去尋求金宗燦的幫助,可是當看到他在那裏傷心痛苦地獨自歌唱時,她卻又轉身離開了,不知是對他內心鄙夷,還是怕惹上了甩不開。這樣,她就錯過了營救兒子的最好時機,而等她最後報警時,兒子已經葬身水庫了。兒子的死,並沒有摧毀她的驕傲。她對待兒子之死的方式也是驕傲的。她迴避了已經被抓獲的那個罪犯—兒子的老師,這是某種驕傲在起作用,她還沒有想好怎樣來應對他。兒子的奶奶等親人都痛不欲生,哭成淚人,她卻一言不發,呆若木雞;對親人們的指責也沒有任何反應。她可能不屑或不願以這種太尋常太普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絕望與哀傷。

  一個人可以堅持驕傲,但一個人卻難以抵抗絕望與哀傷。在她悲痛欲絕搖搖欲墜之際,她在驕傲中一再拒絕的神之大愛再次向她湧來,那是從教堂飄來的讚美歌聲—如今在愛裏,她情不自禁地奔向美妙樂音所出之地。“主,我已蒙恩,因你已收納我。如今在愛裏成為你的兒女。你拯救我,安慰我,你聽見我心呼喊,…”她終於忍不住發出撕心裂肺的痛哭與大喊。這是她放棄人的驕傲,真心向上帝投誠。“我要永遠讚美你聖名,向你獻我一生。”她從上帝那裏得到了安慰與釋放,生活也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開藥店的牧師太太曾經給她說:“這每一縷陽光下,都有着上帝的旨意。”可當時的她怎麼也想不通:“哪有甚麼,這不就是陽光嘛!”現在,她忍不住要把這番話給自己每一個朋友分享,她也在傳福音了。她看到罪犯的女兒受地痞流氓的欺負,心中有所不忍,隨後,她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去監獄探監並親口對他說自己已原諒他。
  這一切都是人真實的改變,真實的感受,要是沒有她所認為的那個意外,可能結局也會非常完美,並且十分動人。可是生活總是偏離人們的想像與設計,而給他們提出新的難題。當申愛帶着野花懷着激動進入探監室說出那番讓自己也感動的話時,那個犯人卻心平氣和地告訴她:自從進入監獄後,在自己母親的影響下,他也信上帝了,他相信上帝已經赦免了自己的罪,他每天還在為死去孩子的母親而禱告。這一場景再次令她無比震驚與憤怒,她一下子僵在那裏:“我這麼難過,那個人卻說他已經得到了上帝的原諒和救贖。”“我都還沒說原諒,上帝怎麼能在我之前就已經原諒寬恕他呢?”一出監獄,她便在陽光下昏厥了,那朵她親自採摘,本來要送給犯人的野花也落在了地上。回來之後,她就由對上帝極度的感恩變成了對上帝極度的仇恨,這一仇恨又通過一系列歇斯底里不遺餘力不計後果的行動表現出來。她在教堂擊掌拍桌干擾秩序,讓信徒們不能禱告;她到音像店偷CD,拒不承認,還衝撞店員;她闖入大型佈道會音響間,用偷來的Everything is fake一切都是假的)的流行樂來替換牧師禱告時用的讚美詩,破壞佈道會;更有甚者,她引誘牧師,把他帶到荒郊野外行淫,還自以為得計地說:“看清楚了。”她還朝着深夜聚集為她禱告的信徒家裏扔石頭…

  為甚麼會這樣?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逆轉?到底是信仰本身為假還是她自己的信仰不真?信仰對此時的她就無能為力不起作用嗎?這正是李滄東藉着她要向教會與社會提出的問題。其實,問題的癥結仍然在於驕傲。如果在相信上帝之前,她的驕傲是理性的驕傲,感情的驕傲,屬世能力的驕傲,那麼,在相信上帝之後,她的驕傲就是道德的驕傲,靈性的驕傲,屬靈能力的驕傲。如果說以前她所作的一切是要顯示自己對丈夫的愛有多麼深,那麼,現在她要在眾人面前表現的則是自己對罪犯的寬容是何等的大。雖然屬靈身分不一樣了,但她內在的鏡像還是沒有變,她還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與方式來安排生活。儘管信徒和牧師都一再勸告她:不要貿然採取這種方式去原諒,可她對自己的能力確信不疑,並堅持一意孤行,結果是一敗塗地。其實,這不是上帝的殘酷,而是上帝的公義。上帝早就看穿了她的驕傲,上帝所要對付的正是她的這種驕傲。世俗的驕傲去掉了,靈性的驕傲又上來了。人可能掩飾得很深,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掩飾,他還相信自己很真誠,但一切都瞞不過全能全知的上帝。上帝要用一個個事件來將我們的本性顯露,上帝又要用一次次打擊來將我們煉淨。“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詩篇66:10)“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言17:3)
  那麼,上帝有沒有權柄在申愛原諒之前原諒罪犯?又應不應該如此原諒呢?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第二個問題也是理所當然。上帝有權柄原諒與不原諒我們任何一個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欠上帝的,而上帝不欠我們任何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上帝因着祂的慈愛與憐憫,原諒與赦免了我們的罪,我們所應該對上帝懷有的是無盡的感恩。至於我們與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只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之間的區別。而申愛對待犯人的態度就像是馬太福音中那個欠了主人萬兩銀子的僕人對待欠了自己十兩銀子之人的態度,她忘記了主人已經免去了她萬兩銀子的債,卻揪住那個欠她十兩銀子人的脖子不放。她要自己為主自己為先,她不要放棄這個原諒的主權。當然,受過傷害的人要轉過這個彎來很不容易。申愛也有權利向上帝發問,向上帝申辯,甚至跟上帝較勁,但她最後應該像約伯一樣謙卑下來,承認上帝的主權,順服上帝的旨意;或者像大衛一樣小心謹慎:“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詩篇131:1)上帝就是上帝,祂有權柄不徵求我們的意見就按己意行事,上帝也毋須一定要讓我們理解祂的作為。“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羅馬書11:33-34)
  當然,這裏有一個問題是那個犯人的態度。他過於平靜了。真正的懺悔不應該是這樣,我們雖然獲得了神的寬恕,可同樣應該取得人的原諒。耶穌教導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裏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裏出來。”(馬太福音5:23-26)
  申愛後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來抗拒上帝,發泄對上帝的怨恨,她的割腕自殺也是衝着上帝來的,所以她仰天發語:“看到了吧!看到了吧!”上帝當然看到了,不過,上帝不與她鬥氣,上帝還是垂憐她,保全了她的生命。她終於開口向人求救,這也還是在向上帝的低頭。最後,金宗燦接她從醫院出來回家,中途去理髮店理髮,不巧給她理髮的恰好是已經成了髮廊妹的犯人女兒,於是,申愛又突然罷剪出店,幸好隨後又遇見了服裝店老闆娘,她終於接受了申愛的建議,重新裝修了店面,這讓申愛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片末的鏡頭是:申愛坐在陽光下,讓金宗燦給她剪那已經剪了一半的頭髮,絲絲髮縷掉下來,被微風吹到了泥地上,輕輕顫動…這個鏡頭意味深長:她又走到十字路口,是欣然接受上帝播灑的遍布全地的燦爛陽光?還是繼續蜷縮在自己內心編織的陰暗角落呢?
  密陽所引起的驚懼反映顯露了人們對基督教信仰與信仰生活所存在的錯識與誤區。其實,基督教不是廉價的福音,上帝也不是滿手糖果的聖誕老人。不是一信上帝了,就甚麼都好了,萬事大吉了。信仰的歷程中,仍然有陷阱,有漩渦;有誘惑,有試探;有掙扎,有困惑。牧師也是人,他們也有軟弱,也會失足犯錯誤。信徒更可能由於對神的旨意不了解,對自己的認識不清楚,從而摔跤跌倒失敗。在人性弱點中,最難對付的是驕傲;在信仰生活裏,最需要的是真誠。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本相,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虛張聲勢,更不要行在上帝前面和外面。“然而我們到了甚麼地步,就當照着甚麼地步行。”(腓立比書3:16)而無論我們淪落到何種境地,上帝還是願意張開雙臂歡迎我們回來,只要我們真心悔改,承認祂是我們的主。“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17)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10502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