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4-09-01


中國大運河

國樑

 

  大運河的開鑿是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據記載,大運河是由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開始鑿造的,經過兩漢至南北朝相繼擴建,到隋煬帝楊廣時期初具規模,之後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再次擴建,基本形成現在的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鑿成功不僅打開了南北河運的通途,也促成南北經濟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形成。今天,大運河的南北水路運輸功能仍然發揮作用,並成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唯一通道。大運河在歷史上扮演着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地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進攻齊國,運兵運糧,徵調大批民夫,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叫做“邗溝”。這就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這些渠道雖然斷斷續續,卻使大運河的開鑿,在江南和中原地區初具規模了。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縱貫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將這五大水系聯結起來。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工程最大,航線最長的人工河。它比溝通紅海和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開鑿於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長170公里)長十倍,比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開鑿於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長81.3公里)長二十多倍;它和萬里長城,都是古代中國迄今並存,蜚聲國際的大工程。

  開鑿運河,並非一朝一代所能完成。這一中華大地上功績顯赫和影響深遠的偉大工程,開創於春秋時期,高潮於隋代,竣工於元代。
  胥溪,胥浦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吳國開鑿的,胥溪從宜興開始,在蕪湖入長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長江聯繫起來。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後不久開鑿的,它以太湖為起點,經淀山湖和泖湖,流入東海,為太湖開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開鑿,把整個東南水系連成了一體。在吳王夫差當政時,國力強盛,為了稱霸中原,於是他下令開鑿邗溝。邗溝從揚州北上,經過高郵湖,轉向東北,入博之,射陽二湖,又折向西,經白馬湖與淮河相接。邗溝建成後的當年冬天,吳王夫差就迫不及待地進攻齊國,滅齊之後,又利用這條水路與晉國爭雄。邗溝溝通了長江和淮河,為後來大運河的全線開鑿奠定了基礎。

  隋代以空前的規模和浩大的聲勢,開鑿和疏浚運河,功績卓越。公元581年,隋朝結束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建都於長安。為了加強京都與富庶地區的聯繫,便於從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轉運糧食等物資,並為堅固北部邊防,於是對運河進行了全面地規畫和實施。從587年開始,分別開鑿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運河,前後不間斷地施工近三十年,動用了成千上萬的民工,極盡艱難。隋代大運河全長2,500多公里。隋煬帝先後發動三次對高麗的戰爭,大運河充分發揮了糧草軍運的功能,並成為南北交通的水上幹線。

  通濟渠:隋代大運河的南段,從洛陽直達江都(揚州)。這是大運河的核心工程,從605年開工,至608年完工,前後耗時四年,動用民工310萬。該工程的功能,一是從當時的隋朝京都洛陽引谷水和洛水入黃河,二是使洛水,谷水上接淮河。在此之前,還對滎陽至開封之間舊有的汴渠實施了改造工程。通濟渠全長1,100公里,南與邗溝相接。為了使通達江都的河道暢通無阻,同時又對古老的邗溝進行了整治與疏浚。這是大運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到唐代又稱汴河,當時有天下一半財富都是由這條汴河運輸之說。

  永濟渠: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在成功開通運河南段的基礎上,又開始了運河北段的修築,這便是後人稱之為“永濟渠”的運河。永濟渠全長1,000公里,是在三國時期魏國所開舊渠的基礎上開鑿的,同時還利用了一段天然河道。永濟渠的大體走向是東北-西南方向,從洛陽出發,一路北上,南面引水進入黃河,北面驅水進入海河,至天津附近掉頭流向西北,最終到達大運河的終點涿郡,即今天的北京。永濟渠的開鑿,解決了洛陽到涿郡長期交通不暢的瓶頸現象,為隋煬帝東征高麗打開了水上運輸的通道。

  江南運河:永濟渠開鑿通航之後,洛陽可從水路直達涿郡,但是隋煬帝立即意識到“無物可運”,中國的富庶之地盡在南方,於是,他計劃開鑿江南運河,大業六年(610年)開始動工。開鑿完工後,江南運河全長400餘公里,北起京口(鎮江),南至余杭(杭州),將長江和錢塘江聯結起來,中間更襟帶太湖流域,沿途盡是江南工商繁榮和農桑發達的名城重鎮,如:常州,無錫,蘇州,嘉興,等等。從此,南方豐富的物產源源不斷地運向北方。

掌故

    在大運河的沿岸,發生過許
    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也流傳
    着許多文化掌故。這些歷史
    事件,以及散布在民間的各
    種野史,傳說和掌故,經過
    千百年來口頭相傳,形成獨
    特的大運河文化。其中既有
    歷朝帝王的史實典故,也有
    歷代名人的傳聞軼事,還有
    一些與運河有關的地方民情
    民俗。近年來,有關大運河
    文化的資料受到國內學者的
    重視,開始了大規模的搜集
    和整理工作。

     

  •  

  元代大運河,是對隋代已經成形的大運河的改造。元代定都大都以後,深感京都地區物資匱乏,與江南地區往來不暢。為了使南方的糧食,絲帛可以便捷地運到大都,元代統治者接受了水利專家郭守敬等的建議,對隋代大運河的北段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一是重新開挖一段河道,將京都和大運河中段聯結起來,二是逢彎取直,縮短了大都到江南富庶地區的航程距離。元代大運河完成後,航程比隋代大運河縮短了近700公里。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統一中國之後,根據政治中心北移的情況,修治運河成為當務之急。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利用汶,泗諸河的水源,沿着山東丘陵的西北邊緣,向南開鑿了濟州河。時隔九年又開鑿了從東平到臨清的會通河,與隋代開鑿的永濟渠接通。第二年又徵集民工,開挖了從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總長80餘公里。當新修的通惠河,會通河,濟州河與原運河接通之時,從以北京為起點至杭州為終點的大運河全線貫通。這是運河建設竣工的定型時期。

  大運河到元代初步定型,直至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大運河才與黃河完全分離。大運河的河段並非全部由人工開鑿,有許多地方利用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這樣不僅減少了資金和勞力的投入,縮短了開挖時間,同時還解決了新開河道往往缺乏水源的難處。由於這一特殊原因,大運河的每一個河段就有了一些不同的名稱。從南至北,大運河共被人為地分成七段:從杭州至鎮江一段,叫江南運河;從揚州到淮陰一段,叫里運河;從淮陰到台兒莊,叫中運河;從台兒莊到臨清,叫魯運河;從臨清到天津,叫南運河;從天津到通縣,叫北運河;從通縣到北京,則叫通惠河。

  明,清兩代仍以北京為都城,經濟,財物仍然依賴於繁華的江南,因此對京杭大運河依然不斷地修整和疏浚。在元,明,清三代歷時500多年的時間裏,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乾隆皇帝自乾隆十六年至乾隆四十九年的三十三年間,六次南巡,他從北京到杭州,均沿京杭大運河向南行,對大運河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影響。

  有人說:“搞清了運河的歷史,也就知道了大半個中國歷史。”這句話說的並不過分,世界上還沒有哪條運河或其他交通線,能如此長久而又深刻地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過程。大運河形成後的1400年間,對國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開挖運河的直接動機大都源於政治和軍事的需要。隋朝結束了近千年分割混亂的局面,實現全國統一。為了鞏固政權,並有效地統治這塊幅員廣大的國土,急需一條連結中原京都並伸向南北兩端的運輸通道,於是傾全力開挖運河。令一個動機則是為了漕運。我國的政治中心長期位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帶,這一地區由於連年戰亂,田園荒蕪,無法就近滿足朝廷和京都的需求。而南部長江流域因自然環境較好,加上春秋以來大批黃河流域居民因逃避戰亂南遷,使這一帶的農業和手工業發展較快,形成國家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相脫離的局面。運河成為朝廷的生命線,政權鞏固的基石。綜觀我國歷史上許多重大政治和軍事事件莫不和運河有關,因此,歷代君王無不把治運當成頭等大事。

  一直以來,運河僅限於一條供皇宮朝廷專用的後勤補給線,老百姓稱為“貢河”或“運糧河”。它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也僅限於兩頭。一是適度促進江南農業和手工業的增長;令一則是保障了京城的繁華,對沿線經濟的影響並不大。運河對我國經濟產生推動作用始於宋末,盛於明,清。在我國東部地區構築了一條以運河為軸心,長達1800公里的運河經濟帶,並成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在。宋末以後,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農業自給有餘,以紡織業為主的手工業向小規模作坊發展,商品生產有所發展,對運輸的要求與日俱增。同時,隨着北方農業的發展,朝廷對江南糧食的仰給程度降低。統治者開始容許商船航行,也容許官船(即漕船)捎帶一定比例的土產在沿途交易,其比例逐年增大並免稅。因此,這條專供皇朝的“貢河”,很快變成一條促進商品流通,為全社會服務的運輸大動脈。反過來這條量大價廉的運輸通道又強有利的推動了沿線的商品生產。在運河的南端,以絲棉紡織品為主的手工業產品供應範圍已不限於朝廷,而是面向全國,生產規模擴大。明,清兩代,運河的年運輸總量估計在約在4000萬擔左右,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由此可看出運河經濟帶的繁華程度和在國家商品經濟中所佔分量。沿運河出現的一系列城市,至今仍是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們的祖先大都沿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生活。因相距遙遠,加上自然地理條件和發展先後不同,相互之間在性格,風俗,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運河的最大貢獻是在這兩大水系之間架設了一條南北通道。千百年來南北各民族就是利用這條通道頻繁交往,相互了解和學習,最終導致融合,進步。沿運河隨處可見的歷史人文景觀,是運河文明的一個組成成分。例如江南特有的玲瓏,雅致,小橋流水園林建築,搬到了北京,秀麗的頤和園和圓明園與粗獷,豪放,莊重的宮廷建築分庭爭艷,甚至同園相輝。我國所創的拱橋寶塔等建築沿運河兩岸,隨處可見並不斷創新。發達的經濟,迷人的風光,五光十色的民族風俗,使京杭運河成為文學藝術的搖籃,許多歷史名著的作者誕生在運河岸旁,各種戲曲繪畫雜技等文藝精品也沿運河應運而生。運河在促進中外交流方面也做出了貢獻,不少國家向我國這條“皇帝運河”學到了挖運河,建船閘技術,仿之而行。絲綢之路的主要商品絲綢和瓷器不光產在運河帶,且多為運河轉運。

  人們常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們也可以把運河比作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河,智慧之河,因為它融會了這個大民族的眾多聰敏和智慧。大運河的開鑿是中華民族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是千百萬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它集中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科學成就,智慧與創造。若沒有大運河,我想中國的歷史會因此而失色不少,歷史上許多朝代的生存和發展跟大運河都有着極密切的關係,運河在歷史上扮演着極重大的角色,一旦運河的通航情況不理想,整個國家的發展必定受到影響,所以國家的統治者向來特別注重運河的開發及整治。由於交通的發展,現在的大運河它的重要性或許不像從前一樣對國家有那麼重大的影響力,不過它還是有其歷史價值的,所以對於大運河的修築整治和運河邊的歷史遺跡的保護更顯的重要。總而言之,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大運河一直是國家的運輸大動脈,它使中國歷朝歷代在經濟,社會和文化有了長足的進步,也使南北之間的差距逐日縮小,不論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深刻影響我們國家和民族,大運河在歷史上的角色實在是不容我們忽視。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點點心靈

家的聖壇 ✍余卓雄

談天說地

石榴樹 ✍于中旻

寰宇古今

戈鯤化 ✍于中旻

點點心靈

沙田之晨 ✍海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