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05-01


閒話廣東人與山東人

曲拯民

 

  我是山東省人,但在近五十多年海外流浪的生活中,交往的廣東人比山東人多。
  廣東和山東,南北遙對,都佔有“東”字。廣東,廣西的“廣”字是來自何處,何意,我固然不明;山東,山西之“山”字是指着太行山,不是東嶽泰山。
  論海岸線,廣東在全國數第一,山東第二,因此兩省海產皆富;論地形,皆山地多,平地僅佔三成強,因此人口外流是必然的趨勢。廣東人幾乎是走遍全世界,山東人戰前到朝鮮,日本,仍以東北諸省最多,甚至遠及蘇俄各地:伯力,海參威,和貝爾湖一帶。北伐前後有赴留學的學生經過海參威,見有半數以上的居民是山東人,甚至在戰前“東北各省人口的四分之三都流有山東人先民的血液”之說早被公認。
  清入關之後,八旗子弟屯住各省人數十萬以上,廣茅肥沃之東北各地良田漸趨荒蕪。順治八年(1651)清廷始召漢人出關(山海關),是為山東人移民之始。那時內地各省人民認為東北是“塞外”。“八旗”依現代的說法,即滿清時代的“中央軍”,等於八個獨立部隊,番號,以旗色與花式為別。
  廣東人大量出走海外似乎遠在鴉片戰爭與中國海禁開放之前,其主流為珠江口各地的粵語系,即在美洲的四邑(開平,台山,恩平,新會),印度洋各島及南非的(南順,順德)次主流即潮州和客家人,由於方言各異,故不得不予劃分清楚;山東各地區無方言上的大別。
  在性格上廣東人和山東人有些相似,剛毅強悍,勤儉耐勞,與其說兩省人富有冒險的精神不如說是環境所迫而使然。出外單身漢的廣東人嗜賭(打麻將),山東人也同(推牌九)。
  廣東面積約二十二萬平方公里,七十年代時人口四千三百萬;山東較小,約十五萬平方英里,七十年代的人口為五千五百萬,各有百餘縣,廣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由此可知耕地是有限度的,幸因雨量充足,氣候溫熱,每年可收兩季糧食;山東的人口太密,其密度全國僅次於江蘇,但它遠不能與“魚米之鄉”的江蘇相比。山東省可耕地雖近三成,但只收一季之糧。廣東的肥沃土地在珠江口沖積平原;山東農業區在黃河流域及下流的魯西平原。魯東是花生及水果的主要產區。
  在糧食生產不足山地民生凋敝的情況下倘不移植他地,豈會有別法可從?
  繼廣東人到北美洲築鐵路,至澳洲開金礦,山東人到東非洲給德國人築鐵路,給英國人到南非開礦(廣東人在內)。第一次大戰時,中國派赴法國的“華工”十三萬人,其中至少十萬募自山東各地。每工人家中人每月可支十元銀幣,在當年是至佳的待遇。
  1953年,我初到馬尼拉,見華僑是清一色的閩南人。那邊的廣東人較少。潮州人最多的泰國我不曾去過。操粵語,潮語,客家語的廣東人遍及東南亞各地。1953年我在模里西斯島居住一年多,見該島三十五萬人中竟有上萬的中國人,除了數十戶南順人以外,全屬客家籍(梅縣)。該島原為南順人打出的天下,但由於戰爭過甚,先一代的西移法屬留尼旺島(La Reunion)及馬達甲斯島(Madagascar)。加島的南順人一度排擠客家人,因此在該島獨立之前,除了前曾任十九路軍淞滬抗戰(一二八之戰─1932年)時參謀長,留法的黃強將軍一家以外,沒有另外任何客家人。因此新移民在那情況下是無法立足的。如所周知,客家人遍及太平洋各島及中,南美洲。
  戰前,山東昌邑縣出產蠶絲織成的繭綢產量最大,於是經營貿易的邑人遠走南洋,印度,埃及,北非而及歐洲。煙台市是髮網,花邊,麻質繡花台布的輸出港,因此煙台附近以棲霞人最多,紛紛外出設莊推銷家鄉的出品,遠及東,南非洲,南北美,歐洲各國,澳洲等。二次大戰前後,因貨源不繼,返國的多有攜眷在外或在異邦成親的。今日已屆第三代,與同鄉和祖國的關係也就淡了。
  我於1954年經旺島,馬島到達英屬東非洲,住了十九年。贊濟巴及附近諸島僅約十戶廣東人,他們多以收集海產為業,主貨為海參和魚翅,肯尼亞的孟巴撒港約住有二十戶人家,是碼頭和發電廠在香港徵僱的技工,皆廣東人。烏干達有一間銅礦,約有五十名以上的單身廣東人工作於彼。坦干尼卡即今日坦贊尼亞,有金礦和鑽石礦各一,單身廣東籍技工不足百人。港口亦即首都所在的三蘭港約有二十戶廣東人,皆台山及開平籍,尤以後者的勞姓居多。在東非各國獨立的前後,全部廣東人先後移民他國,英,加,美,香港,我曾到葡屬東非和南非觀光,前者兩港口有華人各數百,來自澳門,經營貿易和經收海產,南非得本市不足十戶華人,廣東人多定居東倫敦及約堡附近。
  山東人最早的移民應數徐福率“數千”童男女東渡日本的事蹟。徐福是山東琅邪人(今日山東龍口有徐福紀念館,被認為古之黃縣人。),故那些童男女也多數山東人,這就是“大和民族”之一“天孫”的來源。提到琅邪,不由得想起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和近代原為琅邪郡王之後,廣東東莞人王寵惠,其祖先於晉朝“五胡亂華”之時南移廣東,王寵惠一生最光榮的職位是海牙國際法庭的大法官,此榮譽是中國人以前所無,後來有沒有的。同時期為琅邪郡王之後南移的,還有曾任外交部駐美大使寧波人王正廷。山東人的第一次南下大流徙於東晉時期。第二次為金,元南侵時期,例如南宋名女詩人,寄居臨安“杭州”的山東歷城人李清照即其一。今日的山東人,大概胡人(韃子)的血統不少,故多身體高大健碩,性情急躁。
  廣東籍的海外華僑是中國革命的主動力,以中山先生為領導和核心。他在日本創立興中會,會員以廣東人居多,其次則為山東人。廣東是中國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時為國捐軀的人不在小數,老牌將領有陳濟棠,勇將有張發奎和長沙三次大捷的薛岳。山東人在抗戰初期有名將于學忠,張自忠和宋哲元,中晚期有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王耀武,當年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王耀武素與陳誠不和,故遲遲在濟南不肯撤退,終於被俘。戰前軍閥中名聲較好的吳佩孚,臭名四溢的的可數華東的孫傳芳和華北的張宗昌。加上山東人在戰前當兵,在上海租界裏當警察和幹粗活的多,至少在上海贏得“山東老粗”的綽號。山東人討人嫌惡的地方儘是有。例如七十年代在中國大陸人人大可高喊:打倒山東人─“四人幫”的江青和張春橋皆出生山東。
  戰前的空軍和杭州莧橋時代,相傳依省籍而論廣東人領先,山東人數第二,六十年代台灣的空總王叔銘即山東原琅邪某縣出生,綽號“王老虎。”
  廣東人有複姓,例如司徒,歐陽,上官等。山東也有上官,我的出生地黃縣有淳于,唯某些古姓如公孫,歐陽,司馬,諸葛等已不復見。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寰宇古今

抗日將領孫鳴玉與衡陽保衛戰 ✍北郭居士 編

樂趣飄送

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郁韻靈

談天說地

人的腳步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野有知音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道不遠人 ✍亞谷

樂趣飄送

茶花女歌劇 ✍劉廣華

談天說地

華盛頓雕像 ✍史述

寰宇古今

萬水千山縱橫的挪威(上) ✍鄭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