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陣陣 ✐2006-05-01


讀書樂

國度真理

康錫慶著

 

  當該隱的後裔在伊甸園東繁衍的時候,全地都在他們的面前。他竟然畫起小圈圈來,“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兒子的名將那城叫作以諾。”(創世記4:17)為甚麼這樣作?可能是集體會產生安全感,而且自己以為有所建立,是榮耀的事:“我”與“非我”,是必需有的。以後,自然發展成為邦國。
  “國度”成為基督徒通用的口語,卻往往對其含義模糊不清。
  主耶穌在教導門徒的祈禱中說:“願你〔神〕的國降臨”(馬太福音6:10;路加福音11:2);但又說:“神的國在你們心裏〔或作中間〕”(路加福音17:21)。一般應該不求已經有的東西;那麼,既然在你們心裏或中間,為甚麼還求降臨?所以明顯的這裏所說的“國”,前後不是同樣的意義。神的國“在你們心裏或中間”,是無形的國,是人接受神的主權統治,在黑暗的世界中,為主發光作見證;是“祂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祂愛子的國裏”,“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歌羅西書1:12,13)。不過,我們還盼望主耶穌再臨的時候,“必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承受神永遠的國。”(哥林多前書15:50-54)
  今天一般人對“國度”或“天國”觀念的混淆,有的以為是教育改良,科技進步,解決了自然病患和人為的問題,人民生活改進,就是天國的實現,所以努力在地上建立“天國”;有的以為天國是烏托邦,只是可望不可即的理想;更有人以為天國就是教會。因此本書作者說:“神的主權是絕對的,但神的國度也是實際的。”(頁8)“當今所強調的國度觀,必須引導信徒明白國度真理,進入國度真理,遵守國度真理,也發揮國度真理,共同促進神國度最後完成的階段。”(頁9)
  本書作者從歷史的角度,敘述神的國度在地上的演進:從伊甸園到永恆。神從一本造出萬人,由家延伸到族,而進入應許之地,建立王國;但因為違背神的旨意,經過分裂而至被擄。看來大衛的寶座失去了,王國滅亡了;根據神的定旨先見,彌賽亞照應許降臨,被釘在十字架上,經過死亡而復活,建立教會:“國度進入隱祕時期,乃指以色列人與外邦人-普世人,合而為一而言。”(頁103)聖經說:“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以弗所書2:13-19)這都是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功效。所說聖而公的教會,就是宇宙性的教會,並沒有以色列與外邦人的分別;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既不能一個身體有兩個頭,也不容一個元首有兩個身體。
  同樣的,教會在地上時期的結束,就是國度的開始。“明顯教會被提,是整體一次被提,絕不是個體(肢體)分批被提。因為身體是完整的,絕不容分裂,也不可能分裂。”(頁116)
  在有形的國度臨到之前,“教會是實行神旨意的群體,有人稱之為天國的殖民地,是神藉着聖靈居住的所在。”(頁102)這些人是屬於主的“小群”,被稱為“光明之子”,雖然並不是世上的多數,卻是一支軍隊,在敵人的佔領區建立了灘頭陣地;是一粒光明的種子,落在黑暗的土地上,由一個光點擴展,至終認識神的知識要遍滿全地,如同水充滿洋海一般。
  復活的基督,向祂的門徒宣告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在國度完全實現之前,教會的使命是傳揚福音,引人歸向基督,並且遵守祂的教導,正如舊約的教會以色列人一樣。
  到羅馬君士坦丁皇帝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國民都自然成為教民,不僅是教會墮落的開始,也是傳福音熱誠低落的原因。既然都已成為“教徒”了,當然不需要福音了。下一步的晉升,就是任“教職”了;生命沒有改變重生的人,進入了教會,掌了教權。這樣的人物,自然不能夠傳遞生命,也不能遵行主的大使命;他們帶進來的,是全盤世界化的思想和作法,發生問題是自然不過的事。結果,不僅不能道化世界,反而腐化了教會。“神在地上建立教會,是祂聖潔國度的彰顯”(頁109);至此,從埃及出來的教會,被擄到巴比倫(馬丁路德語)。
  馬丁路德開始的宗教改革,掙脫了羅馬的捆鎖和龐大的敗壞體系,卻因借助於地上的政權,或領導人的特殊性格,或高舉某一教條,制度,而成為不同的宗派,各行其是。
  其實,宗派的名稱,還沒有宗派精神那樣的具有破壞性:少說是抵銷了工作的效果,往壞處發展,就成為掃羅對大衛的妒忌,本來該是如同約拿單和大衛的心相契合,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神學院是用真理培育繼起工人的,會變成洗腦機關,陶鑄一批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人,宗教於是淪為宗派,更淪為幫派!
  沒有教皇,仍然可能有多數的“教閥”,各行其是。所以會如此的原因,是因為想作獨裁者。獨裁者所最不能容忍的,是大同觀念:如果人人都平等,人人為王,那還成甚麼世界?所以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36)是羅馬官場出身的彼拉多所無法了解的。屬世的觀念,與天國觀念是不同的。可惜,有的人進入了教會,還是無以擺脫屬世觀念,甚至帶到教會中來,並且積極推行。
  著者不得不痛心的說:“有宗派的教會,忠於宗派的體系,其國度觀僅限於宗派,擴展宗派的領域,神學院栽培自己的神學生,建立宗派色彩的教會。”(頁159)
  如果把屬世的觀念用在教會事工,所產生的結果,是山頭主義,固然是不好的。但另一錯誤,是犧牲清潔原則,不顧一切的惟求合一。作者執其中,採取與世俗分別,在主內合一的觀點。他說:“世代已到了末後的階段,神的兒女,神國的子民,不是一味再尋求合一,而是要竭力地保守合一,就是聖靈已賜下合一的心,才能實際地以和平彼此聯絡,共同在神的國度事奉神。”(頁160)(亞谷)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特洛伊戰爭 ✍凌風

藝文走廊

思情話意-書法 ✍劉翼凌

寰宇古今

建築奇蹟話蜂巢 ✍蘇美靈

寰宇古今

司馬遷所記述的大夏-阿富汗 ✍史直

談天說地

談談食文化 ✍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