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10-01


新約聖經的誕生

國樑

 

耶穌卻彎着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約翰福音8:6)

  在約翰福音第八章裏,我們可以見到耶穌是會寫字的,不過主是一位教師而不是一位作者,故此記載祂的言行及教導的責任便落在其他人的身上了,古時中國所謂:“君子立德,後立言。”論語並不是孔子親手所寫,而是他的學生所記載的,同樣地在希臘,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也是他在長廊向學生的談話,由門生筆記下來的。主耶穌在世的時代,以色列的猶太人大多能夠書寫的,同時更能記憶長篇煩雜的章節,故此主便讓祂的門徒將祂的言行記下,當時,耶穌及門徒都能操多種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亞拉姆語(Aramaic),在宗教上則用希伯來文作禮拜及閱讀經文,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四章16-30節中見到,除了以上的兩種文字外,最近考古學家發現在Mosadu地方的墓碑及日常生活上也採用希臘文,馬可福音七章24-30節內記載,主耶穌就用希臘話與敘利非尼基婦女交談,同時在馬可福音十二章13-17節中主耶穌論及稅錢時也是用希臘話的。
  最近聖經學者發現,初期聖經的記錄是十分準確的,當時“速記”已在猶太人及羅馬社會普遍實行了,我們可以在舊約詩篇四十五篇1節見到:“我心裏湧出美辭,我論到我為王作的事,我的舌頭是快手筆。”“快手筆”就是“速記”了,在當時社會,速記是很需要的,紙墨罕有,書寫用的皮革及羊皮紙也很昂貴,紙也由外地輸入,書寫多在沙盆或腊版上,沙盆及腊版可寫的面積小,詳細的記錄要用很多的沙及腊版,這麼速記便是最佳的方法,當時在跟隨耶穌的人中間,就有一位速記能手,那就是稅吏馬太,他是在登山寶訓後才蒙召,否則主耶穌在登山寶訓前或會要稅吏馬太用速記方法訓導錄下來,馬太福音第五至十章的記載便會是速記的成果。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路加福音1:1-2)

  路加福音一章1,2節中,我們可見到路加記載的資料,不單靠剛寫成的馬太及馬可福音,新約聖經的四福音的集成,是經過一段長時間,慢慢積累而寫的,從歷史的記載中,也可見到主耶穌的第一位跟隨者,已將祂的言行及訓導用文字記載下來了。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翰福音21:25)
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摩太後書4:13)
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啟示錄1:11)
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啟示錄6:14)

  從以上的四節經文中,我們可以見到當時對文字的記錄已經有很大的興趣,書籍旱已被私人收藏,或收集在圖書館裏,更可以在書局訂購書籍早期猶太人的基督徒也收集先知書,詩篇等古卷,從聖經羅馬書中,我們又可見到當時羅馬的基督徒,也已收集AratusCleanthMenanderEuripides等詩人及哲學家的著作。
  死海古卷的發現,使我們明瞭早期猶太人及猶太人的基督徒怎樣編集及分類書籍,當然分為三大類:聖經(即舊約聖經),舊約的演譯及教義等,其中被基督徒重視的為律法書及先知書,也早已廣泛流傳在基督徒中,而被認為最重要的經典,彌賽亞的再來,耶穌的受苦及救贖也早在主降世前的經籍中預言。基督徒怎樣演譯及實踐呢?他們又怎樣將主的訓導用於日常生活中呢?對聖經的演譯首先透過門徒的傳道,如使徒彼得在五旬節的宣告,及由路加編輯的使徒行傳中司提反及保羅的講章,最重要的是對舊約中人物故事及預言的演譯,如保羅所寫的羅馬書和希伯來書;彼得兩書及猶大書等,都根據及引用舊約及其他猶太古籍所記載的,新約中的書信也早已被收集並分派在基督徒中彼得後書三章15節有這麼的記載:

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着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

  最近聖經學者重新估定彼得書為彼得在生時寫成,而不是以前所認為後來彼得的門徒所寫的,那麼彼得的兩卷書信則在主後60年左右所寫成的,當時保羅的書信早已流傳於世上了。幾年前另一位聖經學者Young-Kyu Kim所發現,又證實保羅的早期書信是在主後50年左右寫成,而不是像以往認為在200年寫成的,換句話說,保羅書信是早在第一代基督徒如約翰等在世時已經寫成了。
  看看現代書架的書籍,在書背上印有作者的名字及書名,可是在新約時代,書籍的釘裝並不像現代,帕籍屬卷軸式,卷軸的一端付有一張紙條或一塊皮革,上面寫着書名以便辨別,在四福音的第一部福音─馬太福音的卷軸上,便寫着“好訊息”(Good News)或“耶穌的好訊息”,在其他福音則寫着作者的名字如“馬可所寫”,“路加所寫”等。在第一世紀末,為了編輯及收集的需求,書籍已有系統地依作者的名字為分類,到第二世紀初,新約福音的數目及其作者大體已確立,有關新約的最早資料“巴比奧斯”(Papios)約在主後110年輯成,其中並無將後來認為福音的“多馬福音”,“尼哥底母福音”及“雅各福音”等列入,巴比奧斯又提及不少有關新約聖經的資料及軼事。他稱馬可為“短硬手指”究竟是指甚麼呢?又稱彼得為賀邁能的“傳譯者”,“翻譯者”,“編輯者”又是甚麼來由呢?此外又稱馬太為“耶穌用希伯來話宣道的編纂者”是甚麼意思呢?巴比奧斯是否知道馬太用速記方法記下主耶穌的宣訓呢?雖然巴比奧斯給我們帶來不少無法解答的疑問,卻是的確證明巴比奧斯在第二世紀初已有四福音的存在,也就是說在第二世紀前四福音已寫成。在主後180年埃聯紐士的記載中又提出,四福音的次序與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相同,就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並提到四福音是在彼得及保羅“Exodus”後寫成,其記載引起了後來聖經學者的爭論,如果“Exodus”是代表“去世”的話,那麼馬可福音的存在是早過主後60年;如果“Exodus”是指“離開”的話(如舊約出埃及記中猶太人離開埃及),他是否是指彼得及保羅離開羅馬之後呢?這一切有待將來學者的考證。
  數年前有一位美國著名的聖經學者E.Earl Ellis在研究埃聯紐士所有的著作後,發現所指的“Exodus”並不是指“去世”而是指“離開”,因此馬可福音的寫成是在彼得和保羅離開羅馬之後,即是在主後67年之前。
  如目前一樣,當年基督徒對新約聖經,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偏好,如彼得後書只流行於小亞細亞一帶,在主後90年左右,羅馬人革利免在他的著作中引用彼得後書中的經節,稍後彼得後書才流行於小亞細亞之外,當時讀者對此書是否是彼得所寫也起了懷疑,直到第三世紀,神學家俄利根才證實,彼得後書確為彼得所寫,並說:“彼得的兩卷書信是傳播福音的兩號角。”
  雖然馬可福音是第一部寫成,比馬可福音更長的馬太福音,其敘述的故事卻比馬可福音為世人所熟悉,故此也較流行。人的喜好不同,故新約聖經及有關基督徒文獻的編纂也有分別,如在主後140年的馬吉安卻發展了“偽基督”的意識,對神及耶穌基督的觀念也起了偏差,他對有關基督復活及基於猶太背景的基督教觀點的經文一一刪除,在路加福音裏,有關主耶穌基督降生及復活的部分也減掉,留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加上保羅的十卷書信而已,後來他及他的跟隨者被認為異端。錯誤的馬吉安思想卻引起了當時教會考慮到新約聖經正確編纂的必要,那卷福音才是屬應收納的呢?從此教會對新約聖經便採取慎重而不能妥協的態度。四福音中的記載可說是異曲同工,其中強調的各有不同,用不同敘述,不同的講辭,教會也不因此而感到不安,相反地,更視為互相對應,就如作者的不同性格而寫出不同的形式,這才是表達出神的全能。再也不會像馬吉安那樣,覺得有衝突而增減,例如初期基督徒也留意到猶大書中大部分是取自彼得後書,(或是大部分的彼得後書取自猶大書)他們卻認為這兩卷書有不同的用途,其中的重複也屬應該。後來馬丁路德也發現到保羅着重信心,而雅各卻着重行動,他不覺得有所衝突,而認為互相補襯,“相異的統一”就是編纂新約聖經的尺度,不過相異的到甚麼程度呢?哪卷福音及書信應該納入呢?尤其在第二世紀的巴拿巴書信,哈馬的牧人書及曾被認為革利免所寫的給哥林多教會的兩封書信是否要納入呢?
  到第二世紀,優斯貝(Eusbius)的寫作中所列出新約聖經的章卷大體與莫拉多利所列的相同,並提到當時有些書信也給教會帶來爭論,如:雅各書,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及啟示錄等,他對上提的書信並沒感到有疑問,卻認為哈馬牧人書,彼得的啟示錄,保羅的使徒行傳及巴拿巴書信等的正確性。
  數世紀後,Codex Vaticanus及一部用希臘文寫的新舊約聖經中,其中包括的新約聖經與我們現存的相同,不過在稍後,在Codex Sinaiticus的版本中,巴拿巴書信及哈馬牧人書又重新被列入,到第四世紀Codex Alexandrinus又取消巴拿巴書及哈馬牧人書,但又加入革利免的兩封書信。換言之,所編纂的新約聖經中除了其中原有的二十七卷外,其他的仍有增加,所增加的不同視當時編纂者而定。
  主後367年,亞歷山大主教亞他那修,在他每年復活節寄給教區各教會及修道院的信中,曾解釋新約聖經應歸入的書卷,在新約方面,他列明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二十七卷書,同時又寫着:

這二十七卷是“救恩的泉源”,任何渴的人,可在此二十七卷中得到滿足,只有其中才有真正的“福音”…任何人都不能在其中有所增減。

他又認為黑馬牧人書門徒的訓導不可列入,不過卻認為對新信的基督徒閱讀這兩卷書,對靈性上的長成是有幫助的。
  不過在亞他那修的復活節信後,幾十年裏,不是每個教會都接受,尤其在西方的教會採用的也稍有差異,並加入兩卷未被提到的,直到第五世紀初,新約聖經才直正的確定。
  414年耶柔米(Jerome)在他的信中,表示接納亞他那修所列的二十七卷,不過卻認為巴拿巴書信應該列入新約聖經,他認為巴拿巴是保羅的同伴,又是門徒,從此,耶柔米的認可便奠定了新約聖經的編纂,而不再增加及更改。
  從此,我們現在所見的新約聖經在歷史上,傳統上及崇拜上得到認可,雖然也不少學者不時曾企圖增減,不過這二十七卷書才是為世界各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推雅推喇教會:拒斥異端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臉書 ✍殷穎

談天說地

疫戰的功課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布拉格河山如畫 ✍鄭國輝

談天說地

問與答:財物的清潔過時嗎? ✍文中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