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8-01-01


北極圈─將來的地中海

曲拯民

 

  十年前,世界的氣象學家們有預測:百年以後北極圈(Arctic Circle)裏的冰海就會溶化淨盡。若然,每年必有五個月(自五到九月)輪船可在北極圈內自由航行,如此便可縮短歐,亞,美三大洲間的距離,例如自北歐到阿拉斯加及美西口岸可以減半距離和時間。


北極圈 Arctic Circle

  最近氣象學家有了新預測:除非世界各工業國聯合一致,減低工業煙囪和汽車廢氣的放送,否則北極圈的冰海將於十五年內絕跡。
  去年二月間“國際氣象學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會議在巴黎召開,共有四十六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但是這三個廢氣污染(約為半量)的禍首美,中,印三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重工業與發電廠以及民間車輛使用的自由,偏不肯派員參加。該會前次召開的大會是2001年,赴會的代表有一百一十三個國家,包括美國,並有簽字制定了放送的約束原則,各當遵守。六年以來,這三國家不但違約,甚至變本加厲,因此理屈,羞見世界,不僅此也,今日的禍首是美國,到了2009年中國就將成為第一禍首了。
  倘若大氣的污染繼續加重,十五年後北極圈內的冰海果然全部溶解,那麼全世界海邊的水位增加,必然威脅所有海邊的城市,鄉鎮和農田,最難捉摸與控制的是氣象變化。氣溫升高,造成旱澇不均,甚至有更多而猛烈的暴風雨和旱災出現各地。
  有經濟學家預測:將來北極圈海域的重要性可比今日的地中海。
  地中海在蘇彝士運河開通以前不過等於歐,亞,非之間的一座鹹水內湖。等到1869年運河開通以後地中海便成為世界上航路最重要和忙碌的地方。例如,自美國到印度就縮短了六千英里,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利益更不必多說了。
  蘇彝士運河全長不過100英里,於1859年開鑿,那是中國的咸豐九年,適在閉關自守,唯我獨尊的時期。四年後,同治元年,清廷始感到明瞭西方文化,文明和培養外交人才的重要性,於是在北京初設專門西學的同文館。蘇彝士運河工程完成於十年以後,即1869年亦即日本“明治維新”的初年,時值中國的所謂“同治中興”期間,但不幸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病故後,那“中興”即告寢寂,結果,中國落後了半世紀。
  百年以來,蘇彝士不斷加深與加寬,增加了地中海在戰略,航海和經濟上的地位。今日經濟學家將以北極圈海域之開拓與今日的地中海相比,這是足堪令人關注的大事。經濟成長超過西方,工業與西方國家並駕齊驅的中國正在朝向“市場經濟”的方向進展,可惜為了自身生產汽車的出路和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正在爭取石油源與增產,方向專在非洲而非北極圈。中國在這次不該再事落後了!
  對此有遠見的一間美國公司OmniTRAX, Inc.在十年前自加拿大政府買下一個有名無實面北冰洋的港口Churchill經而營之。預計的今年夏季八九個月間經此向歐洲各國足可運送五十萬噸的糧食,並逐年預期增加效率。
  兩年前,俄國完成一條新船,不需前面有破冰船,於冰雪遍海的情況下到達了北極。
  最近挪威某船塢完成一隻船,可前行如常,若遇有結冰或浮冰場合,則調轉船身,後退即可破冰與掃冰而行。
  北極圈海域將來不僅為航海要地,它是未來的漁場,因為暖海的魚群不斷北移。它也是石油和天然氣豐富的蘊藏所在。因此,在世界人口增多,消費加大,天然資源枯竭的環境下,北極一帶的開發是將來人類的希望所寄。
  國際氣象學會有說明,由於大氣的污染,北極圈內冰海的溶化的程度較世界他處的冰山,冰河溶化得更快,而北極一帶的冰雪區正在迅速縮小中。
  美國地質研究所(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估計北極一帶具有世界地下石油和天然氣25%的蘊藏。
  俄國在西伯利亞發現並已在開發鑽石礦多處。俄國政府相信,西伯利亞的極北今日仍為常年冰封之區,鑽石和其他礦物的蘊藏是可有二萬億(two trillion, 2,000,000,000,000)美元的價值,正在等候冰解以後予以開發。
  俄國今日足以供應世界鑽石市場之20%以上。以下是銷售價值的記錄:2003年十八億美元,2004年二十七億美元,2005年三十四億美元。
  美國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也相信本身沿北極的海岸和海底的資源必同樣豐富。
  世界各國的石油公司正在北極海域爭相深測試行鑽油中,最積極而有成就的是石油,天然氣輸出第二大國俄國。其次是石油輸出的第三大國挪威,該國的國營公司Statoil ASA在探測試區長達九十英里。

  最接近北極的陸地是常年大部分千里冰封狀態下的格陵蘭(Greenland)它是丹麥國土的一部分,其二十個海口中十七個面對加拿大,最短的距離只十英里,但人口僅為丹麥本國人口的九十分之一。今日丹麥的人口是五百六十萬。格陵蘭之北有無數的渺無人煙的海島,其一名叫Hans Island。其主權正在加國與丹麥爭執中。這僅為北極海域制海權爭執的開始。
  格陵蘭是世上最大的海島,其北部已進入北極圈內,是世上最接近北極的地方。它的海港幾乎全部在西岸,東岸僅兩個。某記者有報道(US News, 2007/6/22),該島與華府間每周有班機兩次,觀光季節到八月二十日為止。近十五年來,該島平均氣溫上升九度,據科學家的估計,倘北冰洋的冰山全部溶化,海水將升高二十六呎,世上所有的海港都必受其害,至少所有的碼頭與施設完全廢用,成為舉世的空前災害。
  觀察家們認為北極海域將來之重要性可比今日的地中海,甚至比後者更較重要,誰能確知呢?


格陵蘭的冰山正加速溶化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寰宇古今

日月潭的晨昏 ✍音凝

談天說地

狄摩西尼 ✍于中旻

點點心靈

食在獅城 ✍余仙

談天說地

時代先知靜默了—蘇忍尼真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