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08-05-01


饒恕

傅三川

 

  數週前,我約朋友到唐人街去吃午飯,但卻因樂而忘返以致超時停車。直至我趕回車裏時,已看見抄牌先生站在車旁,心想這一次必定是“凶多吉少”了。果然,粉紅色的罰單已貼在擋風玻璃上。深知自己的車子的而且確是超了時,我只好自嘆倒霉,接受無可避免的懲罰!可是,抄牌先生突然間把罰單取回,接着,他向我道歉,立時令我感到受寵若驚。
  相信讀者們都會同意,一直以來,抄牌先生“聲名狼藉”,市民對他們的印象都是負面的,認為他們都是一班手操大權兼“冷酷無情”的公務人員。駕車人士一般只有向他們笑着臉求情,希望他們手下留情,從輕發落;若能獲網開一面的話,已是大幸,從來不敢存有受抄牌先生道歉的妄想。
   面對這個前所未有的遭遇,我當時真的不知所措,只是本能地承認自己的疏忽,禮貌地向抄牌先生說“對不起”來表示知錯認罪。後來,抄牌先生向我解釋,才知道原來因為我的車子掛有傷殘人士的泊車准許證,所以在市區內能享有雙倍的停車時限。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經驗!我本來以為自己是一個犯了錯而需求饒恕的人,但霎時間卻“轉敗為勝”,變為一個去饒恕人的人。雖然說,若依法論事的話,我是無罪的;然而我卻認為,我的確是犯了超時停車的錯誤。我沒有收到應得的罰單已經是福氣了,哪會再有要求去饒恕人的權利。不過,有人卻對我大嘆可惜!因為能向抄牌先生發威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竟然放棄。我覺得這類報復的小人心態最要不得。
  饒恕不是一個用來滿足私人恩怨,供人玩弄和操縱他人的工具。我深認為,人人都應該學習饒恕人的功課,因為我們總會有要求別人饒恕自己的一日。


甘地

  自古至今,人際關係的遊戲規則所強調的是報復,所謂“有仇不報非君子”。所以一般的武俠小說,差不多都以報復為題材。印度國父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曾說:“若人人都採用以眼還眼的原則來彼此對待的話,人類將都會成為瞎子。”
  饒恕人,談何容易呢!因為要採取主動去饒恕人的,非肇事者,而是受害者,這真是一個最“不合理”的要求。可是,我卻認為,饒恕絕不能讓人代勞,正因為你是受害者,你才有資格去饒恕。
   饒恕能解除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我饒恕你”這一句話的力量浩大,能化解國與國,家族與家族之間等的世仇,及朋輩,夫妻,父母兒女之間的心病,並建立令雙方和好的橋樑,不讓以往的過錯繼續蔓延,殃及後代。因此,饒恕需要勇氣去實踐。
  一般來說,人的饒恕總是附帶一些條件,最明顯的要求莫過於要犯錯的人道歉,認罪悔改。其次,就是要他主動求赦免,若不然的話,饒恕可能只會繼續縱容罪行的蔓延而已。但我卻認為,饒恕應是無條件的施予,因它不是一個公義的問題,而是恩典。
  聖經記載了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當浪子在窮途末路時,終於醒悟過來,要回父家的時候,他預備了一套對父親認罪悔改的講詞:“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僱工罷。”但是,浪子卻沒有機會說出來,因為做父親的早已饒恕了他。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他的敵人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使徒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一位作者說:“饒恕,是人間顛沛眾生在苦罪流離中的抉擇,是人主導生命,重獲自由的開端。人跌倒,爬起來,前面擺着兩條路,一是活在過去的抱怨憂愁中,一是溫柔地寬恕。生命從不會再來一次的,過去經已成為過去,前面是未走之路;要活得更好,還是活得更糟,全繫於一個人有尊嚴的決定。”
  饒恕並不輕易,也非全不可能。要做到一個能饒恕人的人,自己便首先要經歷被饒恕之恩典和快樂。
  其實,不饒恕的結果更悲慘,受害者永遠被捆綁在過去的苦痛之中,不得釋放,不被醫治,生活沒有喜樂及希望。我真不敢想像一個沒有饒恕的世界會是怎麼樣的!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春 Spring ✍郭端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蒜蓉蒸牛肋骨 ✍禾秧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蝦膠蒸釀豆腐 ✍呂味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靈魂之窗 ✍蘇美靈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檸檬蛋希臘湯 ✍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