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08-11-0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謝錫命

 

  杜甫(712-770)詩望嶽,是一首以“登山”為題材的名作: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歷代文人給予極高評價,有說它是千古絕唱:“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杜甫)?”(明人莫如忠);有讚其氣勢磅礴:“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清人浦起龍)。其實,此詩的獨具匠心處,還在於詩人站在齊魯之境,以“宏觀”的心靈,眼光,仰“望”巍峨挺拔的泰山,讚美“造化鍾神秀”。因為是“望”,就避免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的偏見;也沒有如宋代文學家楊萬里,在其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詩中所描述:“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一種人為“眾山”所困的感受。更可貴的是,詩人的心願“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努力向上的精神!沒有自詡“山高人為峰”的驕傲,也無否定“眾山”的意思,而是眼界擴大,高瞻遠矚,向上尋求…我們今天讀這首詩,正要着眼此中哲理意味。

  縱觀歷史,人類建造了許許多多有相對真理意義的人文“眾山”,但卻永遠不能憑人的智慧,登上“終極真理”的峰顛。造物主“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耶利米書10:12)。在這巨大無比的智慧面前,大科學家牛頓說,人的知識渺小得可憐,有如“滄海之一粟”。而且,萬物都在變,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一切皆流,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科學家愛因斯坦進一步論證,人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是相對性的真理;對他自己的成果,他也謙虛勇敢地承認:“在某些條件下我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況且,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希伯來書7:23),誰能靠自己發現,攀登“終極真理”的“絕頂”呢?所以,我們在歷史裏只看到:一個思潮接着一個思潮,一種主義代替另一種主義;一個時期人以為是“真理”,又被後來的實踐證明為“非真理”…不斷與時俱“變”。人在層巒疊嶂的人文“眾山”裏,從這山翻到那山,“一山放出一山攔”,如墮煙海,莫衷一是,甚至發生了信仰危機,陷在“虛妄”的“意念”中(詩篇94:11)。本來,“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箴言2:6),神賜人在地上生活所需的科學文化知識,是可以造福人類的,但人因罪把文化污染,糟蹋了,人格越來越腐敗,沉淪,以至無視真理與正義,知識反用來造假貨,售毒奶粉,賣文憑…這是何等的悖逆,愚蠢啊!我們多麼需要學習杜甫向上仰望的精神,走出“眾山”之“幽谷”,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或說,我們並不乏這種精神。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為了“道”,一切物質生活都可以犧牲,“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其實,孔子所說的“道”,只是屬政治,社會,人事,論理道德方面的,不是“終極真理”。後來的人稱讚,推崇孔子精神,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記.孔子世家贊),不知孔子所登上的“山”,不過是屬於“眾山”之一,不是真理的“絕頂”。正因如此,儘管他不愧為先秦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然他的學問思想從來得不到公正的評價。每個時代,每個時期,人們只是為了功利主義的需要,或把孔夫子捧出來“頂禮膜拜”,或踩下去任意踐踏。至於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去了自信心了嗎?)誠然,這些人不愧為“志士仁人”,但無論其“脊樑”多硬,也絲毫不能挽回人類犯罪沉淪之狂瀾於既倒。魯迅所指的人中,不少是甘以生命委身學術文化的人,他們一生埋頭挖掘“文化沉澱”,以重整道德論理為己任,“大師”培育“弟子”,“弟子”變成了“大師”,建造着一座一座學術的“高峰”。然而文化的驕傲,“眾山”傲視“絕頂”,以一道道學術的“門”,把自己禁錮起來,堵住通向上帝的真理之路。

  天上人間,真理的“絕頂”是有的,而且只有一個,必須藉神所默示的聖經啟示才能明白(提摩太後書3:16)。在永恆的上帝那裏,有“永遠立定”的真理(以賽亞書40:8),祂願意把“福音的真理”賜給世人(加拉太書2:5),這也叫“基督的福音”(羅馬書15:19);祂“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世人,藉着聖經叫世人“知道祂旨意的奧秘”(以弗所書1:8-9)。

  路加福音第二章,以極其生動寫實的文筆,記述兩千多年前,一位住在耶路撒冷“又公義又虔誠”名叫“西面”的猶太人(路加福音2:25),如何尋找到這一真理的故事。西面是個普通的老百姓,他和中國的孔夫子一樣,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但不同的是,孔子潛心鑽研當時保存在魯國豐富的文物典藉,驚歎“周禮盡在魯矣!”(左傳昭公二年),畢生弘揚,實踐這個“道”。而西面是猶太人,從小看到,聽到舊約聖經,那是歷代以色列先知,在上帝的啟示下寫出來的,最早的創世記,在西面出生前一千五百年已寫就。這本聖經啟示,預言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必然降臨。耶穌在世傳道時,也曾對人說:“你們查考聖經”,“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5:39)。到了西面那個時代,許多預言已應驗並正不斷應驗。西面愛神的道,聽道也行道,“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耶穌)”(路加福音2:26)。懷着這個民族的盼望,也是全人類的盼望,他畢生等候着,等候着,如今已一大把年紀了。一次,他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着孩子進來,就用手接過他,稱頌神說: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加福音2:29-32)

  西面不一定是詩人,但說出詩一樣的語言,這是聖靈感動脫口而出,成了世界上最美好的詩篇!這是一個蒙福的人,當他登上了真理“絕頂”,看到真理之“光”,沉浸在救恩的喜樂裏,不由自主地歡呼雀躍,向主獻上由衷的感謝與讚美!向全人類說出發自肺腑,充滿永恆盼望的深情寄語!他謳歌“外邦人”與“以色列民”,上帝的“選民”與神愛的“世人”,同沐真光,共沾榮耀!西面被聖靈感動,還預言耶穌基督將要成就的救贖工作:有“許多人興起”得着救恩;但也有“許多人跌倒”,“毀謗”救主耶穌(路加福音2:34-35)。

  西面的真實故事,給我們深刻的啟示。“眾山”雖美,有一定的“風光”,但它不是最美。上帝告訴我們:祂才是“眾光之父”,“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祂“那裏降下來的”(雅各書1:17)。我們若不承接神“在基督(耶穌)裏”,“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1:3),我們就很難保住,甚至失去地上的“福氣”。因為,“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耶利米書17:9),若沒有來自獨一真神的信仰,若不是學西面那樣以得着救恩為最大的快樂,最大的福氣,我們在地上生活,只能是想“和諧”,得不着“和諧”,口講“誠實”,得到的是“虛假”,“欺騙”…人人處在自欺欺人中,要想得到地上的“福氣”,又談何容易!

  我們從中還體會到,要登上“絕頂”,就要學西面那樣饑渴慕義。聖經教導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以西結書3:2)這話是一點也不偏激呀!

  一切正直善良的知識分子,熟悉文化“眾山”,營造文化“眾山”。願我們從杜甫詩的哲理性啟發“向上望”,進而效法西面,效法聖經詩篇裏的詩人,雖身處“眾山”,心靈要超越“眾山”,注目向上,尋找並得着真理: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1-2)

  願我們如西面所預言,作被耶穌福音“興起”的人,而萬萬不要作那—說基督教是“洋教”,中華文化是世界“第一軸心時代”之人文精華,通過“解構”,“重建”,可以代替啟示真理,成為今日全人類的精神財富…之類糊塗話的“跌倒”了的人!在聖經裏,我們又看到二千七百年前大先知以賽亞在以賽亞書中預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
“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以賽亞書2:2-3)

  “耶和華的山”,就是真理的“絕頂”。熱愛真理,主張“從善如流”的中華民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喜看福音在神州大地廣傳,讓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成為先知以賽亞預言中的蒙福國民!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翠樹金錢 ✍民天

談天說地

威力最大的超級武器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圓明園之冬 ✍郭端

談天說地

稱頌與讚美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孔裔書法家小集 ✍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