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1-09-01

月若未圓

余卓雄

 

  今天是中秋。好奇的美國人,除了把這個“八月的月亮”看得比平時更富東方羅曼蒂克情調之外,相信他們永遠不會了解中國人—特別是僑居海外的,在中秋的心境。
  中國人的月亮,一直是幸福的象徵。中秋夜,大家把盞對月,焚香祝禱,在廣大的農村裏,秋收剛過,穀米盈倉,能不開懷暢飲者幾希?
  沒有月亮,不但詩人們搾不出一滴靈感來,四方遊子也傾訴無處,戀人們含怨終日,祖父母們要用誰做童話的中心呢?戴復古“古岸點漁燈”,頓覺“滿船明月浸虛空”,一時“詩思浮沈”。程顥遊月殿,樂爾忘形,說“世事無端何足計”。蘇東坡“閉門推出窗前月”,何等生動迫真。
  中國人雖然愛月,卻不會像某些民族愚蠢到拜月。我們的月亮,十分人性化。最瑰麗的例子,就是嫦娥,她成了百世皎潔的大眾情人。還有月老,受天下有情人恭敬了許多個朝代。一直到柯士壯(Neil Armstrong)笨重的太空鞋跨上那又冷又熱的硬土上,所謂“人類最偉大的步伐”,也把我們的中秋夢踏碎了。
  月亮能在中國人心中不朽,完全是情感與哲學的結晶使然。宗教觀念油然而生,好像任畢明(1904-1982)評曾國藩名句“花未全開月未圓”,難得在個“未”字。未圓的月,有說不盡的悲歡離合,似乎只有月亮才是天涯知己。普通人能渡過七十個中秋的,已算上壽,因而“何處是故鄉”的嘆息,像流螢點點,在一明一滅之間,增加不少惆悵與憧憬。
  上帝使我們從月亮學到一個功課;沒有缺,哪裏有圓呢?月既常圓,那麼缺的時光,豈不更加寶貴!
  以色列詩人大衛觀察到上帝“指頭所造的天,並祂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感到“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這一來把人放在宇宙的永恆裏,月亮既不屬神話,那麼有一天我們如果發現天堂在銀河之外,在那裏“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死亡”,又何足奇哉!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最高領袖的傾倒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新約首屆查經會 ✍于中旻

點點心靈

早春的消息 ✍音凝

寰宇古今

維也納常在我夢魂縈繞中 ✍鄭國輝

談天說地

天國的筵席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