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11-10-01

透過電影看人生(下)

石衡潭

 

  電影中反映最多的是婚戀故事,這個題材是最為人們關注的,也是最適合於電影來表現的。我並不反對在電影中編織浪漫迷人的愛情故事,歌頌兩個戀人之間的美好情感,但我不主張對愛情過分美化和過分推崇,而這恰恰是中國電影中的一個普遍傾向。在評論這類題材影片時,我總是試圖把人們從對千古奇情的迷戀中拉出來。如徐靜蕾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主人公一往情深的暗戀令許多觀眾唏噓落淚,我則指出這種情感是由孤獨培養起來的畸形自戀,而男主人公也陷入到了另一種類型的孤獨之中,因為這個女人只關注她的愛情,這個男人只追尋他的慾望。這種情感若不與他人的感受貫通,若沒有更廣遠的目標,終究是沒有出路的。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在對開往春天的地鐵評論中,我指出男女主人公建斌與小慧愛情的失敗在於他們沒有勇氣面對真實,而一旦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還是不難找到應對的辦法。對愛情的失望乃至絕望是我們社會的時代病,這在如果愛阿司匹林等影片中得到了極其深刻的揭示。但問題在於:我們雖然已經病入膏肓,卻還不知道癥結所在。我試圖給陷入困境的人們把把脈:“人性的力量在人性之外,愛情的保證也不在愛情之中。對人性的失望往往是從我們自己開始的。其實,我們所能夠相信的不應是人性本身,我們所能夠期待的,也不應是愛情自己,而應該在人性與愛情之外。甚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所理解的人性和所期待的愛情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展開的,這樣存在的兩個個體很難真正走進對方,融入對方,其實這種真正相近相融的狀態只有在我們擺脫自我中心時才能夠達到。”這些議論都受到了讀者的好評。


《向日葵》
  電影也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表現人的親情與友情。在對這些影片的分析中,我力圖關注那些常常被人們忽視的現象,以引起人們的思考,如在對張楊的向日葵父子兩代人矛盾糾葛的分析中,我指出:“在影片中,無論是過去父親(張庚年)處理兒子情人腹中非婚姻的胎兒,還是現在丈夫(張向陽)對待妻子腹中婚姻中的胎兒,都同樣出於一己之利益,而腹中的胎兒則被完全忽略了,他(她)的權利則被完全剝奪了。人們可以借任何一個理由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將其扼殺,而沒有想到他(她)已經是一個生命,沒有想到他(她)的唯一願望就是出生。”還有一些影片反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現代發展與古老傳統的衝突,我也儘量避免簡單化,以讓人們看到問題的複雜性並能夠謹慎地處理對待。“無論是現代的法律,還是古老的傳統都只是在解決人們現實的問題與糾紛中具有有限的效力,而不能真正解決人心靈的問題。也許老楊對此體認更深,她在夜晚的靜坐中,留下了長長的淚,為老馮,為自己,也為所有的人。”
  我說自己是一個電影外行,但並非滿足於這種狀態,平時也還是注意學習與領會,在評論電影時,也儘量去發現導演在藝術上的追求及其精到之處,讓自己也讓讀者得到豐富的審美享受。在對美人草分析中,我解釋了影片中麻風病人和木橋多次出現的意義。在談到時,我着重對比了在兩部影片中都出現的一個年邁婦人用顫抖的手向綠色垃圾箱艱難地塞空酒瓶的鏡頭,揭示了它們不同的象徵意義。對中一個無關緊要人物的台詞也作了認真分析,挖掘出了導演的深意。對太陽照常升起中聲音的處理也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這些評點,自認為還是有一管之見,一孔之明的。
  應該說,我的這些分析,有的可能撓着了編導者的癢處,讓他們心裏多少有些安慰,但更多的可能不一定與編導者的意圖相吻合,鄢潑導演在看了我對他執導的阿司匹林的評論後就說:“拍的時候我都沒想那麼多!”這並不奇怪,也沒有關係。我認為:每個人看待生活的眼光和得出的結論都是不一樣的。評論者應該瞭解編導者的心意所在,但不一定要完全認同之。優秀評論者的思想應該高於編導者,其視野也應該比編導者更廣闊,至少,他應該看出一些編導者沒有看出的東西,補充一些編導者所沒有的思想。評論者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是個人意見和看法,其中應該有真理的成分,這樣才能夠真正對編導者和觀眾有所幫助。我所依據的主要思想資源是聖經,它給我看待問題的眼光與角度,也給我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我不能說自己多麼睿智,只能說我的聰明(如果還有一點的話)都來自於對聖經的認真閱讀與謹慎運用。聖經是人生至寶,讀懂了聖經,也就會讀懂世上的一切。“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哥林多前書2:10)“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哥林多前書2:15)
  我喜歡自然樸素的敘述,不太會做跳躍式的切換,因此,在文章中我基本上是借着對人物命運的描述來展開自己的思想,也許有人會覺得平鋪直敘或者囉哩囉嗦,但我以為這樣做也有其好處。對於已經看過所評影片的人來說,可以讓他們再次回味那些動人故事與精彩細節;而對於尚未看過這些電影的而言,則可以讓他們對劇情有個大致的瞭解,有了興趣之後,再回頭去看電影。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也是有得有失。有人禁不住誘惑先看了我的影評,卻又後悔失掉了許多懸念所帶來的樂趣;也有人因為看了我的文章,才非要去看這部電影不可。責我怪我,喜我讚我,只能由大家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很難一下子改變,我也只好安之若素了。有個叫王書亞的影評人,他在南方人物週刊上開了一個“電光倒影”的專欄,主要介紹外國電影,非常到位,但他的行文風格與我大不相同。如果大家不喜歡看我的,也可以去看他的。我的這些文章有一半已經在書城文景二十一世紀海外校園等海內外刊物上發表,其他的散見於網刊和網站,這次結集又作了修改並新添了幾篇。以往讀者的反應都還不錯,這回還要大家繼續捧場。
  總之,我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來看電影,也是為普通人來寫影評。說白了,我的影評不過是透過電影看生活,借着電影來談心。說到談心,倒想再費兩句口舌。談心,看似很簡單,實際不容易,尤其在當下。中文的“心”字含義很多,人們在使用時卻沒有分別,表達的意思就比較籠統模糊。英語則要清楚的多。在英語中,對應於中文“心”字的至少有三個詞:mind(腦),heart(心),spirit(靈)。“靈”有時也稱為soul,這個意思在中文中用得比較少,前兩種意思還是用得很普遍。heart與情感,情緒相關,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中的“心”,就是指此意義上的“心”;而mind則往往指理智與思維,相當於孟子講的“心之官則思”的心,莊子的“機心”也是指此。中國古代還沒有腦科學,以為是心在思考問題,所以,把大腦所承擔的工作也納入到“心”裏去了。古代的中國人多用心少用腦,現在的中國人(可能外國人也差不多吧),多用腦少用心,做事說話作文都如此。你看現在的人吧:做事不是將心比心,而是儘量佔便宜撈好處。說話不是禮貌客套,虛文應付,就是高談闊論,露才揚己,也很少觸及到心。朋友相見,你可能正為妻子鬧離婚的事而焦頭爛額,他也可能正為最近的不佳業績而心急如焚,但彼此卻都會說很好很好形勢一片大好。泛泛之交如此,至愛親朋又如何呢?不少人要從別人的口中才知道他們親近的人最近在忙甚麼。再說作文吧,時下不少文章著作說的頭頭是道,天花亂墜,可你仔細一琢磨,卻發現作者“心不在焉”,更有甚者,其心與其文恰恰相反。愛情應該是心心相印的領域了吧,可現在許多人仍然是從算計始並以算計終:婚前是財產公證婚後是財產畫分。最近看一家報紙上的徵婚廣告,該時髦漂亮女郎在說了諸多條件之後,還提出了一個作為前提的硬指標:對方月薪必須要有一萬元。美其名曰物質精神“雙保險”。想的倒是挺美,可我心裏直為這樣的“保險”擔心。這則徵婚廣告也許可以作為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的表徵吧。哎!現在的人都快成“空心人”—只有腦沒有心的人了。抱歉!話可能扯遠了,還是回到這本小書吧。我在其中所遵行的宗旨與所追求的目標是:以生命傳遞生命,用心靈碰撞心靈;從信仰觀照現實,祈神聖改變凡庸。就是說:我希望通過這些文字,與編導及演職人員,更與普通觀眾有心靈的溝通與交流。我不能說自己完全看懂了電影,看透了人生,只能說這裏有我真誠的思考與感悟,有我率直的言語與心聲,它們或許於你有益,與你相通。所以,朋友,如果你喜歡電影,熱愛人生,我誠懇地邀請你閱讀這本書,參與這場討論,並且捧一顆心來,帶一顆心去。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本文選自作者電影評論集電影之於人生
山東畫報出版社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點點心靈

謝謝,我不吸煙 ✍余卓雄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睡眠趣談 ✍蘇美靈

寰宇古今

訪蓋茨堡弔古戰場 ✍音凝

樂趣飄送

讚美天上君王 ✍稽譚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影 Shadow ✍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