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2-12-01

一尊能開口講話的石像

─王華亭校長的感人故事─

殷穎

 

  2012年9月26日,王華亭校長高聳的石像,終於矗立在“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校園中,王校長右手緊握一本大型聖經,仍然穿着他那件胸前佈滿破洞的黑長衫,剛毅不屈地屹立於廣闊的校園中。


王華亭校長雕像

  王校長石像基座後方鐫刻着我為他寫下的“紀念銘文”(見註),其中有“一襲黑衫,兩袖清風”句,正是王校長剛直不阿清癯堅毅的剪影。其實王校長是我們望之生畏的人物,我曾寫過一篇“一襲黑衫,一串鑰匙”刻畫他當年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他手拎一串鑰匙,遠遠地走來,便可以聽到嘩啦嘩啦的鑰匙聲,同學皆聞之走避。高顴骨,光頭,像貌威嚴,學生也怕他教的理化課程,他為“齊魯大學”與“燕京大學”理化科系高材生,是吾邑傑出的理化教師,鄰縣與本縣的學生相率投考瑞華,都是因為瑞華教學嚴謹,聲譽卓著之故。但王校長在對新生講話時,卻告訴學生:“你們今天考入瑞華中學,並非偶然,是神早已揀選你們要作祂的門徒,所以進入瑞華中學,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相信耶穌。”我聽他的這段講話,大約是在六,七十年前,但今天回憶他的聲音仍如在耳畔,眼前之王華亭石像似乎又在重述他當年的訓勉。
  “瑞華中學”是瑞典浸信會在吾鄉設立的第一所教會中學,聖經列必修課程,如國文,英文,數學同等重要。每天的“朝會”由老師,校長等講道,如同做禮拜,主日則規定必須做禮拜。學生一律住校,晚自習後,鐘聲一響,大家都到大禮堂跪在地上同聲祈禱,禱畢齊唱“謙卑在基督腳前”,然後才回寢室就寢。
  我讀“瑞華中學”是在抗戰期間,膠縣已淪為敵偽治下,煤油為軍用禁品,民間只能用菜油燈。記得我們一人掌一盞小燈,走進漆黑的大禮堂,跪在地上禱告,然後再擎着這盞小燈回宿舍,像一隊踽踽而行的小天使。
  王校長忠貞愛國,雖在敵偽治下,但拒受偽政府頒發的教材,拒絕日方派遣的日語教員,堅拒懸掛五色旗及太陽旗,八年抗戰期間校院中的旗杆從未懸掛日偽旗幟,直到勝利之日,才又將國旗升起。
  校方為避免敵偽政府干擾,乾脆將學校大門砌死,另在側巷中闢一小門出入,並懸上“瑞華聖經學院”木牌,學生不穿制服,多半着長衫,脅下夾着書本進出,在當時蔚成一種風氣。
日方並未放鬆管制,日軍憲兵隊後來終於將王校長拘押審訊一晝夜,校中老師學生都在大禮堂跪在地上流淚祈禱,後王校長終於獲釋,顯示神手引導。
  校中每學期都舉辦一周“奮興聚會”,國內名佈道家大半都被邀請到校中宣講,其中如王明道,李繼聖,謝保羅,董吉亭等皆為吾校講員。聚會期間白天全天在禮拜堂中聽講,晚上則在學校大禮堂中舉行禱告聚會,奮興聚會期間屬靈氣氛濃郁,人人皆受感動;我親見國文老師張譽庭受感涕淚交橫,鼻涕懸在胸前一尺多長。奮興聚會講員中還有一位田姓盲人佈道家,靈力充沛,口才便給,令人印象深刻。
  “瑞華中學”的智育與德育有口皆碑,但王校長最重視者卻為靈育,以引領學生信主得救為第一要務,他平日上課十分嚴厲,但他的另一面卻為慈父,對學生信仰最為關注,常常跑到學生寢室中跪在地上為學生流淚禱告,感人至深。
  教會學校的待遇不高,老師都十分清貧,但師資一流,有幾位更堪稱大師級,教史地的馮國政老師,上課從來不用課本,手持一節短藤與二支粉筆上課,中,外歷史地理都在他的腦中,隨手在黑板上書寫講義畫地圖,學生們稍稍留心聽他講授內涵都超過課本的記載,這些卓越的老師都甘願留在瑞華,他校以高薪也挖不走。而二戰期間,中,歐斷訊,教會款項無法滙入,一段很長的時間,校長,老師都枵腹教學。但學生卻感不到老師們的困境;只知老師伙食團卻不如學生;老師們要吃頓白麵饅頭,只能湊一點錢買二升麥子,自己抱着磨棍去推磨。而王校長家中更時常斷炊,有時只能買幾個生地瓜,一家五口啃一啃,因沒有錢再買柴火煮熟。有些學生家長送米糧到王校長家接濟,均為王校長峻拒,他生性耿介,從不接受學生救濟。學生們在無奈之餘,只好包一包饅頭丟進他院中,王校長收到才會感謝上帝與家人食用,聞者無不動容,甚至落淚。
  王校長是一位嚴師,是一位慈父,也是一位好牧人,他證道精闢,深刻,句句扎入人心。
  我於1987年第一次回青島,立刻去探望他,王校長罹前列腺肥大症,醫院因他年長,拒絕為他開刀。他生活極端困頓,晚景十分悲涼;但信心堅強,更加愛主,見證感人。


筆者與王校長雕像合影
瑞華中,小學在膠州購置的校產極廣,1949年“瑞華中學”停辦,現在著名的國內重點學校“山東省膠州市第一中學”,在原址繼續興學,並在數年前決定要延續昔日之“瑞華中學”歷史,與現在的一中承接為一百週年,我雖未能出席慶典,但接洽該校當時校長劉文正先生,告訴他第一中學既承接了昔日的“瑞華中學”,便應了解教會學校創設的歷史,才可傳承,建議將我以自傳題材撰寫的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第一部分節譯為英文,以中,英雙語文刊印我的鏤金歲月七千冊,贈送該校師生閱讀,使現在的一中同學能了解當初創設教會學校之精神,並約同數位耄耋之年的老同學夏明,胡寶山,與現任膠州一中的呂偉清校長,以及歐洲浸會代表任雪竹姊妹(Alice Rinell)等,共同為王校長籌建一尊石像,作為永久紀念。
  歷經八,九個月的艱辛籌備及常一諾,許昌華等藝術家設計與製作,終於2012年九月二十六日在膠州一中校園中樹立起王校長的石像,紀念這位艱苦卓絕,為教育奉獻一生的人物,讓他那一襲黑衫與一本聖經能繼續“發揚愛心教育,傳承瑞華精神”。我當天在典禮中也將這付裱好的對聯鏡框贈送給呂校長,代表歐洲浸會的任雪竹姊妹則勉勵校方承接王校長的衣缽,如同當年以利亞先知將衣缽傳授他的門徒以利沙先知,使膠州一中能傳承昔日的瑞華中學。


筆者與老校友們於雕像前留影

  當天幾位老校友都十分激動地出席了王校長雕像的落成典禮,其中有我同班的大陸科學院院士張福綏,九十五歲高齡的資深校友程玉華長老等,都乘坐輪椅而來,我柱着一支手杖,拖一條痛疼的病腿,反而相對顯得遜色了。而樸樸風塵遠自歐洲瑞典及美國趕來參加典禮的傳教士後代中,一些八,九十高齡的耆老更為典禮憑添了濃濃的愛心,不少人相約日後天上再見,而王校長的雕像則要在地上繼續為神作見證;他將向現在一中年輕的學子們繼續傳講他愛心與信心的見證。

筆者見證

註:記念王華亭校長銘文
  華亭校長 教之菁英
  導我瑞華 巍立膠東
  培育英才 男女並重
  鍾靈毓秀 譽滿寰中
  教學嚴謹 惜愛師生
  靈智兼顧 校如家庭
  尊崇聖道 信仰篤誠
  侍親至孝 兄友弟恭
  一襲黑衫 兩袖清風
  風骨嶙峋 志節堅貞
  瑞華學子 感戴終生
  立像見證 榮歸天庭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美國的古城威廉斯堡 ✍曲拯民

點點心靈

楊柳岸曉風殘月 ✍湮瀅

點點心靈

不如一見 ✍余卓雄

藝文走廊

拉斯窟壁畫 ✍和英

談天說地

永生中沒有時間與空間 ✍殷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