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14-07-01

甚麼是真正的核心價值

谷沉

 

  甚麼是真正的核心價值?中國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應該是當今國人努力做到的基本準則,道理樸素易懂,每個人應該能夠明白。中國的核心價值,應該是當代人類社會核心價值的最高境界。如果我們沒有一個信仰的精神靈魂,想要實現這二十四字的做人基本準則是難上加難的,因為這二十四字的基本準則,非今日始,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為這二十四字核心價值前仆後繼,流血犧牲,改朝換代。改革開放三十年前,也一直倡導這二十四字核心價值,為甚麼不能完全實現呢?究其根源,其所謂核心價值的精髓就是“信仰”問題沒有解決。如果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沒有信仰,想實現這二十四字的基本準則談何容易。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馬書12:9-10)

實現這二十四字的基本原則,就是體現“愛人如己”。神清楚地說明愛的重要性: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13:1-3)

  所以,要實現真正的,這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其中最大的是愛。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13)

沒有愛,一切都是虛幻的;沒有愛,要實現其中的一個字都是不可能的。為了實現真正的核心價值,必須:
  第一,必須以人為本,促進人靈魂的蛻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由於人定位於天地之間,所以,中國文化也提供獨特的文化特質。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的信仰,決定人的精神思想文明準則。國家,社會的變革成功與否,取決於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因為不知要到哪裏去。有目標的人,在感恩;沒目標的人,在抱怨,因為覺得大家都虧欠了自己。有目標的人,內心安寧;沒目標的人,內心茫然,因為在大海裏航行沒有指南針。這目標就是: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

一個人有了信仰,促成他有一個遠大的目標。
  第二,必須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為了實現真正的核心價值,在中國文化中“和”不論作為一種原則,還是作為一種狀態,都是人生和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和”既有審美的一面,也有信仰的一面。作為一種信仰,其內在的追求是法則,秩序與和平。所以,強調人,自然,社會的多重和諧應該是中國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人與人,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一個和諧的氣氛,無法去實現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因為只有通過以和為貴的精神文明,才能逐步完成這二十四字的目標,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2-3)

  第三,必須以法立國。實現二十四字核心價值,法是公共意志的產物,保障着權利,約束着權力。從而有效地調節着國家與社會,國家與個人,社會與個人,以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公民自由與平等自由,在法治的條件下才能得以實現。所以,法治應該是社會的基本,國家的基本,人民生活的基本權利。我們要倡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立國,依法治國,沒有法律的國家是獨裁的統治;有法不依的國家,根本不可能去實現這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

“我們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乃是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誠和犯罪的,不聖潔和戀世俗的,弒父母和殺人的,行淫和親男色的,搶人口和說謊話的,並起假誓的,或是為別樣敵正道的事設立的。”(提摩太前書1:8-10)

  第四,必須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以公為善”的理念,即強調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認同人民的公共利益,維護人民公共利益和增進公共利益的原則。而人民當家作主就是通過多重渠道來維護和發展公共利益與人民幸福。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就是為了人民的幸福。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8-10)

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如果沒有“愛人如己”的精神,沒有“以公為善”的理念,沒有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一切目標都是虛幻的。
  第五,為了實現真正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國家主席習近平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人民的幸福夢,幸福是一種心靈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與不幸福都在自己心中,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等同步,也絕非驚天動地,大張旗鼓;而是蘊含於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它一點一滴地滲透進你我的心田,滿足你我心中的渴求。幸福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能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感恩,對養育自己的父母感恩,對互相幫助的朋友感恩…幸福是一種感覺,它取決於人的心態。有時富有是一種幸福,有時貧窮也是一種幸福;有時得到是一種幸福,有時失去也是一種幸福;有時成功是一種幸福,有時失敗也是一種幸福,感覺幸福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實現真正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的幸福也隨之實現。
  甚麼是真正的核心價值?是人們精神文化信仰的價值觀。人民日報(2014年2月12日)“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一文中說:

“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失去了理想信仰,內心沒有約束,行為沒有顧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丟失了主導價值,沒有了明確準則,衝破了道德底線,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難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而人最大的信心,來自仰望對聖經真理的認識,對生命之道的認識,對人生信仰的認識。這就是實現二十四字核心價值的基礎。

“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雅各書2:20)

我們要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字的核心價值,必須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脫胎換骨,要愛人如己。

“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詩篇34:14)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艾森豪的故居和生平 ✍史直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長城印象 ✍郭端

談天說地

甘雅各逝世周年 ✍亞谷

點點心靈

春到葡萄園 ✍余卓雄

藝文走廊

鬼狐.聊齋.蒲松齡 ✍吟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