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5-10-15

必要的訓練

居安思危

于中旻

 

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士師記3:1)
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我三次求過主…(哥林多後書12:7)

  舞台下面的人,只關心特技表演的超絕,不關心訓練的艱苦,也無一能成為超絕的表演者;那些有成就的表演者,卻知道艱苦的訓練是必要的。
  誰不想舉世無敵?不過,如果真心想事成,可不一定是好事。可聽見過孟子的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如果內部沒有正直敢言的反對聲音,外面沒有敵人的侵擾,那樣的國家,必然潛在滅亡的危險。
  使徒保羅與巴拿巴,在初期佈道行程中,二人同行同工。宣教士既然是新上工場,信徒自然是新人;但即使對初信的門徒,也必須知道,一項共同的信息:“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使徒行傳14:22)我們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的意外,一項不會很愉快的信息。信徒不僅有喜樂平安,也有艱難,而且是許多艱難!因為那也是恩典的一部分,必須作為整體來接受:“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腓立比書1:29,30)
  我們都知道,祈求得蒙應允,是喜樂的來源;我們聽見過許多見證,希望自己也能夠如此。


獄中的保羅
St. Paul in Prison, 1627
by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1606–1669

  主耶穌曾應許門徒:“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13)不過,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坦白承認自己有求不應的情形。你可曾替他難為情,這該怎麼解釋?作者說,他的身上有一根刺,是多餘的,使他痛苦,深願主給他除去;當然刺是小事一樁,主不是不能,而是不肯聽他;不只一次有求不應,是連三失望!他並沒說明,這“刺”是甚麼,所以我們不能確切知道;不過,他清楚說明,三次祈求,而沒有得到應允。誰能想像,使徒保羅不是“奉主的名求”?更不可以為保羅不夠屬靈;使徒不僅遠比我們更屬靈,比我們加起來還要好上許多,為甚麼屢求不應呢?
  主是信實的,祂說話不會不算數;但祂也是慈愛的,祂所作的,必然是兒女的最高利益;而且因為祂是全知的,所以必須是為祂最大多數兒女的最大,最恆久利益。這包括“經歷許多艱難”,這是訓練路程上少不得的。這是說,沒有路上的艱難,就沒有將來的永遠喜樂。
  波斯王古列(或譯“居魯士”),當他得勝征服許多地區,將行凱旋歸國的時候,有人鼓動群眾,向王請願,要求放棄不富庶的本土,定居在肥沃而氣候宜人的地區。這話得多人的心:百戰功成,何必再長途跋涉歸去?就地扎根,享受勝利果實!古列王回答:如果他們決意那樣作,眼前是不會有問題的;但警告他們,其後代將要成為被征服者,而不會出英武的戰士和統治者。他說:“溫和柔軟的地區,出產軟性人民;出產非常可愛果子的地方,不必希望會同時產生剛勇善戰精神。”波斯人想後,認為古列王比他們智慧,決定寧可居住瘠薄難耕的土地,也不願犧牲民族的前途,使後代淪為被征服者。被稱為古代“歷史之父”的希臘史家希羅多德(Herodotus, c.484-c.425 B.C.),用這個故事,作為他名著的結尾,為要後人記得這個原則。
  許多個世紀後,近代的史學家湯恩倍(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也證實這個論點。他列舉南遷的文化,都不免被安逸腐化,難以恢復。
  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但艱難的訓練,艱苦的戰爭,都是必須的;視部伍如愛子的將帥,絕不肯為了討他們暫時的歡喜,而減少必須的艱苦訓練。如果真完全廢除訓練,將來臨戰,才看到傷亡,潰敗,覆滅的慘痛代價。
  有些事,我們現在看來難以明白,以為是多餘的,甚或是痛苦的。神警告祂的子民,如果同迦南的居民妥協,將要成為你們眼中刺,肋下荊棘,路上的網羅,哪一樣會是愉快的經驗?但他們不肯聽,看眼前歡,可以產生交際的伴侶,交易的對象,結親家不作冤家。這看來似是實利的決定,帶來極深痛苦。
  人的錯誤,有時會成為神的榮美。
  以色列人願意“留下”那些原住民,為自己造成麻煩;神卻藉以叫他們嘗嘗交戰的味道,不僅磨練他們的戰略和戰技,更是教導他們信靠神的法則。因此,神指示耶利米先知:“百姓若說:‘耶和華我們的神,為甚麼向我們行這一切事呢?’你就對他們說:‘你們怎樣離棄耶和華,在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神,也必照樣在不屬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人’。”(耶利米書5:19)神這樣作,並不是要毀滅淨盡祂的子民,是要叫他們受苦後,知道神的慈愛。
  不僅是悖逆的百姓,需要這樣的訓練,連神重用的僕人,神也使用類似的法則,以達成在他們身上的最高目的。就是神竟容許“加在”祂僕人身上的“刺”。同樣使人痛苦的刺,是預防措施,叫神的僕人不至於自高越軌。很希奇,連使徒保羅那樣高的屬靈程度,也不喜歡這不方便的東西,而至於三次要求神除去。神卻指示祂的僕人,祂有更高的旨意,必須在他身上成就。在經歷之後,才可以充分顯明:“我受苦是與我有益”(詩篇117:71)的原理。神經濟的原則,絕不作非屬必要的事。人在平順的時候,會以為憑自己的力量能“為主”作甚麼,多麼難以領會“我的恩典夠你用的”:一切都是恩典!
  “義人必因信得生”,也是因信活着。必須經歷天天受死,才會得主復活的大能覆庇。人是多麼容易顯露自己!必須完全被主的恩典遮蓋,完全的披戴基督,才會活着就是基督。
  祝我們相信接受神的旨意:祂的使我們受苦歷練的旨意,現在行在我們身上,將來才可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同載於聖經網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間”)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華盛頓的風格 ✍亞谷

寰宇古今

奇里曼嘉露山下 ✍曲拯民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佛羅倫斯印象 ✍郭端

談天說地

真先知持身之寶 ✍于中旻

點點心靈

繪吃.繪做:泰式冬蔭功湯 ✍小蔣

書香陣陣

聖母嘉言錄 ✍文中旴

談天說地

書法起於永(三)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