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恆之星的假說 |
由於希律王在博士未到達耶路撒冷之前,並不知異星的出現,他必須問詢從東方來的博士,才能得知異星的情形,因知博士所見並非極為突出的天象,這或許可解釋為何當時在其它文獻並未留下相關的觀測記載。博士很可能是因為它特殊的星占意義而加以注意的。 《新約聖經》中的這段敘述並不是神話,歷來許多學者於是嘗試提出一合理的科學解釋。他們大都假設博士在東方和在伯利恆所見之星是同一顆,惟說法卻大相逕庭。 伯利恆之星是一顆彗星? 除了極少數例外,通常肉眼只能夠觀測同一顆彗星約一、兩個月。而一彗星若可用肉眼見到約一年之久,必定極引人注目,此與文獻中的記載頗差。 伯利恆之星是行星「合」的現象? 許多學者(如David W. Hughes等)主張在〈馬太福音〉中的天象,指的是公元前七年木星與土星在雙魚座出現三次「合」的現象,其中「合」乃指兩星的經度相同。在當年的5/29, 9/29, 12/4三天,木星與土星均出現「合」的現 象,兩星相距僅約一度,他們認為五月的「合」,就是博士在東方所見的異象。至於十二月的「合」,則是伯利恆之星。 但是這個假說仍有許多問題,如在〈馬太福音〉中,用來表示伯利恆之「星」的"aster"一字為單數,然而木星與土星在當年最近的時候,也在一度左右(相當於兩個月亮的直徑),很難被視作單一顆星。 而且木星與土星在當年五月至十二月之間,每天都可觀測到,如此,就很難解釋為何希律王無緣親見,且博士也不應該因為重見而興奮異常。 伯利恆之星是一顆超新星或新星? 超新星或新星是恆星突然發生的爆炸現象,它的光度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急劇增加,故我們通常用肉眼初次測見時,它的亮度會最大,之後,再漸次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