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eria 阿爾及利亞 |
||
簡介 地理 人口 政治 經濟 通訊 交通 軍事 跨國事件 | ||
![]() | ||
當地時間 | ||
![]() |
Algeria | Introduction | Top of Page |
Background: | 位於非洲西北部。北臨地中海,東臨突尼斯、利比亞,南與尼日爾、馬里和毛里塔尼亞接壤,西與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海岸線長約1200公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每年8月最熱,最高氣溫29℃,
最低氣溫22℃;1月最冷,最高氣溫15℃,最低氣溫9℃。 |
Algeria | Geography | Top of Page |
Location: | 東邊接臨突尼西亞及利比亞、西邊面鄰摩洛哥、北面瀕臨地中海、南邊則為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與尼日共和國、馬利、茅利塔尼亞相接。 |
Geographic coordinates: | 28 00 N, 3 00 E |
Map references: | Africa |
Area: | 面積 2,381,741平方公里。
total: 2,381,740 sq km
|
Area - comparative: | slightly less than 3.5 times the size of Texas |
Land boundaries: | total: 6,343 km border countries: Libya 982 km, Mali 1,376 km, Mauritania 463 km, Morocco 1,559 km, Niger 956 km, Tunisia 965 km, Western Sahara 42 km |
Coastline: | 998 km |
Maritime claims: | exclusive fishing zone:
32-52 NM territorial sea: 12 NM |
Climate: | arid to semiarid; mild, wet winters with hot, dry summers along coast; drier with cold winters and hot summers on high plateau; sirocco is a hot, dust/sand-laden wind especially common in summer |
Terrain: | mostly high plateau and desert; some mountains; narrow, discontinuous coastal plain |
Elevation extremes: | lowest point: Chott
Melrhir -40 m highest point: Tahat 3,003 m |
Natural resources: | 【資源】 天然氣儲量為5.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第四位,已探明石油儲量為90億噸,可開採石油儲量17億噸(120億桶)。1998年石油產量為6230萬噸,精煉品1890萬噸,天然氣1517億立方米。1998年出口原油1.5億桶,凝析油1.39億桶,精煉品9930萬桶,液化石油氣6810萬桶,天然氣275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2450萬立方米,出口收入96.64億美元,約佔出口總收入的96%。1998年碳化氫產值為97.74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0%。
阿主要礦藏有鐵、鋅、銅、金、鈾、磷酸鹽等礦藏。鐵礦含量為30-50億噸,主要鐵礦有東部的烏昂紮礦和布哈德拉礦,出產赤鐵礦,含量平均為52%,年產近300萬噸。在東北部也發現了儲量5000萬噸、含量45-55%的新礦。在廷杜夫附近發現的新礦,估計儲量約26億噸,平均含量為43.49%。鈾礦蘊藏量估計5
萬噸,煤蘊藏量4000萬噸。磷酸鹽10億噸。
petroleum, natural gas, iron ore, phosphates, uranium, lead, zinc |
Land use: | arable land: 3% permanent crops: 0% permanent pastures: 13% forests and woodland: 2% other: 82% (1993 est.) |
Irrigated land: | 5,550 sq km (1993 est.) |
Natural hazards: | mountainous areas subject to severe earthquakes; mud slides |
Environment - current issues: | soil erosion from overgrazing and other poor farming practices; desertification; dumping of raw sewage, petroleum refining wastes, and other industrial effluents is leading to the pollution of rivers and coastal waters; Mediterranean Sea, in particular, becoming polluted from oil wastes, soil erosion, and fertilizer runoff; inadequate supplies of potable water |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 party to: Biodiversity,
Climate Change, Desertification, Endangered Species,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Hazardous Wastes, Law of the Sea, Ozone Layer Protection, Ship
Pollution, Wetlands signed, but not ratified: Nuclear Test Ban |
Geography - note: | second-largest country in Africa (after Sudan) |
Algeria | People | Top of Page |
Population: | 人口 2,928萬(1998年普查數)。
31,736,053 (July 2001 est.) |
Age structure: | 0-14 years: 34.21%
(male 5,528,755; female 5,328,083) 15-64 years: 61.72% (male 9,901,319; female 9,687,449) 65 years and over: 4.07% (male 594,973; female 695,474) (2001 est.) |
Population growth rate: | 1.71% (2001 est.) |
Birth rate: | 22.76 birth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
Death rate: | 5.22 death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
Net migration rate: | -0.45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
Sex ratio: | at birth: 1.04 male(s)/female
under 15 years: 1.04 male(s)/female 15-64 years: 1.02 male(s)/female 65 years and over: 0.86 male(s)/female total population: 1.02 male(s)/female (2001 est.) |
Infant mortality rate: | 40.56 deaths/1,000 live births (2001 est.) |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 total population: 69.95
years male: 68.6 years female: 71.34 years (2001 est.) |
Total fertility rate: | 2.72 children born/woman (2001 est.) |
HIV/AIDS - adult prevalence rate: | 0.07% (1999 est.) |
HIV/AIDS -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 NA |
HIV/AIDS - deaths: | NA |
Nationality: | noun: Algerian(s) adjective: Algerian |
Ethnic groups: | 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爾人(約佔總人口20%)。少數民族有姆紮布族和圖阿雷格族。
Arab-Berber 99%, European less than 1% |
Religions: | 伊斯蘭教是國教,穆斯林佔人口的99.9%,全部屬遜尼派。天主教徒6萬人,猶太教徒200人。
Sunni Muslim (state religion) 99%, Christian and Jewish 1% |
Languages: | 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
Arabic (official), French, Berber dialects |
Education: | 【教育】對6-16歲少年兒童實行9 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國家。制定了教育民主化、阿爾及利亞化、阿拉伯語化、重視科學和為了國家發展四項原則。阿中、小學生教育免費,大學生享受助學金和伙食補貼。1998年教育預算為1489億第納爾,佔總預算的19.3%。阿前擁有各類高等院校56所,1999-2000學年在校大學生43.1萬名,碩士與博士生1.8萬名,教員18544人,主要大學有:阿爾及爾大學、胡阿里·布邁丁科技大學、君士坦丁大學等;中、小學校20719 所。1999-2000學年有中小學生774.1萬人, 教師32.5萬人。 |
Literacy: | 1999年阿文盲率為28%,約741.1萬人,其中婦女佔75%。
definition: age 15 and
over can read and write |
Algeria | Government | Top of Page |
Country name: |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 La Republique Algerienne Democratique et Populaire conventional long form: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
Government type: | 【政府】 現政府於2000年8月26日組成,由總理、29名部長、5名部長級代表和1名政府秘書長組成。主要成員有:總理阿里·本弗利斯(Ali
Benflis)、國防部長(總統兼)、國務部長、司法部長艾哈邁德·烏葉海亞(Ahmed
Ouyahia)、國務部長、內政與地方行政部長努爾丁·澤魯尼(Noureddine
Zerhouni)、國務部長、外交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貝勒卡迪姆(Abdelaziz
Belkhadem)、財政部長阿卜杜勒阿蒂夫·本阿申胡(Abdelatif
Benachenhou)、國家參股和改革協調部長哈米德·特馬爾(Hamid
Temmar)、水資源部長薩利姆·薩阿迪(Salim
Saadi)、總理府部長級代表尤塞夫·尤斯菲(Youcef
Yousfi)、中小企業與中小工業部長努爾丁·布克魯赫(Nourddine
Boukrouh)、能源與礦業部長沙基蔔·克利勒(Chakib
Khelil)、國民教育部長阿布貝克爾·本布齊德(Aboubeker
Benbouzid)、新聞與文化部長毛希丁·阿米穆爾(Mohieddine
Amimour)、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部長阿馬爾·薩克里(Amar
Sakhri)、青年和體育部長阿卜杜勒馬立克·塞拉勒(Abdelmalek
Sellal)、貿易部長穆拉德·梅德西(Mourad
Medelci)、郵電部長穆罕默德·馬格拉維(Mohamed
Maghlaoui)、職業培訓部長卡里姆·尤奈斯(Karim
Younes)、宗教事務部長布阿卜德拉赫·格拉馬拉赫(Bouabdellah
Ghlamallah)、住房與城市規劃部長阿卜杜勒卡德爾·布內克拉夫(Abdelkader
Bounekraf)、工業與結構調整部長阿卜杜勒馬吉德·梅納斯拉(Abdelmadjid
Menasra)、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長索勒塔尼·布蓋拉(Soltani
Bouguerra)、負責民族團結部長賈梅勒·烏爾德·阿巴斯(Djiamel
Ould Abbas)、老戰士部長穆罕默德·謝里夫·阿巴斯(Mohamed
Cherif Abbas) 、農業部長賽義德·巴赫卡特(Said
Barkat)、負責與議會關係部長阿卜杜勒瓦哈蔔·德爾巴勒(Abdelwahab
Derbal)、衛生部長穆罕默德·拉爾比·阿卜杜勒穆曼(Mohamed-Larbi
Abdelmoumene)、公共工程部長阿馬拉·本尤奈斯(Amara
Benyounes)、國土整治與環境部長謝里夫·拉赫馬尼(Cherif
Rahmani)、旅遊與手工業部長拉克達爾·多赫巴尼(lakhdar
Dorbani)、交通部長哈米德·魯納烏西(Hamid
Lounaouci)、漁業與水產資源部長奧馬爾·古勒(Omar
Ghoul)、高教與科研部負責科研的部長級代表穆罕默德·阿里·布加齊(Mohamed
Ali Boughazi)、外交部負責國外僑民與地區合作部長級代表:阿卜杜勒-阿齊茲·齊阿里(Abdelaziz
Ziari)、外交部負責非洲事務部長級代表阿卜杜勒卡德爾·梅薩赫勒(Abdelkader
Messahel)、內政部負責地方行政部長級代表阿卜德馬吉德·特布納(Abdemadjid
Tebboune)、政府秘書長艾哈邁德·努依(Ahmed
Noui)。 【網址】阿爾及利亞外交部:WWW.MAE.DZ 布任總統後,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國內和平與安定。執政之初,即著手制訂全國和解法,1999年 9月16日阿全民公投通過了《全國和解法》,對恐怖團夥起到了有效的威懾、分化、瓦解作用,伊斯蘭拯救軍和伊斯蘭宣教及聖戰同盟相繼宣佈解散。布的全民和解政策得到了廣泛的擁護和支援。與此同時,布整頓吏治,反腐倡廉,提高行政效率。2000年8月26日,布特弗利卡改組政府,任命本弗利斯為阿新總理,本于當日組成新政府。目前,阿安全形勢日趨好轉,布執政地位穩固。 republic |
Capital: | 首都 阿爾及爾
Algiers(Algiers,Alger) |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議會】 由國民議會(眾議院)與民族院(參議院)組成,兩院共同行使立法權,國民議會通過的法案須經民族院四分之三多數通過後方能生效。國民議會於1997年6月5日由直接、無記名投票普選產生,為阿歷史上首屆多黨議會,共有380名議員,任期5年,議長為阿卜杜勒卡德爾·
本薩拉赫(Abdelkader
Bensalah),6月17日當選。各黨所佔席位:民盟156席;和運69席;民陣62席;復興運動34席;社陣20
席;文盟19席;獨立人士11席;勞動黨4席;共和進步黨3席;民主自由聯盟和社會自由黨各1席。民族院三分之二議員通過間接、無記名投票選出,另三分之一由總統任命,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選其中一半。本屆民族院於1997年12月產生,共有144名議員,議長為穆罕默德·巴希爾·布馬紮(Mohamed
Bachir Boumaza),1998年1月5日當選。各黨所佔席位:民盟82席;民陣20席;和運4席;文盟1席;全國團結與發展黨1席;其餘為無黨派人士。
【行政區劃】全國共48個省,有阿爾及爾、阿德拉爾、謝里夫、拉格瓦特、烏姆布阿基、巴特納、貝賈亞、比斯卡拉、貝沙爾、布利達、布依拉、塔曼拉塞特、特貝薩、特累姆森、提亞雷特、蒂齊烏祖、傑勒法、吉傑爾、塞蒂夫、賽伊達、斯基克達、西迪·貝勒·阿貝斯、安納巴、蓋爾馬、君士坦丁、梅德阿、莫斯塔加納姆、姆西拉、馬斯卡拉、烏爾格拉、奧蘭、貝伊德、伊利齊、布林吉·布阿雷里吉、布邁德斯、塔里夫、廷杜夫、蒂斯姆西勒特、瓦德、罕西拉、蘇克·阿赫拉斯、蒂巴紮、密拉、艾因·德夫拉、納阿馬、艾因·蒂姆沈特、格爾達亞、赫利讚。 48 provinces (wilayas, singular - wilaya); Adrar, Ain Defla, Ain Temouchent, Alger, Annaba, Batna, Bechar, Bejaia, Biskra, Blida, Bordj Bou Arreridj, Bouira, Boumerdes, Chlef, Constantine, Djelfa, El Bayadh, El Oued, El Tarf, Ghardaia, Guelma, Illizi, Jijel, Khenchela, Laghouat, Mascara, Medea, Mila, Mostaganem, M'Sila, Naama, Oran, Ouargla, Oum el Bouaghi, Relizane, Saida, Setif, Sidi Bel Abbes, Skikda, Souk Ahras, Tamanghasset, Tebessa, Tiaret, Tindouf, Tipaza, Tissemsilt, Tizi Ouzou, Tlemcen |
Independence: | 5 July 1962 (from France) |
National holiday: | 重要節日:獨立日,7月5日(1962年),國慶日,11月1日(1954年)。此外,約有10天伊斯蘭宗教節日,如伊斯蘭曆新年、開齋節、宰牲節等。
Revolution Day, 1 November (1954) |
Constitution: | 【憲法】 1996年11月28日,阿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憲法修正案。修改後的憲法主要內容是:確定阿的伊斯蘭、阿拉伯、柏柏爾屬性;禁止在宗教、語言、種族、性別、社團主義和地方主義的基礎上成立政黨;議會由國民議會和民族院(參議院)組成;總統在議會產生前及其休會期間可以法令形式頒佈法律;如政府施政綱領兩次被國民議會否決,則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等。
19 November 1976, effective 22 November 1976; revised 3 November 1988, 23 February 1989, and 28 November 1996; note - referendum approving the revisions of 28 November 1996 was signed into law 7 December 1996 |
Legal system: | socialist, based on French and Islamic law; judicial review of legislative acts in ad hoc Constitutional Council composed of various public officials, including several Supreme Court justices; has not accepted compulsory ICJ jurisdiction |
Suffrage: | 18 years of age; universal |
Executive branch: | 【司法機構】 設最高司法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分別由總統和司法部長擔任。法院分三級:最高法院、省級法院和市鎮法庭。不設檢察院,在最高法院和省級法院設檢察長,均受司法部領導。最高法院院長納斯里(Nasri)。
chief of state:
President Abdelaziz BOUTEFLIKA (since 28 April 1999) |
Legislative branch: | bicameral Parliament consist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Assembly or Al-Majlis Ech-Chaabi Al-Watani (380
seats; members elected by popular vote to serve five-year terms) and the
Council of Nations (144 seats; one-third of the members appointed by the
president, two-thirds elected by indirect vote; members serve six-year
terms; the constitution requires half the council to be renewed every three
years) elections: National People's Assembly - last held 5 June 1997 (next to be held NA 2002); Council of Nations - last held 30 December 2000 (next to be held NA 2003) election results: National People's Assembly - percent of vote by party - RND 40.8%, MSP 18.2%, FLN 16.8%, Nahda Movement 8.9%, FFS 5%, RCD 5%, PT 1.1%, Progressive Republican Party 0.8%, Union for Democracy and Liberty 0.3%, Social Liberal Party 0.3%, independents 2.8%; seats by party - RND 155, MSP 69, FLN 64, Nahda Movement 34, FFS 19, RCD 19, PT 4, Progressive Republican Party 3, Union for Democracy and Liberty 1, Social Liberal Party 1, independents 11; Council of Nations - percent of vote by party - NA%; seats by party - RND 79, FLN 12, FFS 4, MSP 1 (remaining 48 seats appointed by the president, party breakdown NA) |
Judicial branch: | Supreme Court or Court Supreme |
Political parties and leaders: | 國家元首 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1999年4月15日在總統選舉中當選總統。
【政黨】 根據1996年11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和1997年2月通過的政黨法後,現有約30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重要人物】 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總統兼國防部長。1937年3月2日生於摩洛哥的烏吉達,祖籍阿西部的特累姆森。1956年參加民族解放軍,投身獨立戰爭。1957-1958年任第五省的總督察,後被選入布邁丁上校領導的“西部軍事行動指揮部”參謀部任職。1960年赴阿、馬(里)邊境阻止法分裂阿的陰謀。1962年任特累姆森省代省長和制憲議會議員,並任青年、體育、旅遊部長。1963年至1979年任外長。1979年3月任總統部長級顧問。1999年4月15日當選總統。曾於1971年、1974年和2000年三次訪華。 阿里·本弗利斯:政府總理。1944年9月8日出生。1968年獲法律學士學位。曾任巴特納省法院檢察官、君士坦丁省法院檢察長、巴特納省律師協會主席。1988至1991年任司法部長。1993年至1997年任律師。1997年6月當選巴特納省國民議會議員。1999年6月任總統府代理秘書長,12月任總統辦公廳主任。2000年8月26日被布特弗利卡總統任命為政府總理。 Democratic National Rally or
RND [Ahmed OUYAHIA, chairman]; Islamic Salvation Front or FIS (outlawed
April 1992) [Ali BELHADJ and Dr. Abassi MADANI (imprisoned), Rabeh KEBIR
(self-exile in Germany)]; Movement of a Peaceful Society or MSP [Mahfoud
NAHNAH, chairman];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or FLN [Boualem BENHAMOUDA,
secretary general]; Progressive Republican Party [Khadir DRISS]; Rally for
Culture and Democracy or RCD [Said SAADI, secretary gene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or EnNahda Movement [Lahbib ADAMI]; Social Liberal Party or PSL
[Ahmed KHELIL]; Socialist Forces Front or FFS [Hocine Ait AHMED, secretary
general (self-exile in Switzerland)]; Union for Democracy and Liberty [Mouley
BOUKHALAFA]; Workers Party or PT [Louisa HANOUN] |
Political pressure groups and leaders: | NA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 | ABEDA, AfDB, AFESD, AL, AMF, AMU, CCC, ECA, FAO, G-15, G-19, G-24, G-77, IAEA, IBRD, ICAO, ICC, ICFTU, ICRM, IDA, IDB, IFAD, IFC, IFRCS, IHO, ILO, IMF, IMO, Inmarsat, Intelsat, Interpol, IOC, IOM, ISO, ITU, MONUC, NAM, OAPEC, OAS (observer), OAU, OIC, OPCW, OPEC, OSCE (partner), UN, UNCTAD, UNESCO, UNHCR, UNIDO, UNMEE, UPU, WHO, WIPO, WMO, WToO, WTrO (observer) |
Diplomatic representation in the US: | chief of mission:
Ambassador Idriss JAZAIRY chancery: 2118 Kalorama Road NW, Washington, DC 20008 telephone: [1] (202) 265-2800 FAX: [1] (202) 667-2174 |
Diplomatic representation from the US: | chief of mission:
Ambassador Janet A. SANDERSON embassy: 4 Chemin Cheikh Bachir El-Ibrahimi, Algiers mailing address: B. P. Box 549, Alger-Gare, 16000 Algiers telephone: [213] (21) 69-11-86, 69-12-55, 69-18-54, 69-38-75 FAX: [213] (21) 69-39-79 |
Flag description: | two equal vertical bands of green (hoist side) and white; a red, five-pointed star within a red crescent centered over the two-color boundary; the crescent, star, and color green are traditional symbols of Islam (the state religion) |
Algeria | Economy | Top of Page |
Economy - overview: | 【財政金融】 財政預算情況如下(單位:億第納爾): 1999 2000 2001 總支出 10985.7 12520 12510 總收入 9371 10320 12340 赤字 1614.7 2200 170 外匯儲備1999年底44億美元,2001年1月達到123億美元;黃金儲備1999年底達2.68億美元。國際收支平衡。2000年底,外債總額為283.15億美元。1990年前,阿銀行全部為國有。1990年,阿進行貨幣信貸改革,阿爾及利亞銀行脫離財政部領導,獨立行使中央銀行職權;國有商業銀行有國民銀行、阿爾及利亞發展銀行等;此外尚有12有私營銀行(6家外資,6家阿資),如美國花旗銀行,巴林阿拉伯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 【對外貿易】 原由國家控制,國營公司壟斷經營。1991年3 月宣佈放開對外貿易。2000年外貿佔國內生產總值64.3%,主要出口產品為天然氣和石油,主要進口產品依次為工農業設備、食品、生產原料、非食品消費品等,2000年阿主要貿易物件仍是經合組織國家,佔阿出口的87.53%,進口的80.36%,其中歐盟國家佔阿進口額的57.97%,出口額的62.72%。法國是阿最大的貿易夥伴國,2000年雙邊貿易額超過43億美元。政府鼓勵其他產品出口,主張貿易夥伴多元化。近幾年的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1998 1999 2000 進 口 額 94.03 90.18 92 出 口 額 102.13 113.85 195.7 順(逆)差額 8.1 23.67 103.7 2000年主要貿易物件及佔阿進出口總額的比例(%): 國別 佔阿進口總額比例 國別 佔阿出口總額比例 法國 22.4% 義大利 16% 義大利 9.75% 法國 22% 德國 7.03% 西班牙 14% 阿爾及利亞國民經濟嚴重依賴碳化氫產業。天然氣與石油出口收入佔國家外匯收入的90%以上,糧食與日用品主要依賴進口。1989年阿開始經濟改革,向市場經濟過渡。1994年與1995年先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巴黎俱樂部、倫敦俱樂部達成延期償債協定,財政危機得以緩解。1995年開始,政府通過私有化法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國民經濟實現連續四年增長。2000年,阿繼續執行緊縮財政政策,宏觀經濟運行繼續好轉,工農業生產繼續增長。2000年國際油價上揚,阿外貿收支狀況有較大改善,外匯收入大幅增加。 The hydrocarbons sector is the backbone of the economy, accounting for roughly 60% of budget revenues, 30% of GDP, and over 95% of export earnings. Algeria has the fifth-largest reserves of natural gas in the world and is the second largest gas exporter; it ranks fourteenth for oil reserves. Algiers' efforts to reform one of the most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in the Arab world stalled in 1992 as the country became embroiled in political turmoil. Algeria's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improved during the mid-1990s, in part because of policy reforms supported by the IMF and debt rescheduling from the Paris Club. Algeria's finances in 2000 benefited from the spike in oil prices and the government's tight fiscal policy, leading to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trade surplus, the near tripling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reduction in foreign debt. The government continues efforts to diversify the economy by attracting foreign and domestic investment outside the energy sector, but has had little success in reducing high unemployment and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s. |
GDP: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171 billion (2000 est.) |
GDP - real growth rate: | 5% (2000 est.) |
GDP - per capita: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5,500 (2000 est.) |
GDP - composition by sector: | agriculture: 11% industry: 37% services: 52% (1999 est.) |
Population below poverty line: | 23% (1999 est.) |
Household income or consumption by percentage share: | lowest 10%: 2.8% highest 10%: 26.8% (1995) |
Inflation rate (consumer prices): | 2% (2000 est.) |
Labor force: | 9.1 million (2000 est.) |
Labor force - by occupation: | government 29%, agriculture 25%,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works 15%, industry 11%, other 20% (1996 est.) |
Unemployment rate: | 30% (1999 est.) |
Budget: | revenues: $15.8 billion
expenditures: $16 billion, including capital expenditures of $5.3 billion (2001 est.) |
Industries: | 【工業】 1999年工業產值1610億第納爾,比上年增長5.9%,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2%。共有員工約42.6萬人,其中約10萬人在私營企業工作。設備使用率為52%。同上年相比工業生產下降7.2%,其中鋼鐵、機械下降27.6%、建築工程下降17.6%、電力與電子下降3%,但化學、制藥、化肥工業增長9.7%。1999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2.2%。
petroleum, natural gas, light industries, mining, electrical, petrochemical, food processing |
Industrial production growth rate: | 7% (1999 est.) |
Electricity - production: | 23.215 billion kWh (1999) |
Electricity - production by source: | fossil fuel: 99.14% hydro: 0.86% nuclear: 0% other: 0% (1999) |
Electricity - consumption: | 21.613 billion kWh (1999) |
Electricity - exports: | 307 million kWh (1999) |
Electricity - imports: | 330 million kWh (1999) |
Agriculture - products: | 【農業】 農業人口118萬,佔就業人口的25%。主要農產品有糧食
(小麥、大麥、燕麥和豆類)、蔬菜、葡萄、柑桔和椰棗等。可耕地面積7400萬公頃,其中已耕地面積820萬公頃,水澆地僅佔5%,糧田120萬公頃,果林45萬公頃,葡萄5.2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0萬公頃。1999年農業產值為5330億第納爾(8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1995/96年度阿糧食產量為46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1999年度糧食產量為201萬噸。2000年度糧食產量為230萬噸。阿是世界糧食、奶、油、糖十大進口國之一。 森林面積為367 萬公頃,其中軟木林46萬公頃,年產木材20萬立方米。阿軟木產量居世界第三位。 全國有草場3200萬公頃。1999年牲畜存欄數為:牛131.7萬頭,綿羊1790萬隻,山羊320萬隻,駱駝15.3萬峰。1999年生產奶15.6億升、肉類31萬噸、禽類25萬噸、蛋24億隻。 阿有1200公里海岸,漁業資源集中在近海,1999年有各種漁船2491條,其中拖網輪302艘、捕沙丁魚船638條,手工捕魚船1506條,共有2.6525 萬人從事漁業。1999年捕魚量為 萬噸。 wheat, barley, oats, grapes, olives, citrus, fruits; sheep, cattle |
Exports: | $19.6 billion (f.o.b., 2000 est.) |
Exports - commodities: |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petroleum products 97% |
Exports - partners: | Italy 22%, US 15%, France 12%, Spain 11%, Brazil 8%, Netherlands 5% (1999) |
Imports: | $9.2 billion (f.o.b., 2000 est.) |
Imports - commodities: | capital goods, food and beverages, consumer goods |
Imports - partners: | France 30%, Italy 9%, Germany 7%, Spain 6%, US 5%, Turkey 5% (1999) |
Debt - external: | $25 billion (2000 est.) |
Economic aid - recipient: | $100 million (1999 est.) |
Currency: | Algerian dinar (DZD) |
Currency code: | DZD |
Exchange rates: | Algerian dinars per US dollar - 74,813 (January 2001), 75.260 (2000), 66.574 (1999), 58.739 (1998), 57.707 (1997), 54.749 (1996) |
Fiscal year: | calendar year |
Algeria | Communications | Top of Page |
Telephones - main lines in use: | 2.3 million (1998) |
Telephones - mobile cellular: | 33,500 (1999) |
Telephone system: | general assessment:
telephone density in Algeria is very low, not exceeding five telephones per
100 persons; the number of fixed main lines has been increas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o a little more than 2,000,000, but only about two-thirds of
these have subscribers; much of the infrastructure is outdated and
inefficient domestic: good service in north but sparse in south; domestic satellite system with 12 earth stations (20 additional domestic earth stations are planned) international: 5 submarine cables; microwave radio relay to Italy, France, Spain, Morocco, and Tunisia; coaxial cable to Morocco and Tunisia; participant in Medarabtel; satellite earth stations - 2 Intelsat (1 Atlantic Ocean and 1 Indian Ocean), 1 Intersputnik, and 1 Arabsat (1998) |
Newspaper: | 【新聞出版】 過去阿新聞出版由國家壟斷,主要報紙有:《聖戰者報》、《人民報》、《地平線報》和《晚報》。主要刊物有:《阿爾及利亞時事周刊》、《非洲革命》。1990年頒佈新的新聞法,實行新聞自由,一些政黨創立了黨報,也出現了一些獨立地方報刊,主要有《祖國報》、《自由報》等。 阿爾及利亞通迅社:官方通訊社,創建於1961年,有工作人員650 名,在15個國家設有分社。 阿爾及利亞新聞社:目前唯一的私營通訊社,創建於1999年1月,有記者20余名,重點提供經濟資訊。 |
Radio broadcast stations: | 阿爾及利亞廣播電臺:國營電臺,創建於1956年,前身為“戰鬥的阿爾及利亞之聲”。有4
套節目。
AM 25, FM 1, shortwave 8 (1999) |
Radios: | 7.1 million (1997) |
Television broadcast stations: | 阿爾及利亞電視臺:國營電視臺,創建於1962年。 (以上資料來源:1、經濟季評;2、阿官方報紙《聖戰者報》) 46 (plus 216 repeaters) (1995) |
Televisions: | 3.1 million (1997) |
Internet country code: | .dz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 | 2 (2000) |
Internet users: | 20,000 (2000) |
Algeria | Transportation | Top of Page |
Railways: | 陸地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運載量佔83%,鐵路佔17%。 鐵路:總長4219公里,其中標準軌3138公里,複?345公里,電氣化鐵路260公里,窄軌1081公里。目前只有6條線路通車,佔全線的27%。 1999年客運量為316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9.3%,貨運量為800 萬噸。1989年開始在首都阿爾及爾修建總長為26.5公里的地鐵。 total: 4,820 km standard gauge: 3,664 km 1.435-m gauge (301 km electrified; 215 km double track) narrow gauge: 1,156 km 1.055-m gauge (1996) |
Highways: | 公路:總長10萬公里。高速公路350公里。1999年有各類機動車281.9萬輛,其中旅行車156萬輛,小卡車56.8萬輛,卡車28.6萬輛。
total: 104,000 km |
Waterways: | none |
Pipelines: | 管道運輸:原有6 條輸油管道,總長3611公里,輸油能力12590
萬噸/年;天然氣輸氣管道長7404公里,年輸氣能力為610 億立方米。1996年11月馬格里布-歐洲輸氣管道竣工,整個工程耗資13億美元,每年可向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輸送天然氣100億立方米;越地中海至義大利的2100公里長的輸氣管道也已延伸,每年可向意及鄰國輸送天然氣250億立方米。
crude oil 6,612 km; petroleum products 298 km; natural gas 2,948 km |
Ports and harbors: | 水運:有13個多用途港、2個碳化氫產品出口港、19個漁港或遊樂港,最大的港口是阿爾及爾港,有大小泊位37個。共有77艘客、貨輪,總噸位100萬噸。1998年阿爾及爾港吞吐量為619.3萬噸。
Algiers, Annaba, Arzew, Bejaia, Beni Saf, Dellys, Djendjene, Ghazaouet, Jijel, Mostaganem, Oran, Skikda, Tenes |
Merchant marine: | total: 73 ships (1,000
GRT or over) totaling 896,911 GRT/1,047,991 DWT ships by type: bulk 9, cargo 25, chemical tanker 7, liquefied gas 10, petroleum tanker 4, roll on/roll off 13, short-sea passenger 4, specialized tanker 1 (2000 est.) |
Airports: | 空運:全國有阿爾及爾、奧蘭、安納巴、君士坦丁4個主要機場和49個小型機場,其中29個進行商業運營,13個為國際機場。阿現有2家國營航空公司和6家私營航空公司,其中2家私營航空公司未投入運營。共有飛機60餘架,其中大、中型飛機30餘架,航線接通20個國家50多條國際航線。
1998年客運量1200萬人次。
135 (2000 est.) |
Airports - with paved runways: | total: 51 over 3,047 m: 9 2,438 to 3,047 m: 24 1,524 to 2,437 m: 12 914 to 1,523 m: 5 under 914 m: 1 (2000 est.) |
Airports - with unpaved runways: | total: 84 2,438 to 3,047 m: 3 1,524 to 2,437 m: 23 914 to 1,523 m: 40 under 914 m: 18 (2000 est.) |
Heliports: | 1 (2000 est.) |
Algeria | Military | Top of Page |
Military branches: | 軍事: 阿武裝力量前身為民族解放軍,獨立後改稱阿爾及利亞國家人民軍。實行義務兵役制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役制規定,男性公民服役期為18個月。總統為三軍統帥。最高安全委員會負責就國家安全問題向總統提出建議。國防部是軍隊最高領導機構。人民軍參謀長為穆罕默德·拉馬利中將,軍隊總監阿里·布哈賈準將。全國劃分為6
個軍區,下設若干軍分區。裝備主要來自前蘇聯,其餘來自美、英、法、意等國。 2000年總兵力12.16萬。其中陸軍10.1萬,海軍6600,空軍1.2萬,國土防空軍2000,准軍事武裝(包括憲兵、國家安全部隊、共和國衛隊、鄉鎮衛隊及合法防衛組織)13.12萬。 2000年國防預算為1415.8 億第納爾,佔國家總預算的11.3%。 National Popular Army, Navy, Air Force, Territorial Air Defense, National Gendarmerie |
Military manpower - military age: | 19 years of age |
Military manpower - availability: | males age 15-49: 8,794,622 (2001 est.) |
Military manpower - fit for military service: | males age 15-49: 5,383,770 (2001 est.) |
Military manpower - reaching military age annually: | males: 388,939 (2001 est.) |
Military expenditures - dollar figure: | $1.87 billion (FY99) |
Military expenditures - percent of GDP: | 4.1% (FY99) |
Algeria | Transnational Issues | Top of Page |
Relationships - international: | 對外關係 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主張以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作為指導國際關係的準則。反對大國強權政治和藉口人權別國內政,主張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致力於馬格里布聯盟建設和地區和平。認為西撒問題是非殖民化問題,支援聯合國為和平解決西撒問題所作的努力及摩洛哥和西撒人陣在聯合國秘書長特使主持下達成的休士頓協定。主張取消對伊拉克的制裁,強烈譴責美英違背國際法準則,對伊單方面訴諸武力。迄今為止,阿與123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對當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關於國際形勢,認為目前國際社會面臨著全球化的挑戰,首先是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其次是單極與多極世界支持者之間的矛盾。在建立國際關係新秩序時,應遵循民主原則,不能由少數國家說了算。 關於中東和平進程,認為中東和平必須建立在“土地換和平”原則和聯合國有關決議的基礎上。阿要求以色列撤出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所有被佔領土、支援巴人民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家的權利。 關於馬格里布聯盟建設:認為馬格里布聯盟的優先和戰略任務。雖然目前馬盟建設遇到暫時的困難,但地區各國領導人最終將克服困難,滿足地區人民聯合自強的願望。 【同中國關係】 兩國於1958年12月20日建交後,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阿方訪華的主要領導人有:布邁丁主席(1974年)、沙德利總統(1982年)、貝勒卡迪姆議長(1991年)、民陣黨中央常設書記處負責人邁薩迪亞(1985年)、貝拉亞特副議長(1981年)、布特弗里卡外長(1971年)、登布里外長(1994年)、澤魯阿勒總統(1996年)。中方訪阿的主要領導人有:周恩來總理(1963年、1965年)、趙紫陽總理(1982年)、陳毅副總理兼外長(1963年、1964年)、耿?副總理(1978年)、陳慕華副總理(1980年)、田紀雲副總理(1985年)、彭沖副委員長(198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勳(1984年)、吳學謙國務委員兼外長(1987年)、錢其琛國務委員兼外長(1990年)、姜春雲副總理(1997年)、江澤民主席(1999年)。 2000年雙邊友好合作關係進一步發展,主要往來有:溫家寶副總理在日內瓦出席聯合國社會發展特別聯大期間會見總統特使、中小企業與中小工業部長布克魯赫(6月);布特弗利卡總統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開、閉幕式,國務部長、外交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貝勒卡迪姆、貿易部長穆拉德·梅德西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10月);布特弗利卡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聯合公報、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和兩國政府換文(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副上將訪阿(11月)。 2000年中國在阿爾及利亞的醫務人員有92人,阿在華留學生有23人。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0年中國同阿爾及利亞的貿易額為1.9885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7292億美元,進口2593萬美元。 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鄭阿全。館址:34 Boulevard des Martyrs ALGER。電話:692724、693056 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艾哈邁德·阿明·赫爾比(Ahmed Amine Kherbi)。館址:北京三里屯路7號。電話:65321231。 【同馬格里布國家關係】 1963年10月阿與摩洛哥曾因邊界爭端發生武裝衝突。1976年3 月阿承認“西撒國”後,摩宣佈與阿斷交。1988年5 月16日阿、摩複交。1988年2月 和1991年5月阿、摩兩國元首先後互訪。1992年6月摩洛哥批准摩阿邊界協定。1994年8 月,摩馬拉喀什發生槍擊兩名西班牙遊客事件後, 兩國邊界暫時關閉。1995年底摩因對阿在西撒問題上的態度不滿,要求中止馬格里布聯盟活動,阿表示反對。1998年7月,摩首相在訪問突尼斯期間呼籲與阿開展對話以“解凍”兩國關係,並希望儘快開放兩國邊界,取消簽證限制。1999年4月布特弗利卡當選阿總統,已故國王哈桑二世即致電祝賀,兩元首相約儘早舉行元首會晤。之後,哈桑猝死,布特弗利卡親赴摩參加哈葬禮,並與新國王建立了聯繫,兩國關係有所改善。 阿與利比亞關係曾因利與摩洛哥結盟而一度冷淡。1986年沙德利與卡紮菲兩次會晤,兩國關係趨於緩和。雙方在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簽訂了十幾個合作協定,並成立了十餘個混合公司。1993年由於利公開表示同情被阿當局取締的“伊陣”,兩國關係又趨冷淡。1994年9月澤魯阿勒總統正式訪利,出席利“九·一”革命25周年,雙方發表聯合公報,同意建立外交磋商制度,兩國關係漸緩。1995年4 月澤魯阿勒總統和利領導人卡紮菲在阿邊境城市艾因阿梅納斯舉行了會談。阿有關各方儘快解決洛克比問題以早日解除對利的制裁。1999年卡紮菲赴阿參加非統首腦會議。2000年10月阿總統訪利。阿航已於1999年4月宣佈恢復赴利航班。 阿與突尼斯於1983年3 月簽署“友好和睦條約”,兩國關係密切友好,經濟合作發展較快。1993年2月阿最高國務委員會主席卡菲訪突,雙方簽署了關於兩國邊界界標的協定。1995年阿總理西菲訪突,會見了本·阿里總統。1996年6月和12月,突總理卡魯伊和阿總理烏葉海亞互訪。1998年初,突外長作為總統特使訪。2000年6月布特弗利卡總統訪突。 阿自1994年至今一直擔任馬格里布聯盟輪值主席國。 【同西歐國家關係】 阿同歐盟國家關係密切,阿60%的債務來自歐盟,每年從歐盟進口50億美元,其碳化氫產品則大部分銷往歐盟,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1992年初阿政局變化後,歐盟曾一度凍結對阿援助,直至對阿當局所採取的措施表示理解後才逐步恢復。1995年阿總統大選後阿與歐盟關係逐步改善,經貿合作迅速發展。1997年3月、4月和5月,阿與歐盟舉行了三輪聯繫國協定正式談判。1999年初雙方將重開談判。1998年初阿恐怖活動回潮引起歐盟關注,歐盟“三駕馬車”代表團與歐洲議會代表團相繼訪阿,對阿當局的反恐鬥爭表示理解與支援。 阿與法國有傳統關係,法是阿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債權國。阿是法在非洲的第一貿易夥伴。1992年初,由於阿當局中止立法選舉、取締伊陣,兩國關係趨冷。1994年12月,在阿恐怖分子劫持法航班機和阿反對派羅馬會議達成“全國協定”後,法繼續向阿提供援助,同時要求阿政府重開與全國各政治力量的對話,在條件許可時恢復選舉進程。希拉克上臺後對阿現政權採取友好姿態,兩國關係得到改善,雙方同意在相互尊重、互利和磋商的基礎上重新?動兩國關係,建立新型法阿合作關。1998年初法議會代表團、法共代表團、雇主協會代表團等相繼訪阿。1998年5月,法在巴黎、馬賽、里昂等地展開剷除伊斯蘭武裝集團在法地下網路的行動,傳訊了50多名伊斯蘭分子。1999年7月,法外長訪阿,法放寬對阿發放簽證的限制、逐步恢復法在阿領事館和文化中心。2000年6月布特弗利卡總統訪法。 阿在法僑民約80萬人,留學生1 萬人。 【同美國關係】 1962年9 月與美國建交,1967年中東“六·五”戰爭爆發後宣佈同美斷交,1974年11月複交。1992年初阿中止立法選舉後兩國關係一度冷淡,1995年阿總統選舉後雙邊關係不斷改善。1998年兩國關係取得顯著進展。3月美副國務卿英迪克訪阿,再次明確支援阿的政治、經濟改革及反恐鬥爭。9月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正式向阿外長遞交了“美國-馬格里布合作計劃備忘錄”,阿已表示將積極考慮。10月阿海軍與美第六艦隊在阿爾及爾附近海面舉行了首次聯合軍事演習。美是阿第三大貿易夥伴,在阿油氣領域投資已佔外資一半以上,美公司及其參股公司在阿的石油、天然氣生產約佔阿生產總量的40%。阿1/3 原油銷往美國,是美糧食的主要進口國之一。1998年7月阿航與美波音公司簽署了總金額達5億美元的飛機訂購合同。 【同俄羅斯關係】1962年7 月阿獨立後與前蘇聯建交,雙邊關係十分密切。阿大部分武器裝備來自前蘇聯,但兩國貿易處於較低水平。1991年12月阿承認俄羅斯聯邦和獨聯體。1995年7 月阿外長登布里訪俄,以進一步推動阿俄合作,使其恢復到前蘇聯時的水平。近年來雙方高層往來較少。1997年9月俄外長普里馬科夫表示將與阿政府加強反恐合作。 |
Disputes - international: | part of southeastern region claimed by Libya; Algeria supports exiled West Saharan Polisario Front and rejects Moroccan administration of Western Sah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