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藝文走廊 ✐2004-11-01


翰浦屯宮的葡萄樹

馮虛

 


翰浦屯宮(Hampton Court)

  在英國泰晤士河的北岸,靜靜的臥着翰浦屯宮(Hampton Court)。它的庭院中,有一棵老葡萄樹,可能已經近五百年了;不僅仍然活着,還每年開花結果。
  1604年,雅各王(King James)剛登位不久,就在這裏召開聖經翻譯會議。
  在那時候,翰浦屯宮已經數度換過主人。原來建造的人,烏爾錫紅衣大主教(Cardinal Thomas Wolsey, c.1475-1530),極得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的寵信,並任首相,集政教重權於一身。他積聚資財,於1515年動工興建,歷時十年建成,是最豪華的巨宅。他畏懼人的嫉妒,不好意思自己擁有,讓給英王;成為亨利八世,和以後伊莉沙白一世,最喜歡的宮殿。有歐洲國家的大使說,是當世最堂皇的建築。
  顯赫一世的君王和首相,都歸於凋謝。那棵葡萄樹,是烏爾錫或亨利時栽植的,見證過歷代的盛衰,遭受過多少年的戰火,卻一直存在。


英王雅各一世

  雅各原是蘇格蘭的王,因為伊莉莎白沒結過婚,在她崩逝後,被選繼位,成為英國的王。
  那時,清教徒已經人眾勢強。1603年四月,雅各還未正式登位,清教徒就聚集上書請願,因為有一千名教牧領袖簽名,所以稱為Millenary Petition,要求教制,禮儀及文化的普遍改革。雅各王在蘇格蘭的時候,有與長老宗教會相處的不愉快經驗,對所有要求一概拒絕,只採納了重譯聖經的建議;因為他有相當的聖經知識,並親自主持譯經會議。譯經人員,包括學者和教牧,都是一時之選,甚多是清教徒信仰。他們都精通原文,並參考當時所有文字的譯本,工作極為認真。

  譯經規則由雅各王和班可樂福主教(Richard Bancroft)訂定。譯經人員分為六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威斯敏斯特(西大教堂)各有二組;然後集合修訂。
  這本不附注釋的聖經,於1611年出版,是為英王欽定譯本。其文字絕大部分是日內瓦譯本,而有若干改進的地方;文體莊嚴優美,至今仍無出其右;不僅影響英文的風格,並且隨着英國的擴張,流行世界各地,歷久不衰。翰浦屯的葡萄樹,伸展,蔓延,結果不息。只要參查牛津字典,或引語字典,現代人所用的英文成語,有許多是來自聖經;使用的人,可能自己還不知道。

1611年KJV聖經扉頁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41106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