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變革
今天圖書館裏面的書,一般是把字印在紙上,經裝訂成冊。所以說到“書”,展葉翻閱的形像,立刻躍現心頭。
其實,書本來不是這樣的。
甲骨文
中國最古的文字記錄,是用刀刻的,或在金屬上面,或在牛骨龜甲上面。刀刻的字,兩端自然是尖的。這就是甲骨文的形象。
後來,用竹為記錄的材料。大竹片面上,可以用錐子蘸漆寫,自然畫是圓的,那就是蝌蚪,篆字的樣子。竹簡要用皮革條串在一起,那就是所謂“編”了。到現在我們還保留這個名詞,來稱書的一部分為“編”。“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是說易經讀來可不易,艱深難懂,好學深思的孔子,人那麼聰明,還要多次翻來翻去,以致皮條斷了三回。
明顯的,以竹為書的材料,又大又重,儲藏運送都困難。以今天的標準來說,不必多少書,就可以使拉車的牛流汗,裝滿存書的屋子,以至達到屋梁那麼高;所以“汗牛充棟”,是指古時的書的說法。
要改進減輕書的體積和重量,想到了獸皮和絲帛。誰都知道,把文字寫在絲絹上面,輕而薄,面積大,好處多了。於是秦代的蒙恬發明了書寫的毛筆。毛筆柔軟,寫出來的字,自然是蠶頭鳳尾,那就是隸書。
東漢和帝時(第一世紀末),宦官龍亭侯蔡倫發明了造紙的方法,書寫有了輕而便宜的材料,方便得多了,完成了印刷的條件。到宋仁宗慶曆中(十一世紀中),畢昇發明了活字版,印刷技術才有改進。不過,刻木版的印刷方式,還一直同時使用。我們今天使用“出版”,付梓,或說付之剞劂;不值得刊印的書則說“殃及棗梨”,意思是浪費了刊印的材料。這些都是用雕木版的語詞。到活字印刷普及了,還沿用不衰,可見人懷古的心理了。
巴比倫是中亞文化的發源地。最古的書籍,是泥版的記錄,也就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存貯。亞伯拉罕的故鄉,迦勒底的吾珥,就建有著名圖書館在那裏。
進步的書寫材料,是用小牛或羊的皮,可以捲起來保存或攜帶,所以稱之為volume,是卷的意思。不過,皮革價錢貴,但可以刮磨過後再行使用。皮革稱為parchment。
蒲草紙
另一個文明古國埃及,造紙的技術,比中國早了二千七百多至三千年。他們用的原料是一種類似葦的蒲草,叫pupyrus,生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帶;把它的莖破碎久壓在一起,可用以製成最古的紙張,那也就是今天paper一字的來源。這種製紙的方法,今天仍然使用。所抄寫的典籍,稱為codex。把紙裝訂成類似現代的書的樣式,是從古埃及開始的。
紙的質和量隨着時間進步。有了紙,有印刷機器,才具備大量快速複製的條件。
德國人谷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c.1390-1468),約在1446年,在梅恩斯(Mainz)發明了歐洲第一部活字印刷機。他最先印刷的是聖經,就是精美着色的四十二行聖經。這樣,引向現代的印刷,使思想得以保存和傳播,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隨着時代的更替,書的形狀也有改變。從白紙印上黑字的書,演進到有聲的書,錄音帶,錄影帶,加上CD,DVD,形形色色,還在繼續改變,種類繼續增加。滿架盈屋的書,可以收在薄薄的一片塑膠東西上,或裝在一個微小的機器裏面。只是有一項沒有改變:書,仍然是在傳播思想,也影響人的思想。今天的書,實在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