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7-08-01


中國海軍建立的始末

-冰心的夢和淚讀後

曲拯民

 

  多年前,煙臺博物館宋玉娥副館長來信說,有人提議為冰心女士建一紀念館,遂後她有北京之行,並寄下一張她和另外兩記者訪問冰心女士的合照。依我想來,後來沒成事的最大原因不外是經費問題,而冰心女士本人年邁力衰,又鑒於北大荒的慘痛經驗,對此構想未必十分熱忱。


冰心女士

  倘我的估算和記憶不失正確,她應為光緒二十六年,即庚子(1900年)出生,到煙臺時已逾兩歲,十二歲時離開煙臺。她渡美深造應為1925年,同船赴美留學的有梁實秋教授,他因主編漢英辭典揚名海外。
  依舒乙先生的寫法,冰心女士的父親謝葆璋於甲午之戰慘敗艦沉後英勇脫險,泅水至威海或其附近為北洋隊基地的劉公島上岸始得慶生。事後又過了六年,謝葆璋才偕家人來到煙臺,是年冰心祇一歲多。
  我非煙臺出生,不足一歲到煙臺定居,時謝家已他去。及長,聽先輩人不斷有將謝葆璋(1865-1940)其人其事說出,十餘年間傳聞有憶,並查地方史和中國海軍史,對冰心女士的父親在煙臺的事蹟不難寫出一點來,今容我提早四十年,先簡寫中國海軍要事。
  依北京條約(1860年),煙臺開埠。當時,中國門戶已經洞開,並無絲毫海上軍力。
  太平天國興,歷十三年,南京被清軍攻克,等於告終,時在1864年。先一年,中國第一名留學美國讀畢耶魯大學的容閎謁見兩江總督曾國藩,請速發展海防。曾國藩據此上奏蒙准,設製造局,擬先自製槍炮後及船隻,廠設在上海虹口。籌劃,翻譯等工作由容閎相助。兩年後,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建議船政,並設學堂。同年,前江西巡撫沈葆璋奉命主持全國船政。又同年,江蘇巡撫李鴻章將製造局遷高昌廟,成立船塢,同時福建也設塢造船。同治八年,即1869年,中國分向法,普(今之德國,波蘭直達俄境)訂購兵艦,是為中國向西方購船建海軍之始。
  容閎為幼童出國赴美留學一事呼籲了十年,1872年清廷始允三十名出國。但是中國建海軍是刻不容緩的,因此在光緒二年(1876)派出第一批三十九名學生分去英,法兩國實習及入學,其中除了十九名專習製造,機械,保養艦船外,正式入海軍學校者僅十二名,其中有福建人薩鎮冰(1859-1952),後來他助謝葆璋建設了煙臺海軍學校。
沈葆楨病故後,海軍之規劃由直(河北)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負責。1880年設天津水師學堂(謝葆璋卒業於此),並於次年建船塢,之後設機械廠和魚雷廠於旅順和威海,並另設水師學堂於威海。其時此地已為北洋海軍提督軍府所在。同時期,南洋大臣曾國荃設水師學堂於南京。
  甲午(1894)戰起,兩地設施被毀。戰後,威海學生併入天津水師學堂。1898年間,法租廣州灣,俄租旅,大,英租威海,中國北方海軍幾乎無根據地可言。
  八國聯軍入天津及北京(1900)後天津水師學堂也被迫停辦。約在同年有天津學生四名前來煙臺,並在煙臺北地招收學生十二名,成立海軍訓練班,由海軍訓練營長謝葆璋監督。由此可見甲午戰後謝葆璋已工作於煙臺。海軍訓練班成立約兩年後,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始正式設立海軍學校,學生增至六十名,有教員二十位,謝任第一屆校長,正稱“監督”。


冰心(左一)及其父謝葆璋(右一)

  學校在薩鎮冰的策劃下,由謝負責建設,學制仿效英國:除了英語,代數,幾何,三角等並有海軍必修的駕駛,海洋,測量,槍砲,天文,氣象,放魚雷,佈魚雷等課,學校三年制,六學期,無分寒暑,僅星期日休息半日。校舍於1909年全部完成,在煙臺東炮臺之東,背山向海佔地九十華畝,其體育場可直通游泳碼頭。
  1908年,煙臺海軍學校分向津,滬兩地加招新生九十餘,齊集上海高昌廟提督衙門應考,薩鎮冰親率錄取的學生前來煙臺入學,此後該校學生增至二百餘名。次年,薩鎮冰升任海軍籌辦大臣。
  冰心女士於十一,二歲時離開煙臺,原因是父親謝葆璋於宣統二年(1910)自海軍學校去職。被清廷解職抑或“引咎辭職”?民間不明真相,地方史缺說明。民國成立後,他任職北京海軍部。
  事緣同年春天,有滿族八旗(控制中國全國的八個軍區)子弟約二十名不經考試到校入學,因程度有差別,故專設一班,學生為此忿恨不平,全體學生不與往來。是年秋季,學校舉辦運動會,由於競爭而至鬥毆。吃虧的滿族學生罷課告狀,駐煙臺的膠東道道台衙門出面干涉,勒令革除漢族肇事的學生,校方祇得照辦。此後不滿情緒瀰漫全校,遂伏下後來學生參加革命的導火線。

  謝葆璋的學生對辛亥革命多有貢獻,而早期的畢業生在中國的海軍史上享譽者也不在少數。
  該校第六屆畢業生三十六人於宣統末年夏天到上海高昌廟提督衙門報到,奉派通濟艦服務。武昌起義時,該艦奉令駛煙臺,載運海琛,海籌,海容各艦船所需與革命軍作戰的軍火,駛往湖北。俟船至長江中途,三十六人連名起義,返棹下駛,會同投入革命陣營的其他約十軍艦,齊集鎮江,與都督林述慶同時宣告反清,各艦盡除龍旗,改懸革命旗幟,並通告在江南各地的外國使節,於是中國東南方的大勢遂定,煙臺海軍學校學生這一功也不可沒。
  清廷末次派赴英國皇家海軍大學留學生八名,自煙臺和南京兩海校各選四名。煙臺方面其一為黃縣人溫樹德,卒業返國後任同安艦長,響應中山先生,在廣州砲打陳炯明軍署,旋任粵海艦隊司令,中山先生失意,退居上海著書立說時期,他任膠澳督辦,後來負某項任務前往東北會張作霖,然不知所終,疑為日人殺害。另一為煙臺人佘振興,民國成立後,任職北京海軍總長的副官,後任楚有,楚謙,建威,靖安等艦艦長,母校即煙臺海軍學校校長,南京海軍部參議等職,在臺灣以中將銜退休。後來在臺灣工作及退休知名者有第十期的歐陽格,十五期的宋鍔和冉鴻翮,十六期的王天池和徐錫鬯,十七期的梁序昭(官至海軍總司令),又同期轉福州海校畢業歐陽寶和高如峰,皆繼續服務海軍以上將至上將銜退役不等。
  煙臺海軍學校學生後來投入中國大陸海軍者無處可查為歉。
  辛亥革命時期,原巡海司令程壁光率旗艦海坼參加英王(今英女王的祖父)加冕禮未返,副司令黃鍾瑛被委為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海軍總長。南北統一後,劉冠雄繼任,劉原為海天軍艦(與海坼同時在英國訂造故屬同型)艦長,因它觸礁沉於江蘇海外,因此他不為清廷所重用。薩鎮冰較劉資深,理當出任此職,唯可能薩未響應革命,或由於他與清廷的關係太深,此點海軍史未有說明,祇知薩鎮冰當時進入濟南美國長老會醫院“養病”,史實有長老會英本的山東宣教史可查。
  煙臺海軍學校學生俟北伐軍在1927年進入南京後宣佈支持革命。山東督辦張宗昌派軍前去加以破壞,學生紛紛逃亡,投入福州海軍學校。該校自謝葆璋創辦以來,學生共十七期,五百七十餘名,在中國海軍史上佔重要地位。

  後記

  1. 冰心的夢和淚的作者舒乙,印象中系名作家老舍的哲嗣。五十年代初期某日,有來自青島的王其如兄給舒先生“洗塵”,他剛自海外歸來。我們這些在座的人勸他不必返回大陸,因為香港有較自由的寫作環境。若他果然心有所動,遲一步前往,必不至於文革走投無路時輕生於北海公園那水潭之中。
  2. 煙臺宋玉娥來信告:冰心女士生於1900年,四歲到煙臺,1912年離開。其父謝葆璋初任北洋政府海軍部軍學司長(1913年),參事(1917),次長(1926),北伐完成後,任南京海軍署海道測量局長,1930年代去世。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70818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