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報 eBaoMonthly.com
談天說地 ✐2015-02-01

禮與理

于中旻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也難免會想到華人不幸,華人新年不幸。由於連串的誤意。新比舊好,新曆就比舊曆好;陽比陰好,陽曆就比陰曆好;甚至有人以用陰曆為不合真理,羞談舊曆年;更有人以舊曆舊俗為邪惡,真叫人不知從何說起。隨“破舊”而去的,連舊禮也反對,成為逢舊必反。說來舊本無禮,所以原始人是沒有禮,也缺乏倫理,可以把不喜歡的人作晚餐的珍味,想來誰都不會以為可羨慕。
  明顯的矛盾,今天有人以不重禮為好事。
  現代人對於禮儀,缺乏好感,更談不上尊重。以禮儀為迂腐不合實際,甚且以為與假冒為善是同類;最糟的是援引耶穌以為根據。
  由於耶穌不同於其他領袖人物,並沒有留下正式畫像,人對祂的描述各有不同:有些人把祂描述一個鹵莽的鄉下人,生在偏蔽的地方,業木匠粗手粗腳;或以為祂是農工運動者,革命家;也有人以為祂是宗教家,教育家,似乎各自把耶穌塑造成他們願意的形象。也許,他們討厭今天用祂名義的代理人,以為耶穌絕不是身披宗教外衣,舉止合宜的拉比。其實,耶穌降世在工業革命之前,祂擁有自己的工具,難以區劃為無產階級,照今天的說法,該叫“個體戶”才對。
  當世人對耶穌稱“拉比”,或“良善的拉比”。耶穌自己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11:29)。如此說來,耶穌必然是講究禮貌,行動中規中矩,門徒才有可以學的;“軛”是權威的意思,叫門徒負祂的“軛”,表明順服祂的權柄(參列王紀上12:4;耶利米書30:8)。所以耶穌自然有尊貴的氣質,絕不會猥瑣齷齪,像嬉痞運動刻畫的形象。以往所見的畫像,雖然絕非形神相似,但身穿長衣,與適合拉比的身分相去不遠。
  有關日常生活的禮儀,門徒計較誰坐在主的左邊右邊,表明耶穌注意不違反社交的席次,絕不准許祂的門徒作群彘聚食的醜形。
  耶穌為門徒餐前不洗手辯解,並非提倡衣穢形垢,反對衛生;而是藐視持守人的傳統,當作律法;並且藉以揭露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注意表面,而忽略實質,因為內裏清潔,是真品德的發源(馬太福音15:1-20)。
  主注重禮儀的另一例,是厭惡律法師和法利賽人揀擇首位,說: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加福音14:8-11)

  這是主教訓人要謙卑,特別是在神的兒子,萬有的主面前,必須讓主居首位,謙卑才可蒙恩,但也表明應該注重禮節。現在的人,多連哪裏是首位都不知道,或不講究,說來比法利賽人更為可憐!
  耶穌在世,自然沒有考究衣着的記錄。諷刺的是,惟有在祂被釘十字架之前,穿上紫色的華袞;羅馬兵丁沒有誰敢穿用或收藏,也沒有誰會去特別訂製,最可能的來源是希律御用的舊王袍,恰如其分的合用!但這不妨礙耶穌在所講比喻中,肯定適合的禮服。耶穌在所講的比喻中,如果有關倫理問題的,必加以判明,以免聽眾誤會;如聰明的管家,注心計畫將來,就先標明是“不義的管家”,就不會叫人誤會該效法其作為,只是其聰慧可取。
  十分希奇的事,因為預訂召請的客人不配,是在街巷遇見的人,就找來入席,卻認真要求穿婚筵的禮服!(馬太福音22:10-14)當然,這比喻有關救恩,蒙召的人,不分善惡,必須有基督的義衣。但在觀念的類近上,先承認參加婚筵,必須穿着禮服的合宜性。


加爾文畫像
  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主導宗教改革,主張簡素,不重儀式。講道者的“日內瓦袍”,只是最儉樸無華飾的學袍,卻不失莊重。但延至今天,現在的抗羅宗聚會敬拜,變成不倫不類,有的奇裝異服,有的在台上插科打諢,逗笑喧嚷,賣弄口才,像是宗教演員;至於衣着裝束,也頗不像話,講員胸前插自來水筆,只是因為不會用小楷羊毫,彷彿雜貨店員出場,全然不似是教授,而近於拍賣的叫售。
  正派的衣飾,也是使徒的教導,今天仍然應該注意。因為有人把聚會當作時裝展覽,過分的打扮,要表現其與眾不同。即使不一定袒裸裼裎,吸引人注意自己,破壞專注敬虔,就是錯誤。
  這樣的聚會,少說也缺乏嚴肅,只加意吸引人。如此趨向的成因,可能是反律主義流行的結果,也是消減敬畏的心,既然不知是事奉,就凡事不夠認真,實在難相信會互相建立,得造就了。
  反律主義也不同意任何節期。其實,耶穌並不曾反對節期和安息日,反而利用節日群眾聚會講論,給他們機會聽道。使徒保羅不贊成信徒“謹守日子,月分,節期,年分”,是怕他們以為可恃以得救,所以說:“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9-11)簡單說,是告訴信徒,不要回到律法的軛下。舉例說:信徒應該在主日聚會,那是好事;但不能說非主日聚會就不能得救,一次失誤就失去救恩。
  如果用今天的話說,守律主義是右傾;那麼,反律主義就是左傾,把放縱當作自由。
  使徒保羅警告誤解自由的教會:“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5:13)
  無疑的,哥林多教會就是犯了這樣的毛病。使徒吩咐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書14:40)
  這是說,今天最重要的,是建立禮的文化。
  古人有言:“禮之言履,謂履而行之也。”換句話說,信仰真理,付諸行動,就是禮。更強調說:“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禮記.樂記)意思是說,禮是不變的真理。不論是不是基督徒,都同意主耶穌所說的金律:“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馬太福音7:12)並不怎麼難證明,誰也不願人對自己無禮以待。這大概連回家問母親也不必要,所欠缺的,也許不過實踐。

(同載於聖經網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間”)

http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50203

 

©2004-2024 翼報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