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飄送 ✐2005-02-01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郁韻靈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代表古典樂派結束,與浪漫樂派開始的偉大的音樂家。他與(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巴赫(J.S. Bach),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和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同為歷史上永垂不朽的偉大音樂家。他的音樂本身是偉大的,但他獨到之處,是偉大的個性的表現,把人心靈內一切的感覺,毫無保留地顯露無遺。
  從前音樂對人而言,只處於服役的地位;但貝多芬卻把音樂和音樂家,從服役的身分解脫出來。他雖然仍接受既定古典的各種曲式,例如:奏鳴曲和變奏曲,或更古老的賦格曲式,但他卻能常破除這種人為的約束,而自由地藉着樂音表露自己。他早期的作品,仍不脫古典樂派的音樂;但中期和後期的音樂,則完全表露個性,情感,和浪漫樂派自由。


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於1770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德國的波昂(Bonn);1827年二月二十六日,逝世於維也納。他的祖父原是比利時人,於1733年應聘到德國,曾任樂長之職;父親則是男高音歌手,但因為貧窮,以致逃避現實,愛酗酒,性情暴躁。在貝多芬幼年時,名師倪富(Christian Gottlab Neefe, 1748-1798)使貝多芬受益不少,把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傳授給他,幫助他發表他的鋼琴作品,此外還指導他音樂以外的學科教育。
  1787年,貝多芬前往維也納,並得莫札特的指導。兩個月後,由於他獲悉母親病危的消息,立時就趕回波昂。五年以後(1792),他重返維也納,並跟海頓學習。海頓雖教他作曲,卻又指示他作演奏家以謀生;可是貝多芬並不同意,最後決意專心致力於作曲方面。由於貝多芬作品中的精神過於自由,難以接受海頓的學院派形式主義,所以沒有多久就停止了學習。以後,他曾先後向辛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阿布雷茲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和沙里埃利(Antonio Salieri, 1750-1825)等名師學習。雖然貝多芬的作品和演奏,得到當時普遍的讚賞,但卻未曾能任職。自1801年起,他的耳疾開始惡化,最後致雙耳全聾,這是他生涯中悲痛的一面。他曾有幾段無幸福結局的戀史,但終生未婚。他的性情急躁,反覆無常,脾氣古怪。


貝多芽的住處


貝多芬的鋼琴

  貝多芬的作品可分為三個階段:
  貝多芬本人是一位卓越的鋼琴家。他對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幾乎一生沒有放棄。因此光從奏鳴曲的研究,亦可找出代表貝多芬音樂階段的風格。

奏鳴曲作品

  他的第一期奏曲的作品是1795年至1800年間所作的,包括有三首獻給海頓的op.2 奏鳴曲;此外,尚有op.49 n.2, op.7,三首op.10, op.13(悲愴 Pathetique), 二首 op.14, op.49 n.1op.22 。這些早期的作品,有時顯示出他在主題發揮方面來自海頓,旋律的可歌性和句法來自莫札特。他使用奏鳴曲傳統性的曲式,但比海頓更具威力;在發展部中,他戲劇化地發展兩個主題;在第一樂章結束時,他加入尾聲。這時期的作品是古典式的,與海頓和莫札特晚年的作品相似。
  貝多芬第二期奏鳴曲作品,始自1801年,至1814年為止。
  在1801年的奏鳴曲作品有四首,在這四首作品裏,貝多芬內心的情緒使他打破了傳統鳴奏曲的形式,op.26的第一樂章是一連串的變奏,接着是“殯葬進行曲”,op.27 n.1稱為“quasiuna fantasia”, op.27 n.2亦然;後者亦稱為“月光奏鳴曲”,它的慢拍第一樂章很著名,op.28亦稱為“Pastorale”。這些作品均沒有循傳統的奏鳴曲式完成。慢慢地,這種自由的跡象,只有在貝多芬天才裏才可找到其內在的規律。
  1802年有三首op.31, 1803至1804年間的op.57“Appassionata”和1804年的op.53“Aurore”皆是創新的作品;尤其是“Appassionata”是一首很戲劇化的作品,作者使用新的形式和表現的方法,把內心的衝突表顯於音樂上。在1805年,貝多芬完成了op.54;1809年有op.78,op.79,op.81(L’adieu)。這些作品,再次顯示出作者的深度;尤其後者所表現的句法和節奏,皆是創新之舉。1814年的op.90也是表顯感情衝突之作。這時期的作品最顯著的是,表達出人世間的熱情與心聲,從古典的趣味中掙脫出來,突進到浪漫主義的表現境界中。
  從1815年始,是貝多芬在奏鳴曲上表現的第三期,包括op.101(1815-16), op.106“Hammerklavier”(1818-19),op.109(1820),op.110(1820-21),op.111(1822)。這些作品的深度和複雜,達到最高境地;作品中幻想的價值,除非透過作者的全部風格實難瞭解。這些作品中的每一首,皆有一種絕對自主的形式。在op.106op.110兩首奏鳴曲中,我們還可看到賦格曲,op.111看到小抒情調與變奏,但作品中的每一部分,都完整地結合起來。

室內樂作品

  室內樂方面,從二重奏至八重奏的作品都有。在十首為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除了最末一首,皆使用傳統的曲式完成,屬於作者第一期內的作品;只限於動機在兩樂器中的變換,並無主題發展的情形。其中以1803年題名給克羅采(R. Kreutzer)法國小提琴家的小提琴“克羅采奏曲”op.47較為著名。此外,依循傳統路線完成的作品,尚有五首為大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和一些為不同樂器的三重奏;但全部作品中,以四重奏為最出色。
  他最初六首四重奏op.18(1800)有點反映出海頓和莫札特的跡象,但卻具有貝多芬自己豐富的情感。六年以後,他作了op.59三首四重奏。這些作品表顯出肯定自我的革新風格,混合流露着他與茱麗亞.桂西亞底伯爵夫人(Giulia Guicciardi)不幸戀史的痛苦,和耳聾的恐懼在內。在他的“海里金史塔特遺書”(Heiligenstadt Testament)裏,貝多芬因耳聾充滿失望,曾有自殺的念頭。接着是op.74op.95(1809-1810)四重奏。最後這方面的作品,至1824年再出現,也就是貝多芬生命中最後的三年。在這一段時期內所有的作品,皆是藝術的傑作,有op.127,130,131,132,133,135四重奏,其中op.133是一首賦格曲。這些晚期的四重奏作品,一如晚期的奏鳴曲一樣,每首皆有個別完美的形式,用天才靈感而來的豐富題材,作複音式處理;其中和聲的充實,和每個樂器的超卓,皆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表現,更成為他音樂裏本質的要素,也是表現超俗樂念的代表作。
  貝多芬還留下了一些為絃樂和管樂的各類作品,有些加入鋼琴,最被人懷念的,是他的五首為鋼琴和管絃樂的協奏曲,和1806年的為小提琴和管絃樂協奏曲op.61。

交響曲作品

  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是創作精華的所在。
  他的第一交響曲(c.1800)雖然依循當代的路線,但無論從每一樂章的結構方面,抑或增加管樂器方面,都已具有了貝多芬的典型。
  第二交響曲(c.1802)的創作期,是作者痛苦的時期,可是旋律仍是平靜的。
  第三首交響曲亦稱“英雄交響曲”(c.1804)表現出深度的感情,和豐富的戲劇化對比。這曲一開始所展示的動機,正是全曲的基本主題素材,不僅第一樂章,即使在其他樂章都含有這動機的化身。全曲展示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勝利之路的整個歷程。從第一樂章劇烈的戰鬥開始,便強有力地把聽眾引至凱旋的終樂章。
  第四交響曲演出於1807年,是一首具有特優美的樂曲,比不上第三和第五交響曲的偉大,似像述說幸福;在第一樂章裏並無戲劇成分。
  第五交響曲“命運”(1808),曾長期被視為交響曲的典型;述作者與命運苦鬥之後,終於獲勝的情節。
  第六交響曲“田園”(1810)具有描寫的傾向,是交響曲中最早具有描述內容的作品:在第一樂章裏,他用標題引人瞭解他所描述的景象:“使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小河畔的景色”,“農人團聚”,“暴風雨後的感恩”。
  第七和第八交響曲,是同一時間(c.1812)的作品。前者是貝多芬交響曲較大構想中的代表,亦屬於較好的作品之一;後者是貝多芬交響曲中較短的一首,是一首明朗,爽快的曲子,處於第七與第九首大型的交響曲之間,一如間奏曲似的。
  田園,第九交響曲“合唱”(c.1823),是音樂史上交響曲加入合唱的最早作品。這樂曲顯示作者精神方面的各種情形,深深地滲入晚年的藝術裏。在前三樂章裏的表現是堂皇莊大的;在最後樂章裏,作者由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快樂頌”歌詞中得到靈感,綜合了聲樂和器樂的效果,表現出交響曲精神一種至上的變形。
  在貝多芬偉大的管絃樂作品中,還應該提到的是他的“序曲”,其中較著名的是“柯里奧蘭序曲”(C小調,op.62,1807),“艾格孟序曲”(F小調,op.84,1810),“史蒂芬王序曲”(降E大調,op.117,1811),“雅典廢墟序曲”(G大調,op.113,1811)等,後者是一首劇樂。
  貝多芬的聲樂作品,除了一些抒情曲,歌謠曲,民謠編曲,和卡農曲等以外,有一部神劇“橄欖山上的基督”,一部歌劇“費黛里奧”,和二首彌撒曲“莊嚴彌撒曲”。貝多芬的神劇,是十九世紀裏第一首較重要的作品。他唯一的歌劇“費黛里奧”(Fidelio, 1805),曾於1806年和1814年兩次由作者重新修改。初次的演出並不成功,但第三次的演出時,效果相當令人滿意。這部歌劇的抒情調和劇情的結合是卓越的,枯燥的朗誦以交談代替,並無音樂伴奏。他的MC大調彌撒曲(1807)是優美且構想雄偉的作品。他的“莊嚴彌撒曲”(D大調,op.123, 1817-1823)被視為其畢生的傑作,完全按着心靈的感受而創作;雖然他並沒有依照教會禮儀,但仍是一首極度表現宗教情操的作品。在這首彌撒曲裏,作者還綜合了交響曲與聲樂的精神在內,確是一首宗教音樂裏崇高作品之一。

  “一個被奪去聽覺的音樂家!”
  -可聽說過哪個畫家是瞎子嗎?
  這我們不清楚。但希臘神話中,倒是有位盲人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他能憑藉內心的視覺看方向表象,預言未來。貝多芬成了聾子,再也聽不見生活中的聲音。於是他專注地聆聽內心的和聲,並從內心深處與這世界對話。假如有人願以提瑞西阿斯的心靈之眼來看貝多芬,會看到何等樣的奇蹟,何等樣的啟示啊!

  失聰後,呈現在貝多芬眼前的,就是他的內心所看見的明澈意象了。當他注視世間的種種表象,沐浴在他的內心世界的光輝之中,所射出他的感受。現在,他感受到的是物最本質的東西,閃耀着真正美好寧靜的光輝。森林,小溪,草地,蔚藍的天空,熙攘的人群,相愛的情侶,以及鳥兒的鳴囀,浮雲的飄盪,暴風的喧囂,和雨過天晴的寧靜-這一切,他現在都能理解他們的底蘊。於是,他所看見的,他所創造的,都充滿了從容寧靜的意味。甚至就連一聲聲呻吟下面,都透出了微笑:這個世界又重新恢復了孩童般的天真:“天國就在你們中間!”-傾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時,不由得令人想起耶穌的這句話來。
  擁有這樣一種力量的快樂,卻在貝多芬身上衍生出譏諷。他由嘲弄人生的苦痛,而得到莫大滿足。因此,人間的磨難全都不在話下了。印度教所崇拜的創造之神梵天(Brahma),曾因意識到自身的幻象而自嘲。返樸歸真的天真浪漫,逗弄着補贖罪愆的痛苦;得到超脫的意識,嘲笑着困擾過他的苦難。
  在完全失聰的這段時期,貝多芬所創作的“A大調交響曲”和“F大調交響曲”,以及其他作品,都有一種不凡的從容安詳。就這一點而言,世上迄今還沒產生過可與媲美的藝術作品。在這些作品中,聽眾最先體驗到的,是一種超脫於一切罪孽之上的情緒;隨後,他驟然又意識到自己業已離開天堂,重回到現象的世界。因而,我們從這些作品感受到的,正如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所說的:“在最深刻的神啟示下的懺悔和贖罪。”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點點心靈

寒窗.凍硯 ✍湮瀅

寰宇古今

徐福與神武天皇 ✍史直

談天說地

相愛 ✍亞谷

藝文走廊

孔裔書法家小集 ✍史直

談天說地

挽回祭:福音的中心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問與答:良心的聲音 ✍文中旴

雲彩生活

前列腺癌的預防 ✍烝民

談天說地

一諾千金 ✍劉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