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5-05-01


1882年的排華案

天涯過客

 

1882年五月六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排華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將進入美國的鐵門緊緊關閉起來:美國不接受中國移民。

  十九世紀的英國殖民地遍佈天下,國旗飄揚在地球每一角落,於是有“英國無日落”的自誇。其實“中國人無日落”此口號,從十九世紀延至今天,比英國切實得多。在我旅行閱歷中,遠自烏斯壁(Uzbekistan) 的塔什干(Tashkent)和立陶宛(Lithuania)的維爾納斯(Vilnius),我都見到中國餐館。先僑離鄉別井,遠涉重洋,到異地披荊斬棘,過着茹苦含辛,披星戴月的生活,以求一枝棲,希望積聚一點餘錢回故里。這堅忍刻苦精神,贏得我無上的景仰。十九世紀美國文學家馬可吐溫(Mark Twain)筆下記載是:“中國人是沉默,愛和平,逆來順受的民族。他們勤於工作,不會酗酒。我很少見到一個放浪形骸的中國人。一個懶惰的中國人,不會存在這社會中。”此話雖然有溢美之處,但可以反映出早期美國文人對華僑的尊敬。
   十九世紀,加州(California)的淘金熱,吸引了很多來自南中國,尤其是台山縣的農民,蜂湧赴金山。那時,清政府對海外移民處罰很凌厲,私自逃離國境被捕回的,必處以斬首極刑。這些農民大多數因為故鄉土地多在山區,太貧瘠,不宜耕種,所以鋌而走險,謀生於重洋外。憑着日以繼夜的勞力和節儉到食則僅堪糊口,居則環堵蕭然(多是幾個單身漢同居一陋室),總有點餘錢寄回故鄉養家,甚至辦取兄弟近親相繼來美謀生的。清政府見海外華僑不斷匯錢回國,也改轅換轍,任由國民出外了。那時的移民,乘的卻是簡單的貨船大艙,未踏足美國本土,已飽嘗太平洋風浪之苦。

  淘金已近尾聲。大批勞工湧進沿海大城市如舊金山。中華商會的前身六工會已稍具雛型,這是早期代表華僑的組織。1864年,六工會接到美國聯邦政府的通知,要僱用大批勞工,協助建築橫貫美國東西的鐵路,由Union PacificCentral Pacific兩大公司營辦。Union Pacific負責從Missouri河開始向西延伸的地段。Central Pacific負責從太平洋海岸開始,跨越洛磯山Rocky Mountains的地段。這些淘金過後,在舊金山閒居無聊的單身漢聽到鐵路局請人的消息,確是在青黃不接期間一大解決,紛紛應徵在Central Pacific旗下。初期Central Pacific對這近萬的中國勞工,抱存疑態度,用最便宜的工價,給他們最低下的工作。當路軌建至Sierra Nevada山腳時,面對巍巍高山,束手無策。Central Pacific四巨頭之一Charles Crocker建議,提升中國人爆石開山,沿崖穿洞築路。大多數高層人物,相信中國人不能負此重責。Crocker冷然回答:“這有何難,他們築了萬里長城,有甚麼不能迎刃而解的。”果然這些“Crocker's pets”(時人戲稱中國工人)不負眾望,使這橫貫東西大鐵路西段,於1866年在洛磯山之東和東段接軌。這大鐵路成了美國的經濟命脈,推進了美國的長足發展。


Dennis Kearny

  1876年開礦公司Comstock Lode破產,導致很多老百姓一生的積蓄蕩然無存,甚至負債纍纍,房宇被抵押,贖回無期。失業人數日漸上升。加州一暴民Dennis Kearny應運而起。他本是一愛爾蘭藉船員,經營小生意有少許成就,後誤聽友人說,將全部財產投資在開採銀礦上,血本無歸。他整天在建築地盤內指控鐵路公司和地產公司壟斷商場;且遷怒中國人賤價效勞,剝削了白種勞工的機會。開始時只有些流浪漢,匪類,聆聽他的惡毒咒詛。後來暢銷舊金山二大報之一的Chronicle 為了壓倒對手 Morning Call 以廣銷路,派專欄作家將Dennis Kearny俚俗的演詞,改用優秀的文筆,每日載在“社會動態”頁上。他終是成了被欺壓老百姓的代言人,替貧苦大眾吐氣的英雄。當加州勞工協會成立時,Kearny便被順水推舟地擁上領袖的座位。另一名報 Morning Call 不甘後人,後來居上,替Kearny寫下激烈,火爆,煽動的政論。於是Kearny成了加州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中國人遂成為待宰羔羊。後來Kearny的演詞結尾總是這句:“中國人,滾吧!”在這期間內,很多中國人被投以石塊,被洗劫一空,甚至被謀害。1876年春天中國人在鐵路旁的小鎮和營幕集體地被逐。單在Truckee一鎮,所有中國人都遭殃。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這些被害華僑完全沒有人權保障的。

  1882年五月六日,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排華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將進入美國的鐵門緊緊關閉起來:美國不接受中國移民。


1882年五月六日正式通過的 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年以前中國移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男性。比起來女性移民只不過是點滴而已。排華案鐵定後,唐人埠和華人聚居處,簡直成了單身漢的社會。美國掌權人嫌排華案不夠凌厲,於是有1888年的Scott Act作補充。這案指明中國勞工不能進入美國,只有政府官員,教師,學生,商人和旅客可例外,甚至後者過關時,在邊境接受嚴格的盤問,令他們覺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人物,知難而退。Scott Act強調中國人並不限於中國籍的,且包括來自歐洲,南美洲,或太平洋各地的中國人,也在排斥之列。在美國境內寓居多年的中國勞工,回中國訪親後,不能重踏上美國國土。
  這排華案的補充的惡毒含意是很顯明的。離鄉別井,拋妻棄子的中國人不敢妄想回鄉作家庭小聚,因為他不肯冒這一去不能回的險。留居美國的單身男子漢被注定孤獨,寂寞地度過一生。只能遺囑託友人死後將骸骨運回故鄉入土為安,和家人重聚。這人間悲劇是Scott Act製成的。美國是人種的大洪爐,在二百多年歷史中只有中國人受到這不人道的待遇。舊金山的上海樓餐館(現已不存在)曾掛下一上海人寫的七言絕句,道盡華僑的哀傷:

  飲罷歸來月滿窗,夢魂萬里繞申江。
  慰情尚有丹青在,寫出湖山認故邦。

  排華案在1942年始被廢除,長長六十年中,有多少無主孤魂客死異鄉啊!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福音社會主義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聖殿滄桑 ✍史述

談天說地

譯名與譯音 ✍于中旻

點點心靈

遠足 ✍王人義

點點心靈

白雲.蒼狗 ✍吟螢

點點心靈

冬憶數則 ✍湮瀅

談天說地

競技與悲劇 ✍于中旻

書香陣陣

讀書樂:導向選集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山間的霧 ✍音凝

談天說地

稱義之道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