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05-08-01


神學家趙中輝

于中旻

 

  美國人愛國。美國人愛看球賽。這兩件事實的關係,表現在球賽前全體肅立唱國歌(通常是一人獨唱)。唱完了,開始打球,以下的節目與前無關。賽球的球員,看賽球的觀眾,都不會比不在場的人更愛國;即使多參加幾場,也不會進步。
  記得:許多年前,從信仰與生活季刊的文章,看到這個突出的妙喻,是說到許多講台的問題:講員上場讀一段或一節聖經,然後,開始他的登台說教,從始至終,不再跟經文發生關係。想想看,當時華人教會的講員,確實是如此情形。那時,趙中輝牧師主編並翻譯的信仰與生活,在台灣發行;所面對的教會景況,是有佈道而沒有神學。那就是沒有神學的講道的恰當描述:講員讀讀聖經,講他的個人見證,加上大量的故事,笑話。那樣,聽的人在會後與會前並不感覺有甚麼不同。
  福音傳到中國以後,基督教為文字事工的前驅。報紙,雜志,影響社會思想,領導維新。後來教會刊物中,有福音和造就性的,有主日學和青少年教育,惟獨缺少神學教育文字。因此,許多年來的工場情況,是有佈道而沒有神學。
  現在,我們還不敢說華人教會的講台,已經達到理想了。仍然有一些人的神學作品,不是不通,就是叫人看不懂;趙中輝手中出去的東西,總是叫人在信仰上得造就。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信仰與生活季刊,雖然沒能成為普遍發行的刊物,所出版的那些書,也沒有成為甚麼暢銷書,但那並不是意外,正是該有的現象;不過,不僅對神學界,對華人信徒,也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趙中輝生於1916年八月二日,遼寧省開原縣中固鎮。
  當時東北陷於混亂之中,土匪四起。家長以為還是讓子女早完成婚嫁好。所以中學還未畢業,就於1932年三月四日,與李玉珍女士結婚。
  1935年,焦維真教士來東北,在營口聖經學院,舉辦東北基督徒培靈會;趙中輝往參加聚會,聽王明道講道,悔改信主得救。
  1936年,培真中學畢業後,考入營口聖經學院就讀。在二十歲作聖經學院新生的時候,長子得恩已經出生了。先後育有五男五女。男得恩,天恩,享恩,鴻恩,偉恩;女旭光,瑞光,恩光,愛光,淑光。
  現代的人心,多變易遷,到了有名聲,有地位,或有利可圖的時候,就把結鑽營,跳到不同的工作,或不工作。
  趙中輝在這樣的環境工作,默默的工作,工作了超過漫長的半個世紀。他夫婦的美滿婚姻,維持了七十多年。現代人趨利忘義,隨時換“事奉”岡位;隨時換婚姻伴侶,就像換外衣一樣,趙家不僅是今之古人,簡直仿佛是神蹟。
  他自從接受改革宗信仰後,一生就在改革宗範圍工作。他只是改革宗翻譯社的同工,卻不是全屬教會宗派的體系的宣教士;一切生活費用,則全憑信心,靠聖徒奉獻。這樣奇特而恆久的關係,是因為神安排了三位異族知己,偉大的同工:魏司道,伯特訥,包義森。這三人,仿佛是神所預備“三股合成的繩子”(傳道書4:12),不僅長期忠實維繫改革宗翻譯社事工,也把趙中輝全家,拉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
  愛爾蘭宣教士康慕恩(James McCommon)牧師,為了造就維護純正信仰的傳道人,於1930年創辦了營口聖經學院。首任院長是山東華北神學院第一屆畢業的韓鳳岡牧師。因為他靈命豐富,各地不同教會的學生紛紛來校就讀。1936年,趙入學的時候,同班的學生有三十二人,在當時,可算是很多了。
  1932年三月九日,日本支持的滿洲國成立。康慕恩牧師繼任院長。
  趙中輝在營口聖經學院認識了魏司道(J.G.Vos)博士,在門下受教,立了良好的信仰根基。在其自傳神恩浩大中寫道:

魏司道牧師教我們最後一年〔1938年〕的系統神學…我神學思想上有了極大的轉變。…根據改革宗的立場乃是重生在先,相信在後。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常在課堂或私人談話中彼此辯論。魏牧師學問淵博,父親又是有名的神學教授,以他神學的資歷來教我們,可說是駕輕就熟,又加上他為人謙虛並有愛心,所以我在課後時常到他家中與他長談,所談的題目,多半是時代派與改革宗信仰之間的差異。談話時魏牧師常引經據典,不厭其煩的為我解答各項疑問,我們師生之間,因而培養了很深的友誼。(頁38)

  1940年,因為英日關係轉變,學院與滿洲國文教省也有困難。康院長回英國。因為美日關係較好,魏司道牧師接任了院長。原在黑龍江省青岡縣“北大荒”開荒佈道的趙中輝,應魏司道院長之召,到營口,作魏的中文祕書,協助他的工作,主要的是幫助整理講義。魏介紹伯特納(Loraine Boettner)著的基督教預定論給趙,他看後對真理有深入的認識,即寫信給伯特納,表示深願翻譯成中文。得其回信同意,並寄來所著聖經的默示,囑他先譯關乎聖經真理根基的啟示論。從此二人開始了神交。趙將二書先後翻譯為中文。
  1941年春,學院復校才半年,文教部即下令結束。魏司道牧師於三月十五日,離開了他事奉了十多年的東北,返回美國坎薩斯州,任一個小教會的牧師。趙中輝牧師受託作解散後的負責人。那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次年夏,趙中輝牧師代表學院,把所管理的全部財產,移交給一位日本牧師石川四郎接收。
  以後的時間,他在營口附近的大石橋長老教會,任副牧師工作,直至1945年八月世界大戰終了。
  1946年至1947年,他考取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翻譯工作。繼在瀋陽的中學並基督教青年會教英文。在這期間,斷續的與魏司道和伯特納連繫,想去美國讀神學院。但因為沒有大學畢業的入學資格,只有程度差的“信心神學院”接受他。
  偌大的家庭怎麼辦?
  正在他預備撇妻離雛單身赴美的時候,他到上海江灣中華神學院去,副院長甘霖(Dr. Albert Greene)知道他的安排,直言責備他,說是長期與家庭分離,是不合聖經真理的。並且說:“我們現在應該禱告,求神讓你的家人來相聚。”曾在營口神學院教他腓立比書的焦維真教士也這樣說。
  適改革宗的安篤思牧師(Egbert Andrews)介紹,信義會總部有飛機去瀋陽,接載他全家到上海。安頓下家小,他隻身到蘇北如皋的教會牧會。在那裏,他工作了只約半年的時間。包義森牧師就找上了他。
  包義森(Samuel E. Boyle)博士,在戰前就來過中國,在廣州傳道,並與中山大學的韓家禮教授合作譯梅欽(Gresham J. Machen)的基督教與新神學Christianity and Liberalism)為中文。因戰爭被迫回國的時候,他也把譯稿帶在身邊,視為珍寶;他並且時時以維護信仰的事為念,立心組合翻譯神學著作為中文的文字宣道事工。
  1947年,包義森再度東來,在華南地區傳道。他曾見到伯特納博士,介紹只有通信交契的趙中輝給他。包寫信邀約趙中輝到廣州同工。這樣,進入趙家的生命裏,給他們一家屬靈和物質上的幫助。他們的交情,持續了半個世紀,達三代之久,很難想出有同樣的史例。
  包義森牧師,對趙家真是親如家人。改革宗翻譯社的成立,也是得力於包義森的籌維推動。
  1949年三月十五日,包義森發出一封長信,介紹改革宗信仰的重要,並推介趙中輝和翻譯社。
  那年,改革主義信仰雜志,在廣州發刊,並開始翻譯改革宗信仰書籍。
  同年十月,雜志更名為信仰與生活。包家和趙家,先後遷往香港的離島長洲。
  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趙家全部大小十多口,播遷多次,每次都是包殷勤招待安排,而且都親自幫忙搬家。到上船的時候,他甩下衣服,動手搬運東西,仿佛是自己的兄弟。
  這樣愛心的行動,不必自我宣傳,外人看了也有感受。從廣州,到香港長洲。包牧師不僅動手,還要動口:因為趙家都不懂廣東話,包卻精通;所以中國人之間講話,洋人作翻譯。在趙中輝著神恩浩大:我和我一家的見證,他自己有一段很生動的記載:

搬家那天,天下着小雨。包牧師把我們安置好以後就回家,告訴包師奶煮了一大鍋飯,燉了一鍋菜,他就連飯帶菜從山上給我們送下來;而我們兩家相隔遙遠,從此就可看出包牧師的愛心是何等大。包牧師來時,因為兩手端着東西沒辦法打傘就淋着雨來,腰間還插着一把斧頭,來給我們釘蚊帳。他走後〔房東〕鄧先生就問:“他是你什麼人?”我說:“他是我美國的同工包牧師。”
鄧先生就說:“他以前來找房子時,說是為一個同工來香港住的。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外國人如此對待中國同工的,真是不得了,他太有愛心了。”(頁125)

  這樣的友誼,外人也希奇,身受其惠的趙家大小,怎會不深刻在心上?
  1950年七月,包義森先到了日本。同年十二月,包義森牧師靠主排除一切入境的困難,在他安排下,趙家遷往日本。
  在日本,住在神戶市,與包義森和孔羅瑞教士(Miss Rose A. Huston)為鄰,共同作教會工作,開荒佈道;並從事編譯期刊,出版書籍,在香港印刷。孔教士曾在齊齊哈爾傳道,對趙家很為關愛。在這段時間,他幫助附近的華人教會講道,也在那裏的改革宗神學院修課。
  1954年,經按立為牧師。同年,進入關西大學修讀英美文學。因為他始終着心去美國修讀神學;而那時美國正規的神學院,必須具有大學畢業學位,才可申請入學。
  1956年六月,獲關西大學文學士。到匹茲堡約老會神學院進修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自神戶登輪啟航。九月十二日,抵西雅圖登岸。然後,乘火車南下,再由鳳凰城搭火車而東,中途在歐馬豪會晤嚮慕已久的伯特納博士。
  伯特納住在郊外一座小山上,生活簡樸,為人祥和謙卑。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院,但未曾牧會,因他不善辭令,不能公開演講,就在肯塔基州一所基督教大學教書,並一生從事寫作。妻子早就辭世,所以獨居在母親遺給他的小房裏,卻是歐美知名。他的書由一家基督教出版社代他出版,有時自己出資付印,售價較廉。他的書前面印有特別聲明:

任何人都可從此書中採取資料,不必得到作者許可。因本人預備此書時,從各方面得到幫助,有的給予承諾,有的也沒有得到承諾。本書作者相信,在此所說的都是聖經真實的教訓,所以本人的意圖並非在限制用途,乃在推廣。(神恩浩大,頁160)

  先從文字上的認識仰慕,而與伯特納博士相交;到二人晤面,是在趙到美國,已經為十六年後的事。
  1957年,由神學院安排,經中部,到西海岸,沿途見證翻譯社工作。
  主日,在芝加哥約老會講道。講道後,在門口與會眾握手道別。

  頭一位與我握手談話的是一個高大紳士型的美國人,他
  頭一句話就問我:“你家人都在匹茲堡嗎?”
  我說:“不,我家人都在日本,只有我一個人在此。”
  接着,他又問:“你願不願意你全家都來美國呢?”
  “當然願意,但是現在困難重重。”
  “你有什麼困難嗎?難道你的教會不替你申請嗎?”
  我說:“教會是能替我申請移民,問題在於旅費。”
  然後他問:“你自己能預備多少呢?”
  “我自己現在根本沒有什麼預備。”
  這時,後面排擠了很多要出來的會友。
  他說:“對不起,我現在攔阻了許多人,等一下你與他
  們握手後,請你到停車處,我想和你談一談。”
  我說:“好啊!”
  與會眾寒喧後,我就去停車處找他。他繼續跟我談:
  “要接你家人來美國需要多少錢?”
  “有朋友替我估計,大概需要五千元美金才能把家人從
  日本接來美國。”
  他說:“我太太和我,在銀行有一筆存款,我想我們能
  給你這五千塊美金,幫助你家人來美國。”
  我聽了這話,好像作夢一般,不知是真還是假。我就對
  他說:“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這麼慷慨,真是出乎
  我意料之外。”
  他說:“你也不用謝我,假如我在回家的路途中被車撞
  死,你這感謝也是徒然。我們只要感謝神就好了。你現
  在住在牧師家嗎?”
  “是的。”
  “那明天早上九點我來接你到我住處談一談。”…
  第二天,他果然九點就來了。而到此時我還不知道他姓
  啥名誰。…(頁164,165)

  在車中交談,知道他是奈邁爾(Frederick Nymyer)先生,是前芝加哥太陽報的經濟版主編,現已退休,是六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家住在一幢很普通的紅磚瓦房裏。他吩咐祕書預備好了信託銀行的信:“請撥款五千元給改革宗翻譯社,用途是接趙中輝牧師全家來美國的路費使用。請翻譯社不要做任何書面發表。”五千元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然後,二人同到餐館午餐。
  事實的情形,趙中輝家人來美的想法,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包義森寫信告訴他:前此,國會通過的“難民救濟法案”,允許在三年內209,000人移民,但條件限制極嚴,一年半過去了,只約1,000人合格入境。在高級專業資格外,還要求旅費,就業和一年的生活保證,另有緊急預備金,以備必要時遣送離美。計算如下:

六人全費船票@$310 $1860
五人半票 $775
兒童1/4票 $77.50
一年薪資 $3600
一年租金 $1200
回程旅費保證金 $2712.50
總計 $10,225.00

  趙不是計較薪金的人,但一家人的旅費是少不得的,最低的生活費用也屬實際需要;而憑信心工作的翻譯社,所有極為有限,還不能籌措一半。因此,包義森信中說:作為朋友,在此情形下,如果趙另有他就,也能充分諒解。不過,在趙一方面,不僅別無工作,就算是有,他也不是因缺錢就離開的人。在這樣困境中,神及時藉奈邁爾及時供應,解決了一切困難。聖靈的能力感動,在人心中作工,就是這樣。
  1958年十月,一家十一口由日本到了美國,與趙牧重聚。

  如果你推想,朋友相感,趙也有些好處,那不會錯:他感念舊誼,始終忠誠於知己;但如果你把他想得太好,“好”到逢迎唯諾,出賣自己思想,那就錯了。
  趙中輝只有一件事不會作,就是不會看風使舵。他的筆下沒有寫過違心的話,絕不為了討人喜悅而背真理。
  趙牧為人謙和渾厚,立身嶽嶽,絕不像時下一般小人,識不得幾個字兒,就夸夸而言“學術”,好像是二千年前的文士復為蒼生出;他絕不擺出一副神學家的面孔,而平易近人,不輕易談甚神學,更很少搬弄甚麼原文。他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精擅英文;卻除了翻譯而外,總深藏不露。這多麼值得尊敬,值得學習啊。
  今天的“太監神學家”,“宗教買辦”太多了。以致宗派的聲音太大,而真理靜默,市上聽不見真理的聲音。他雖然一直與洋人同工,但絕不是賣身投靠。
  1968年,信仰與生活季刊再遷回台灣發行。蒙神的恩典,這信心工作的刊物,已經度過了三十年。趙牧所翻譯的書籍,約大小約六十冊。
  1977年,美國賓州的日內瓦大學(Geneva College)頒贈趙中輝榮譽博士學位,表揚他的成就。
  趙中輝繼續工作不輟。到1996年,年滿八十歲,才告退休。信仰與生活季刊發行到2000年,改由中國福音會出版,終告停刊。
  神學家必然有著作;而且不是通俗著作,必須是學術性的作品。不僅自己編寫,趙牧多年來辛勞譯寫的書籍,達五十種以上,包括:加爾文,巴文克,梅欽等神學名著,及其第一本中文神學名詞辭典,至今仍然流傳,仍然造就許多聖徒。
  2005年五月二十六日,美國賓州非拉鐵非城的威敏斯德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頒贈榮譽神學博士予趙中輝牧師。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翻譯問題 ✍史述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煎鮭魚 ✍民天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朱頂蘭與孤挺花 ✍餘暇

談天說地

強迫性記憶 ✍亞谷

藝文走廊

初試啼聲與牝雞司晨 ✍天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