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的《尼柏龍指環》(四)
諸神的黃昏 Gotterdammerung
劇情大綱
人物
齊格菲 Siegfried
布琳希德 Brunnhilde
瓦爾特洛德 Waltraute
毘達 Gunther
古特露妮 Gutrune
阿爾貝里希 Alberich
哈根 Hagen
三位命運女神 Norn
萊茵少女:
沃克琳德 Woglinde
薇昆德 Wellgunder
弗洛絲希德 Flosshilde
序幕
前奏曲旋律緩慢的流轉,奏出“覺醒的模題”,“波浪的模題”和“埃爾達的模題”。
在Valkyries 之岩上,夜神秘的氣息向無盡之處蔓延。三位命運女神諾倫(Norns)一邊編織金色的生命之線(“命運女神的模題”),一邊述說着眾神之及未來。其中的一個女神預言道沃坦將用那支被齊格菲砍斷的長槍刺死火神洛戈(“瓦哈拉的模題”),瓦哈拉將變成一片火海(“瓦哈拉的模題”),神界的末日來臨(“命運的模題”)。
諸命運女神,把尼伯龍的詛咒編進命運繩中,突然黃金繩糾結在一起(“眾神黃昏的模題”),她們驚慌地喊着“命運遺棄我們了!”(“斷繩模題”),將自己用繩綁起,驚恐的女神們拾起斷線,到母親神埃爾達(“詛咒的模題”)那裏去了。
齊格菲全副武裝出現,布琳希德拉着她的駿馬走在後面(“女武神之騎的模題”/“布琳希德的模題”/“英雄的模題”)。他們正在熱烈的相愛,並訂下了婚約:齊格菲將從巨人處得到的指環,戴在布琳希爾德的手上;布琳希德將自己還是女武神時候所騎的駿馬葛拉聶(Grane)送給他還報。齊格菲向她告別,他要去山下冒險;布琳希德目送愛人遠去(“愛的模題”),山下傳來了齊格菲的號角聲(“無畏的模題”)。
幕間曲,管弦樂描述出齊格菲在萊茵河上的航行(“英雄的模題”/“萊茵黃金的模題”)。
第一幕
萊茵河畔季比宏城堡的大廳裏
萊茵河畔,季比宏(Die Gibichung)人的城堡。
主人昆達(Gunther),妹妹古特露妮(Gutrune)和他的異父兄弟哈根(Hagen,阿爾貝里希的長子)在談話(“哈根的模題”/“季比宏Die Gibichung的模題”)。哈根原是個詭計多端的人,跟父親阿爾貝里希學得了魔法,並且知道指環的故事。現在他正在講有關沈睡在烈火中的布琳希德的故事,讚美她的容貌,說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夠得到她,因而激起了昆達對於布琳希德的興趣。但是昆達為如何得到美人感到困惱;狡猾的哈根隱瞞了齊格菲與布琳希德已成婚的事實,安慰昆達說,可以請齊格菲幫忙。接着他便談起了齊格菲的英勇事蹟,說他能夠越過烈火帶出布琳希德,在旁的古特露妮的心中,對那未曾謀面的英雄生出了嚮往之情。哈根交給古特露妮一劑忘情藥,要她給齊格菲喝(“迷藥的模題”),使齊格菲忘記布琳希德,而熱戀上古特露妮。
不久,齊格菲坐一條小船到來。哈根熱情的歡迎他。看見齊格菲,古特露妮也愛上了他,心中猶豫也消失了,退下去準備將哈根給她的藥水摻進酒中。昆達讚美齊格菲的英姿,說願意把家族交給他管理;齊格菲表示,身邊除了隱形頭盔之外,沒有帶甚貴重的物品來作為交換,尼伯龍根的寶藏,還在巨人的山洞中,至於戒指他已送給一位女子。這時古特露妮捧着酒壺出現(“古特露妮的模題”),倒了一杯酒獻給齊格菲,向他致意;齊格菲莊重接過酒杯,當他喝下這杯中之物,瞬間,他忘記了布琳希德,以及他們的愛。看到面前美麗的古特露妮,着魔般的愛上了她,他詢問她的名字,並立刻向她求婚。昆達說起自己的心上人布琳希德,現在這個名字,對於齊格菲來說已經毫無意義;當他聽完昆達的煩惱,表示自己願意衝進火中,為昆達帶回布琳希德,只要昆達肯將妹妹嫁給他。於是兩個用刀劃開手掌(“契約的模題”/“詛咒的模題”),將各自的血滴在酒中,以立誓結為弟兄,並喝下混有血的酒(“哈根的模題”)。接着,齊格菲與古特露妮告別,動身去為兄弟帶回妻子。
岩石上,布琳希德看着手上的指環,思念起齊格菲(“齊格菲的模題”)。甜蜜的回憶令她的唇邊露出了笑容。這時一個女武神瓦爾特洛德(Waltraute)出現(“不愉快的模題”),她請求布琳希德,把指環歸還給萊茵河的少女,以結束詛咒的命運。但布琳希德不願意,因為指環象徵着她與齊格菲的愛情,她不捨得(“愛情的模題”)。女武神離開後,天空昏暗起來,暴風雨降臨。
遠處傳來了齊格菲的號角聲,布琳希德高興地準備去迎接,卻見一個陌生的人跳進火焰中,那是戴着隱形頭盔已經變作昆達的齊格菲(“隱形頭盔的模題”/“季比宏Die Gibichung的模題”)。布琳希德想借指環之力保護,但齊格菲克制了她並搶走指環(“詛咒的模題”)。那一夜,他倆在山洞中度過,為了忠於兄弟昆達,齊格菲將劍插在他與布琳希德之間,以示清白(“劍的模題”/“布琳希德的模題”)。
第二幕
萊茵河畔季比宏城堡前花園
前奏曲,“憎恨的模題”自始至終控制着旋律,呈現了複雜與不安的感情。
季比宏(Die Gibichung)城堡的大廳。月光朦朧,哈根靠着一根石柱睡覺,他手中握着長矛。夢中他看見了自己的父親侏儒阿爾貝里希,侏儒吩咐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從齊格菲手中奪得指環(“謀殺的模題”/“詛咒的模題”/“指環的模題”)。
天亮了,齊格菲歸來,他對眾人訴說自己的成功,並要為昆達準備婚禮,於是哈根吹響號角召集臣民(“季比宏的模題”/“婚禮喧鬧的模題”)。
不久,昆達帶着臉色蒼白的布琳希德 出現。萊茵河兩旁的人群,熱烈的歡迎他們。昆達宣佈說,自己與布琳希德,古特露妮與齊格菲,將在今晚一同舉行婚禮。聽到齊格菲的名字,布琳希德驚訝的抬頭,果然看見他就在不遠處。布琳希德激動的盯着齊格菲,不知所措的走向他,但又立刻恐懼的退回來;而旁邊的昆達感到奇怪(“命運的模題”/“沉思的模題”)。
忘記一切的齊格菲,平靜的問:“布琳希德怎麼了?”布琳希德 幾乎要昏倒了,她絕望的想:”齊格菲不認識我了。”看她身體搖晃,齊格菲伸手扶她;這時,布琳希德看見了他手上的戒指(“指環的模題”/“詛咒的模題”),她明白了:那個從她手中奪走指環的人不是昆達,而是她的丈夫齊格菲(“憎恨的模題”)!但她不知道哈根的詭計,看到愛人要娶古特露妮使她嫉妒,她轉身向昆達討指環,見他茫然,便嘲笑他受騙上當,並說出了自己與齊格菲的婚約(“申訴的模題”/“憎恨的模題”)。在場的眾人驚訝的叫起來,齊格菲否認了布琳希德的話,為了證明他說的是實話,他指着哈根的槍發誓(“謀殺的模題”與“哈根的模題”),如果他說的是謊話,他必死於這槍頭之下。布琳希德氣得臉色青白,走向人群中,把齊格菲抓住槍頭的手推開,用自己的手握住槍頭。
布琳希德高聲喊道:“守護者啊!神所用的武器啊!我要以鋼鐵的槍頭將齊格菲毀滅,我祝福那毀滅他的槍頭,因為他背棄了所有誓約,證明齊格菲是一個背信人。”
當人們散去,昆達,布琳希德與哈根三人留在大廳中,他們各懷心事(“懷疑的模題”/“憎恨的模題”/“謀殺的模題”)。哈根一邊對布琳希德表示同情,一邊激使尊嚴受損的昆達去殺齊格菲,但又顧慮到妹妹,布琳希德便責怪他懦弱。哈根向布琳希德打聽齊格菲的弱點;布琳希德說在他的背後有一塊能致命的要害。於是哈根提議,明天一起狩獵,當齊格菲衝在前面的時候,就用槍刺他的背,並對外人宣佈是被野豬咬死了。另外兩個人同意。
這時,齊格菲與古特露妮頭戴花冠,攜手出現在門口。盛大的婚禮開始(“婚禮的模題”),哈根見到自己親手策劃的好戲上演,大聲狂笑。
第三幕
萊茵河畔山谷樹林
前奏曲延續了上一幕的婚禮模題,並且用“號角的模題”引出本幕。
萊茵河畔的森林。狩獵中,齊格菲在岸邊等待其他人。萊茵少女們遊到他面前,求他歸還指環並說指環將會帶來死亡;不知恐懼為何物的齊格菲,當然拒絕她們。失望的萊茵少女們消失在水中。
號角聲引進昆達與哈根,侍從們擺出酒席。哈根遞給齊格菲一杯酒,並要他述說一些自己有趣的經歷。卻不知哈根已在酒中加了恢復記憶的藥;齊格菲於喝了一口酒,開始講述,昏迷中脫口說出自己是布琳希德的丈夫,昆達聽了十分震驚。
兩隻烏鴉從他們的頭上飛過。哈根問他是否能聽懂烏鴉的語言,齊格菲轉頭去看烏鴉(“詛咒的模題”),哈根乘機把他的槍尖向着齊格菲的背上刺去(“死的模題”)。齊格菲用他最後的全部力量,把他的巨盾舉起,正要向哈根拋去時,已經力竭,盾牌落下來,他倒在盾上(“命運的模題”)。眾人驚恐的叫起來。哈根面無表情的離開。見到布琳希德在向他招手(“命運的模題”),齊格菲用最後一絲力氣呼喚布琳希德的名字(“愛情的模題”)。
眾人悲哀地圍繞齊格菲的屍體站立着。
天已黑了,月光黯淡。昆達的默默的吩咐,侍從們抬起齊格菲的屍體,悲壯的行列走上山坡,情景淒涼(“齊格菲的送葬進行曲”)。
季比宏城堡大堂。
古特露妮深夜靜聽,盼望聽見一些表示狩獵歸來的聲音。先歸來的哈根,向古特露妮報告齊格菲的死訊。她聽了之後,萬分傷痛,對昆達大加責罵。昆達指此事為哈根所為。哈根並不在意,反而向昆達要求齊格菲的指環。昆達不答應。哈根立刻拔劍相向;交鋒還沒有多久,便把毘達殺死了。他剛要從昆達手指上取下指環的時候,死者的手忽然舉起,眾人驚慌。
布琳希德神情莊肅地從後面走了上來,在萊茵河畔眺望。她從萊茵少女口中,得知哈根的毒計,才明白自己和齊格菲都成了犧牲者。當古特露妮發覺迷藥使齊格菲忘卻的是布琳希德時,她昏倒在昆達的屍身上。哈根倚槍而立,沉緬在惡毒的遐想裏。
布琳希德莊嚴地轉身向着眾人,吩咐他們堆起火葬的柴堆來。
管弦樂發出魔焰的模題的顫動的和聲,女武神之騎的模題揭起。那時布琳希德的容貌,因愛的力量顯出特異的表情。她注視着那死去的英雄,回想起以往的柔情,甜蜜的細語。她的目光從死者的身上,移到天上:在瓦爾哈拉與布琳希德的申訴兩個模題的樂聲中,她痛訴神界的不公。
詛咒的模題以後,在布琳希德說出:“安息吧,你!安息吧,你!啊,神啊!”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瓦爾哈拉的模題,與神界的危機的模題,美妙地結合在一起。
瓦爾哈拉天宮將歸沒落,以人類的愛替代了貪婪的時代,即將開始了。只有到那時候,沃坦的危機才告結束。造成這種劇烈變化的,是布琳希德以自身的犧牲,贖清從萊茵女仙手中攫取萊茵黃金以來神界所犯的一切罪過。
在悠美的流動萊茵河水的音樂中,布琳希德說出,她如何從萊茵少女得知哈根的毒計。她把那指環戴在手指上,然後轉身向放着齊格菲的遺體的柴堆。她從一名人群的手中拿過了一枝巨大的火把,拋在柴堆上,柴堆立刻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她殉身的時候越來越近了,贖罪的模題越來越顯著。布琳希德騎上了她那匹神駒格雷茵。當雷電交加的時候,它常馱着她在雲間飛馳。現在那馬一躍,把她帶進灼灼的柴堆中去。
萊茵的河水浩浩。萊茵少女順流游到了火堆旁,他們從布琳希德的手上把指環取去。哈根看見全盤計畫的目的物被她們得去了,立刻跳進水中,在後面追去。其中有兩個少女,用手臂繞住他的頸子,把他拖進了洪流。
在地平線的雲霧之上,逐漸浮出紅色的光芒。萊茵少女愉快地歡樂嬉戲,平靜的萊茵河面上,映着天空的血紅光輝。
眾人在河畔朝上眺望,天空之中,出現壯麗的瓦爾哈拉城,眾神與英雄正安穩地坐在城中。明亮的火焰,圍繞着眾神的居所。諸神的消逝,為這世界的所有邪惡獻出愛的救贖。
歌劇的音調(Tone)結構
詳細
尼柏龍指環故事背景和影響
對華格納的“尼柏龍指環”解釋甚多,大都同意這是一部政治味很濃的歌劇。指環代表支配世界的權力。有野心的人為爭權,不擇手段;留下後患,祇有靠“愛的救贖”(Redemption through Love)才能脫離困境。
另一詮釋,是代表當時工業革命後,歐洲貴族沒落之預言:貴族(神族)有高貴的氣質,也有法律和制度(以沃坦的長矛為象徵),武力(劍)與知識(Erda與其女兒)的支持;並與地主和農業(巨人族)盟約,建立政權(Valhalla)。但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和工業(Alberich),不顧一切地掠奪自然資源(萊茵的黃金),剝削勞動者(侏儒族),操控經濟大權(指環),威脅舊社會秩序。貴族巧取豪奪,壓制新興勢力,種下惡因(指環的毒咒)。經濟後來落在保守的地主手中,為求自保(巨龍),而資本主義仍蠢蠢欲動。貴族為保政權,打破體制的革新(Walsung),受到體制內(Fricka)的牽制,無法成功。於是便出現了有理想(Brunhilde)的熱血革命者(Siegfried)。但革命者小有所成,便忘了理想(吃了迷藥),最後的結局是一切付諸一炬。
指環從一開始就在劇中出現,但它卻從未對人帶來任何益處(除了阿貝理希在“萊茵河的黃金”中,用指環來召喚尼貝龍族的寶藏之外)。但指環的詛咒,卻發揮得淋漓盡致:指環的擁有者,都沒有好下場,由巨人兄弟開始,法索爾特(Fasolt)和法弗納(Fafner),直到後來的布琳希德,齊格菲,以及昆達,哈根等人,下場莫不如此。
又有人分析說:華格納在這部樂劇中的”指環”,是為人類社會中“權力”的象徵。識者大多熟知權力並不是吉祥之物,而卻都無法抗拒這誘惑。許多人都盡其所有精力,爭奪那只權力的指環,造成死傷遍野。到頭來,卻全都是一場空。
不知恐懼為何物的齊格菲,雖然號稱無敵(長矛都能砍斷),卻也掙脫不了命運,與希臘神話中類似,“捷足者”亞其力,雖然同樣是所向無敵,但其弱點在其腳跟。至於齊格菲的弱點,則是他的背部,因齊格菲戰鬥中絕對不會背向敵人逃跑;“英雄不會讓別人看到他的背部”,源自於這個典故。
在條頓神話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即為世界樹依格德拉西爾(Yggdrasill),它的根部支持與保護九個世界的主幹,其外形如“白楊樹”。
條頓神話裏,所有世界都分布在世界樹的根部,其中大略可分為三層。最上層的世界有“阿斯加得”(Asgard),為諸神所居的世界。中間一層有“優頓海姆”(Jotunheim),巨人居住的世界,以及“米特加得”(Midgard,為中庭之意),是人類世界。最下一層為“尼夫海姆”(Niflheim),是為死人的世界。
三層世界中都各有一口井,從上到下分別為“烏兒得之井(Well of Urd,以諾恩少女之首命名)”,“米米爾之泉”(Spring of Mimir,以富饒神族 Mimir 命名),和“赫菲爾格米爾之泉”(Spring of Hvergelmir)。而世界樹的根部則是靠這三口泉井的滋養。
在神話當中,主神沃坦為了獲得智慧,來到“米米爾之泉”,以一隻眼睛換取泉水一口飲。之後,他還從世界樹折取一枝,製成他的“魯納斯長矛”。“魯納斯”意思為神奇的文字,藉此他獲得了無上的神力與主神的地位。然而,世界樹也因此開始逐漸枯萎死亡。
華格納樂劇“諸神黃昏”,諸神滅亡,英雄逝去。表現出北歐神話中的典型悲劇結局。華格納融合日爾曼諸多傳說題材,創作出這部龐大的樂劇。除了音樂方面的成就之外,這部樂劇亦在德意志文學,哲學方面,佔有相當的地位。
每個文明肇始之後,都會傳下許多具有該民族特色的神話與傳說故事。然而時間一久,傳說故事都將變型與繁衍。當文明發展到某一程度之時,如何將先民的故事重作整理,刪去粗俚鄙野,擷取細緻精華,重新匯集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以流傳後世。在這一點,希臘民族算是當中最有成就的。“伊利亞德”仍然將古希臘人一脈的神話與哲學觀,完整地流傳至今。
在華格納的故事中,已將條頓神話世界的背景簡化許多,其世界的分布大略在“齊格菲第一幕”—沃坦與迷魅的猜謎中,已經略微帶出。而原本應該是地獄與死人的世界“尼夫海姆”(Niflheim),他將其改寫成為矮人的世界“尼貝海姆”(Nibelheim)。至於世界樹的部分,劇中是在本幕三個諾恩出現時順道帶出。
尼柏龍指環與星球大戰
着筆寫這篇文章時,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星球大戰第三集,“塞特復仇”(Revenge of Sith 港譯“黑帝君臨”)於六月二十四日公演,結束了星球大戰的全六集;“塞特復仇”的最後一幕,是把生下的一對孿生兄妹,天行者路加和莉亞公主(Luke the Skywalker, Princes Leia),送到不同地方撫養,他們後來生下黑武士(Darth Veder),恰好與指環劇中的齊格菲和齊格琳德處境相同:兩者是一對孿生兄妹,為了逃避敵人,從小分散,彼此都不知道是兄妹,也不知親生父母。
歌劇與電影兩者相同的地方很多,都是前後經過二十八年,才全部完成。華格納的尼柏龍歌劇,於1848年開始着手創作,中間經過幾次改編,於1876年才完成;盧卡斯的星球大戰電影在1977年開始,原意全劇共九集,在開拍時改為三集,名為星際大戰三部曲(The Star Wars Trilogy),後來又定型成為六集,先拍第四集“新的希望”(A New Hope),於今年(2005年)才全部完成,前後也是經過二十八年。
歌劇四集為:前夕“萊茵的黃金”( Das Rheingold),第一日“女武神”( Die Walkure),第二日“齊格非”(Siegfried)以及第三日“諸神的黃昏”(Gottedammerung)。星球大戰電影包括:第一集”魅影危機”(The Phantom Menace,1999),第二集”克隆人的進攻”(Attack of Clones, 2002),第三集“塞特復仇”(Revenge of the Sith, 2005),第四集“新的希望”(A New Hope, 1977),第五集“帝國大反攻”(Empire Strike Back, 1980),第六集“絕地大反擊”(Return of Jedi, 1983)。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華格納的歌劇樂隊編制龐大,在歌手,音量音色和強度方面,都有特別要求;同時,還需要採用一些極端措施,保證演出效果。路德維希(King Ludwig)為指環特別出資建造拜魯特劇院(Bayreuth Opera House),設計專為配合華格納的要求,將樂池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銅管樂器放在最深處,離指揮很遠,遠低於舞臺上的歌手。“指環”全劇分四天上演,共演兩次。每天下午四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同樣的,盧卡斯為了最佳的效果,為星球大戰建立視聽新標準,於1975年創出視覺的Industrial Light & Magic 和聽覺的THX。兩者都在製作上得完全的控制。
兩者比較如下:
尼柏龍指環 |
星球大戰 The Star Wars |
Valkyries 女武神 |
Jedi 絕地武士 |
|
|
Wotan 沃坦 |
Darth Vader 黑武士 |
|
|
Siegmund & Sieglinde |
Luke The Skywalker & Princess Leia |
|
|
Brunhilde 布琳希德 |
Queen Padmé Amidala |
|
|
Notung 諾頓克劍 |
Light Saber 光電軍刀 |
|
|
Fafner 巨人法弗納 |
Jabba the Hutt 賈霸‧赫特 |
|
|
侏儒阿爾貝里希 Alberich |
Yoda 尤達 |
|
|
盧卡斯出重資在三藩市舊陸軍營建立“萊特曼數碼藝術中心”(Letterman Digital Arts Center),將他在三藩市北馬鄰郡的天行者山莊搬到新中心,在六月二十九日舉行開幕慶典。中心佔地二十三畝,用最先進的視聽技術設備,為數碼製作的先河。華格納的指環每年在拜魯特舉行音樂慶典,一連四天演出尼柏龍指環全劇,萬人空巷。說不定將來盧卡斯也會在勒特曼數碼藝術中心,舉行“星球大戰慶節”,四天以最佳的視聽技術公演全套星球大戰,與拜魯特舉行音樂慶典對衡,分庭抗立,成為佳話。當然,藝術水準如何,能否持久,要看作者與聽眾或觀眾來決定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