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05-12-01


泰晤士河畔

陵兮

 

  在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畔,有許多值得流漣的地方,西敏寺,國會大廈,博物館,皇家劇院,倫敦之眼,藝術館,雙塔橋,倫敦大橋等;在沿河餐廳或咖啡館坐坐,那種感受也很不同。我喜歡漫步在河畔,欣賞那蕩漾的河水,看看那行駛的船隻,或遛狗,或談情,或寫生,或賣畫的人們,因為這沒有香港的擁擠,也沒有紐約的熱鬧,給了我一點寧靜的時間和空間去享受生命的豐富。

   剛要走進河南畔之皇家節慶廳之際,一座銅鑄雕像拉住了我的腳步,心想:“怎麼會鑄一個黑人的像在這兒呢?”走近一看,果然被我猜中了,他是非洲民運領袖,諾貝爾和平獎(1990)之得主,非洲第一任黑人總統(1994)─孟德拉(Nelson Mandela, 1918-)先生;他的名言“掙扎是我的人生”,不單是他思想主張,而是他生命的投入,為爭取百姓的自由,他犧牲了自己二十七年的自由,監牢的圍牆不能摧毀他的理想,也未挫折他的志氣。他的成功背後付上了很大的代價。

   從河畔再往前走一段,向市中心的“書局街”走去,找到了邱吉爾首相(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的傳記,這位大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的顯赫及他的雪茄形像使人難忘,最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在政務繁忙之時,仍保持每天寫三份日記:首相日記,畫家日記,私人日記。我好佩服,因為這需要好大的毅力與自律才能堅持到底,往往我們寫日記都不容易保持,何況是三份日記呢?在一家家的書店裏我飽享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及傳記,找到他們的共同點是“努力不懈,不輕易放棄”。就像印象派畫家莫奈為了要把花畫好,他就去種花,研究花;馬提士住到大溪地去,他的紡織圖案,他的油畫充滿了大溪地的色彩和熱情。最精彩的一本書是講當今英國聖公會大主教柔威廉,他的名言是“如何能保持信仰而又創新”,認為十字架的道理不但是識知的過程,而是生活和信仰上的不斷掙扎。我想,信心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要靠恩典才能完成。

  中古世紀的樂器和吟唱隊把我又帶回泰晤士河畔文明,難得有這班不折不撓的文化勇士,自告奮勇地每天練習獨奏又合奏,令幾乎被現代文明淹沒的鄉土文化復活過來。聽着聽着,我感到好像在中古世紀的皇宮裏欣賞民間音樂的獻唱,那種吹笛,奏琴,敲擊等,令人覺得好親切,好舒暢。

   六月這次倫敦泰晤士河畔之行,給了我不少人生的的啟迪,想不到剛回到家,就聽到“七七爆炸”之噩訊,那大英博物館和那地鐵站,竟是我在英出沒之地區,不覺感到唏噓!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寰宇古今

關山渡若飛-橫越阿爾卑斯 ✍鄭國輝

點點心靈

三尺六 ✍靈犀

寰宇古今

張家界雨吟滴翠 ✍鄭國輝

藝文走廊

掃羅王的獨白 ✍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