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宗教
在上海和一個新朋友吃飯,他很認真的對我說:“讓我告訴你,為甚麼我不信基督教,因為它是外國的。”這種不信理由,我一生聽慣了,如果在二十年代說出來,還有點情有可原,如果在二十世紀的世紀末聽來,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新朋友的年紀最多是三十五歲,他應該明白基督教的世界歷史。我問他:“那麼你信甚麼?”他回答道:“佛教”
“佛教是哪裏傳來的?”我跟着又問。
“印度。但那是不同的。”他叫起來。
“有甚麼不同?”我不是有意為難他,只是為了實事求是。他說:“佛教早已中國化了。”我就說:“宗教既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你又有何不可把基督教中國化呢?”
以外國為理由來拒絕一件東西,實在不合潮流,我細看新朋友的一身洋裝,要是以土為尚,他一定要從頭來一次大翻舊。
中國為甚麼每年要派很多公務員去外國“取經”?青年們為甚麼要通宵排隊爭取出國讀書的機會?中國為甚麼要引進外國的技術和資金?現代化是誰學誰?為甚麼說英文會賺高薪水?為甚麼有洋教授?
我忘記了誰說過“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這句話是媚洋。但是如果說全世界只有一個月亮,那就是真理。你不能因為在美國見到它就說:“有甚麼了不起,我們中國的月亮更亮更圓。”那就是不顧事實,強詞奪理。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他沒有說他是道理,道理可以有幾個,真理則放之天下而皆準,無所謂外國真理或本地真理之分。七十年前,我的父母因信這洋教不容於鄉人,遷去城裏,現在我每次回鄉,那個鄉村依然沒有生氣,死的死,走的走。假若當時父母不是因為信仰而被迫遷移,那麼今天我們家的命運,真是不堪設想。
中國近代有個篤信洋教的人,吸收了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破除迷信,推翻帝制,他以一個文弱書生的身分,領導中華民族由蟻民進入共和,做主人,他就是國父孫中山。當初信基督的時候,供他留學的哥哥以斷絕經濟為要挾,被他斷然拒絕。孫先生回國後在澳門受洗,他的基督教人生觀,幫助他創造了歷史的奇蹟。革命期間,他被清庭追捕,海外的基督教會,成了他常躲藏的避難所。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大開商埠,允許外國宣教土入內地傳教,在新舊文化,東西方文化的互相撞擊下,無疑產生了一些誤會,甚至錯誤。但是各國宣教士拋棄本國舒適的生活,到中國與老百姓共同甘苦,向他們介紹真理,著名電影故事“六福客棧”就是一個典型的寫照。這一百年間,宣教士有許多被土匪或暴民殺害,我的朋友頓士荷夫人的丈夫就是在河北被劫匪打死的。
一個世紀以後,我們來公平地回顧,基督教在神州土地上,的確留下豐盛的果實:
扶貧救災:每次天災人禍,基督教會率先搶救,在扶貧方面,建立了孤兒院,育嬰堂,痲瘋院,盲啞院,以及在落後的農村,推行識字運動,為數以千萬計。在正式教育方面,由小學到大學,都有優良的發展,其中人才濟濟,到今日仍受昨日的影響。其他醫療服務,出版事業,都給予過支持。
基督教傳及之處,更把婦女從傳統的歧視下解放出來,我的母親是第一批的文明女子,進入基督教女子學堂念書。她把所學的知識,回鎮上濟世助人,僅以育嬰一項,她親手救活的嬰兒不知幾許,婦女們爭認她做乾媽媽。這些一批又一批的乾女兒,現在分佈在世界各地,過着快樂豐足的生活。我們今天說扶貧,常嘆息同胞應先改變思想。基督的真理能使人脫離迷信,愚昧,文盲,這就是致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