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09-01


奇里曼嘉露山下

曲拯民

 

  東非洲坦贊尼亞國(Tanzania)的北部有一座非洲最高久熄的火山名叫奇里曼嘉露(Kilimanjaro-以下簡稱嘉露)其高峰Kibo海拔19,340英尺,終年積雪,狀如日本的富士山。雨季除外,每日在晨曦微露的剎那,在它正南二十五英里的茂錫市(Moshi)足可窺其美姿。太陽昇起瞬間,它即為雲霧所罩。山前三千至六千尺高原悉劈為農田,高處為森林區。雪山部分倘有專業人領導,攀登達山巔需時五天。
  1848年有兩名德國傳教士首先探險至此,比自南非至東非到達坦國西部的英國探險家李文斯頓(Livingstone)早兩年。此後歐洲各國始知非洲有此高山,但對終年積雪不溶之說未予置信,因它地處赤道。
  這正是歐洲列強窺伺非洲的時期,探險家為自己的國家鋪路,結果是英殖民南非與中部各地,德殖民坦贊尼亞,即舊稱的坦干尼卡(Tanganyika)。
  雖近赤道,但它處海拔2,660尺高原之上,氣候卻是溫和。由於古代火山灰的存積,土地作紅色,富鉀質及多種礦鹽,加上每年印度洋北吹的季候風按時送來適度的雨量,因此茂錫一帶農產豐富,德國人有見及此,便決定自海岸的坦嘎(Tanga)興築一條通茂錫長220英里的鐵路。

  鐵路工程始於1891年,步步高原,沿山脈而築,工程艱困,非洲人工作不力,多次停頓,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德國以教案為藉口,強租膠州灣,於建設青島時期見中國人肯吃苦耐勞乃徵僱山東工人,並在上海徵求技術人員及翻譯,陸續前去。事實上這條鐵路在山險工艱的環境下,斷續地經過二十年始於1911年完成。
  可值得記念的事是,茂錫人種茶的技術學自中國人,今日茂錫市東面的山下有一處廢墟,在今日村民的祖父輩時代被稱做Kijiji Shanghai(上海村)。
  或許事屬巧合,茂錫市的非洲人大部分是Chakka族,顯然具有其他氏族不同的外型,並有些像亞洲人,善經營,會理財,重視家庭和親屬的關係,是否滲有中國血統或受中國習俗的影響,未便妄作結論。今日在坦國政府中的各部門要職茂錫人佔重要地位和成分。

  Kilimanjaro應算作Usambara山脈的西部終點。1967年在此山脈中有葡籍的印度地質學家發現一種藍寶石,硬度雖不及翡翠,但在鑿磨之後比較一般藍寶石(Sapphire)更光彩,更清碧,燈下則如紫水晶,優美的淡紫。珠寶商與收藏家同珍愛之,由於舉世他處所無,即命名Tanzanite


Sapphire

Tanzanite

  自1885年德國經營Tanzanyika到第一次歐戰失於英,僅二十九年。戰後它受英國託管直到1961年獨立,英國統治歷時四十七年,與肯尼亞,烏干達同為東非洲聯邦的一員。1963年與革命成功的贊濟巴(Zanzibar)合併,遂改稱坦贊尼亞(Tanzania)。

  1953年,我自MauritiusLa Reunion,Madagascar,Comoros各海島到三蘭港(Dar-es-Salaam)上陸,作商業旅行,它是Tanganyika的首都,持國民政府護照由此簽證去肯尼亞(Kenya)和烏干達(Uganda)無絲毫困難。

  嘉露山的茂錫區出產世界最佳品質的咖啡Arabica,勤奮的農民得以維持小康的局面和較高生活水準。產茶區在此山之東,鐵路沿線,Usambara山嶺之南,海拔兩千英尺左右的地區。迄今非洲人稱茶為Chai,學自阿拉伯語,亦為泉州語音。
  原來在西方國家未進入東非海岸之前,阿拉伯人在此創設了許多邦國。“新唐書”記有摩鄰國,即今日肯尼亞的孟巴薩(Mombasa)北六十餘英里處的麻林地(Malindi)。至於唐代前來中土“捲髮黑身”的崑崙奴,既有馬來族更有非洲人。相傳古時的阿拉伯人首販非洲人為奴,唯其肯學習阿拉伯文宗伊斯蘭教者則免之。
  東非海岸的貿易首為腓尼人所開創,(推羅王受託所羅門為建殿做採辦),繼有希臘人,後為北非摩爾人。波斯人,至終阿拉伯人。在今Tanganyika南部海岸古時有奇勒哇(Kilwa)王國,建於北宋時期,城堡古波斯式,被一位漫遊中東和亞洲東方各地的北非作家Ibn Batuta譽為世上最壯麗的城市,迄今廢墟尚存,受國家保護。當年市場所在,鄭和遂於第五次西航時,遠達東非海岸的木骨都蘇,卜拉哇和竹步,三地在今蘇馬利共和國境,當年中國曾在其南的拉謨島(Lamu)設一貿易基地,以上各地包括奇勒哇王國,皆為葡人航海家華斯寇(Vasco Da Gama)所毀。他一生東征三次,卒死於印度。他死後,經過數十年,阿拉伯人重新興盛於東非洲海岸。

  茂錫一帶為人煙稠密之地,白種移民在嘉露山西面五十英里4,620尺高原上的阿路西亞(Arusha)建市,它地處海拔14,980尺的Meru火山(已熄)的南麓,土地也極肥沃,原為遊牧民族Masai之世居地。白種人在此種咖啡,除蟲菊等特殊農作物,並發展為狩獵,進入世界最大的國立公園Serengiti的出發地,因此鐵路伸展至此,並築飛機場。
  我第一次到茂錫是在1954年,住了三天以後來到Arusha。後來在六十年代又來過兩次,其末次是和家人一同前去國立公園看野獸的生態。


Weaver

  1954年在東非海岸揮汗的日子裏我初去Arusha市,感暑氣盡去,高原乾燥,涼爽宜人,到市內公路兩側去聽鳥鳴聲,細察熱帶各種鳥類的生態,印象最深的是一種善於編織草巢有些像似黃鸝的小鳥名叫Weaver,過去從未見過。有大樹似垂柳,細枝兒隨風搖曳,成百的鳥巢編織其上,多數完成,疑在育雛。另有新巢在編織中,時見雙雙啣草而返,將它穿來穿去,細心做畢,備極認真,巢皆橢圓袋形,大致相同,一律平等,和平相處,無嫉無爭,為人類所不能及。
  我到市郊去參觀一間狩獵農場,為德國移民一家人所經營,領有政府的執照,專門捉捕野生動物中的孤兒,受傷的,離群的,就農場中療養或馴養,準備賣予歐洲各地的動物園或馬戲團。時正遇父子外出露營中,母女領導非洲工人搭理農場。我說明來自香港,她們欣然接待,看了各處,一欄內有幼象,將趨前撫摸被止,非洲象與印度象不同,耳大,難馴,有攻擊性,故馬戲班以小耳的印度象為對象。吃草動物應具溫和性情,但非盡然,斑馬難馴,須當心隨時踢人,長頸鹿性溫和,但終不能做表演。事實上食肉獸如獅,豹,長腳豹等都可馴服。
  1960年代有野獸名片為英雄式名角約翰韋恩主演,取名Hatari(危險),即在本區完成,借用了狩獵農場的馴獸,加上實地(在Arusha)附近攝製捉捕犀牛和長頸鹿等精彩鏡頭,一時成為叫座力至高的影片,而那攝入的旅館我也住過兩次。街市上的鏡頭,有個大碑也被攝入,就記憶,那碑寫着“此地在赤道上正介南非角城與埃及開羅的中間”。

  星期日我進入本城僅有一間的英國教堂,本區當時有白種人口約一千二百,那日教堂人滿,小學學生同時參加,制服整齊,男女分座,行動與態度都充分紀律化,與今日美國所見竟若天壤,老少男性打領帶,着上衣,女性無不戴帽,歌詩幽雅一致,講道懇切而簡明。禮拜前後,院中盡情談笑,等於每週一次的交際機會,但一經入堂則鴉雀無聲,我擇後排而坐,看得清楚,未見有人交頭接耳,由此可見在殖民地的一般白種人(有少數荷,德,瑞等國人)對紀律,文化精神和自制力的表現程度,是以印象深刻,五十年後的今日仍不能忘。完後我被邀至迎接室,薄有茶食招待,有問及戰後香港恢復情形者。一位老年美國商人在肯尼亞首都有間分公司,他邀我前去和他的一英籍助手見面,係中國古物收藏家。後來我依諾前去,也到過他的寓所,原來夫婦都是中國通,退休前隸屬英國海軍,官至Commodore即准將或作艦隊指揮,駐節遠東各地,夫婦生平愛好中國古物,北平之大柵欄和琉璃廠皆為常去之地。今日思來,其家存的永樂青花及成化彩花瓷器已必價值連城了。珍品中還有一串翡翠朝珠,雖非透明至上品,但都是精選鮮綠與白色相間的材料,悅目之情無可復加,且粿粿滾圓無瑕可指,分明為遜清宮中物品。

  自嘉露山西行偏北約百二十英里山中有峽谷,名叫Olduvai,於1953年在此發現一個原始人類頭骨的化石,說是比1920年在河北省周口店發現具五十萬年的頭骨化石早一百萬年。發現與結論曾轟動一時,後來在此區續有所獲,發掘與研究工作的中心設肯尼亞首都Nairobi。今日有人類學博物館一所,為當年發掘人李奇博士的兒子Richard Leakey所主持。


Olduvai 峽谷

  1963年在兒女們來美讀書之前,我一家五口同到國立公園Lake ManyaraNgorongoro Crater一帶觀光五日。


Lake Manyara

  Lake Manyara在嘉露山西南百英里處,在此可尋見獅子和豹分別棲息在不同的樹幹上。豹為夜行獸,日間不易找到,嚮導與司機兩任務集一身,國立公園所屬的專門人員,他們對於路徑是熟悉的。凡在此區觀光必僱吉普車以策安全。兩次竟日之遊,在荒山野地,僅偶見馬賽族的牛群及牧人。車輛倘有故障或深陷水坑(象群挖坑得水而飲)真的要呼天不應,呼地不靈了,此時向空中打信號(夜晚)必有車來接迎的。一路群群野生動物,鹿屬最多(十種以上)斑馬次之,羚羊動輒百餘,群中僅見公鹿三五,此即中國人認為鹿茸為補陰妙品之根據與理論歟?斑馬每以長頸鹿為守望,故它露頸之處必有斑馬群在側。象具人性,通常每群二三十,三代或四代同堂甚至兼容幾名孤兒。群中祖父輩頻頻對我們示威,不得過分接近。每次車作退卻,示威乃止。象之壽命與人類同,七十歲算高齡。


Ngorongoro Crater

  由此西北行約十英里便達Ngorongoro Crater為久熄火山口,海拔5,600英尺,其中有湖,每屆旱季,沼澤與湖水皆不枯竭。山口直徑約十英里,四面環山,比湖高兩千尺,附近野獸為水越山而來,旱季尤甚,一時可達三萬頭。由於森林稀少,高原氣爽,一抹白雲凌空而下,粉紅色非洲鶴正飛翔,背景的湖水碧藍,獸類奔馳往來,望遠鏡下,全境一覽無餘,巍為人間奇觀。在此難尋者仍為犀牛,注視竟日祇見到四頭,可見舉世有識之士為保護絕種動物正在大聲疾呼,尤其反對中國採用犀牛角入藥,並非毫無原因。
  嘉露山西南方行約六百里可達Lake Tanganyika,湖邊有Gombe國立公園,是世界最早的黑猩猩保護區。1960年代,將絕種的動物在此僅存二百餘,為世界各國研究黑猩猩生態的自然園地。據說人類自從有了文化便逐漸變了質。研究黑猩猩的生態對於人類的天性和本質更易於了解。
  近代前往Gombe公園研究黑猩猩生態的學者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英國女性Jane Goodall,她與黑猩猩為鄰前後至少二十年,就生態與觀察所得,寫書數本,獲博士學位。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寰宇古今

美國花生傳到中國 ✍曲拯民

點點心靈

永墜愛河 ✍余卓雄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野地裏的百合花 ✍蘇美靈

談天說地

神要怎樣的領袖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