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03-01


明朝的基督教發展

黃彼得

 

一.明朝佛教徒皇帝的興起


朱元璋

  元朝蒙古人統治中國九十七年,當時有一個和尚名叫朱元璋(1328-1398),很有漢人的民族意識,在曲州起義反抗元朝,經過十五年的奮鬥,1368年在南京建都,改國號為明朝。因為朱元璋本身是佛教徒和尚,他不但毀滅元朝,也逼迫元朝所重用的基督教徒。元朝蒙古人給予教會一切的方便,到了明朝朱元璋時,因為改朝換代,基督徒反成了被逼害的對象。明朝初期時,教會難以在中國自由的發展,公開的教會和傳教活動都停止了;基督徒只能在家中,鄉下或不公開的場合繼續敬拜獨一的真神和相信耶穌基督。

二.耶穌會宣教士前來佛教的中國傳福音

  大約過了二百年,1540年葡萄牙國王請求羅馬天主教教宗,要派宣教士到東方傳道。1541年有一位耶穌會的宣教士聖方濟各沙忽略(Francis Xavier)前往東方,在1542年五月六日到達印度的哥牙(Goa),後來再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傳福音。當時他遇見一個日本的生意人雅古洛,就跟他到日本傳教。1550年再到中國廣州附近的一個上川小島傳福音;當時明朝禁止宣教士到中國傳道,他曾經想改穿中國服,懇求有人帶他到廣州去傳福音,但是沒有如願,不久就病死在上川小島上。再經過大約七年之久,葡萄牙的宣教士終得到明朝嘉靖皇帝的批准,可以在澳門傳教,直到今天仍然有宣教士在澳門傳教。澳門以後就成為基督徒向中國和東南亞傳福音的基地。

三.利瑪竇宣教的智慧


利瑪竇 Matteo Ricci

  可是福音要傳到中國內地仍然是非常困難的,一直到1581年耶穌會再度差派兩位很出名的宣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和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他們先用兩年學習中文和熟悉中國風俗習慣,也穿上中國衣服,到了1583年才跟着葡萄牙商人到達廣州。他們入境隨俗,學習中國人的禮貌,送上見面禮,得到當地地方官的好待,允准他們的請求撥出一塊地作敬拜和靈修之用,因此他們得以在廣東肇慶用廣東話傳教。他們在家中擺列很多好看的西方鐘錶和天文學所用的天文儀,穿和尚的法衣,禮拜堂也稱為“寺”。為了取得好感,又智慧的繪畫地圖,將中國擺在世界地圖的中間,給政府官員和學者好的印象;“中國”被稱為最中間的國家“Central Country”,就是從利瑪竇來的。1589年四月他們在江西的南昌,江蘇的南京和蘇州等地,跟當地的士大夫和政府人員來往,發現這些官員大都是儒家學者,所以從1594年起就不再穿和尚的衣服,改穿儒家的衣服,自稱儒家的學者。1600年,利瑪竇和西班牙的宣教士鵬迪我(Spaniard Diego Pantoja)從南京到達天津,北京,得到太監的幫助拜見了明朝皇帝,貢獻了幾樣寶貝的東西:自鳴鐘,萬國地圖,聖經,聖母像,耶穌基督的畫像等。這些禮物中,最令皇帝開心的是中國在世界地圖的中心,因此引發皇帝向他們請教宇宙與聖經真理的道理。
  利瑪竇很有智慧,除了向皇帝講聖經的道理以外,也對皇帝說明國家的興衰和天文的知識很有關係,因此貢獻天文知識,教導如何使用天文儀觀測氣象;因此皇帝封他為“欽天監”,等於今日的氣象主管。利瑪竇就藉着西方的天文科學,引領很多中國士大夫信耶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徐光啟(1562-1633)。因此明朝開始允許基督教宣教士在全中國自由旅行佈道,設立教會,到了1650年,全中國基督徒總計有二十五萬人。
  1595年,當利瑪竇在南昌用儒家思想介紹基督教教義時,花了六年寫了一本書天學實意在北京出版,1605年又在杭州出版。這本書使用儒家的思想來說明基督教的真理,把儒家沒有談到的道理用基督教的真理介紹出來。他見證基督教所敬拜的上帝,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天”,這位上帝也曾經啟示中國的聖賢孔子和孟子;因此基督教來到中國,不是否定儒家人道,而是加以補充天道。利瑪竇在1608年又編了一本書畸人十篇,引用中國古書來見證基督教的道理。

  另外還有一位很出名的耶穌會宣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1613年來到中國,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地傳教,後來被封為華南主教。他精通儒家學說,有三十幾種著作,其中著名的三三論學記談到基督徒當如何生活;他許多的著作都是教導人如何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說明人的罪必須藉着耶穌基督的救贖才能得到赦免。

  1631年,有兩派的宣教士方濟會與多明會,認為耶穌會的人太儒家化,反對耶穌會祭祖祭孔,因此教會內部起了分爭,狀告到羅馬教宗,後來就批准以“天主”取代“上帝”。

四.利瑪竇向歐洲介紹中國文化

  利瑪竇在北京過了十年,從1601到1610年,除了努力講解基督教的道理以外,也介紹西方科學,特別是天文學和幾何學。他寫了著名的幾何原理,告訴中國人如何用幾何學來計算,畫圖,並且如何了解宇宙星球的事。他也與徐光啟繪畫萬國的地圖,更將中國四書五經翻譯成拉丁文,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儒家思想。他們編了中文,意大利文和葡萄牙文的字典和文法,讓西方人學習中文。
  利瑪竇在1610年五月十一日離開世界,死在北京;當時皇帝明神宗(萬曆帝)下詔,舉行隆重喪禮,也為他蓋了一座很大的陵墓予以厚葬。天主教記念利瑪竇對中國傳教的貢獻,也肯定他介紹中國倫理和文化給西方的功勞,特別舉行盛大典禮,並且編寫一本中國札誌
  利瑪竇離世以後,有一位德國耶穌會宣教士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1622年來到中國。他精通天文學,幫助清朝政府改革曆法。

  在明朝時代,教會除了傳福音,也幫助中國進到科學時代,同時更介紹中國的文化給西方世界。可見基督教不是單單傳宗教,更是對國家人民有很大的貢獻。基督教不是要管理別的國家,也沒有使用愚民政策欺騙老百姓。假如當時明朝皇帝不是太受儒家和佛教的影響,而接受基督教教義來管理百姓,相信中國在明朝就可以發展成為一等的強國。可惜當時的人不了解基督教教義,以為基督教是西方的東西。其實佛教,印度教和回教也不是中國本土的;而基督教是超越這一切。從整個歷史來看,我們對基督教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選自作者著基督教簡明釋義(8)-認識基督教史略,香港:金燈台出版社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拉斯窟壁畫 ✍和英

寰宇古今

富蘭克林在英國 ✍稽譚

談天說地

團契與福音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俱括來”如何來?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