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07-08-01


請勿“嚴禁”

余卓雄

 

  在中國旅行,處處都可看見一些詞句嚴峻的標語,如“不准”,“嚴禁”,“重罰”,“不得”;就是有鼓勵性的,也使人感到被強令的感覺,如“排隊”,“爭先”,“用力抓緊”,“拼搏”,“兩手要硬”,“狠打”,這些字眼,殊不文明,似乎非以強弓硬箭的姿態,不能達到其目的。
  有諷刺意味的是,看到標語的人卻不以為然,你“不准”,我偏要“准”給你看;你要“排隊”,我就“爭先”。貼告示者也沒有真的“重罰”,這標語就等同虛設。
  我在北京長安街攝得一幅照片:在天安門前有一塊用小鐵絲圍住的一塊草地,有個人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悠然自得,在他旁邊有個牌子寫着“不准踐踏草地”。也許這個人是文盲吧。
  忍不住煙癮的人在“不准吸煙”的告示下吞雲吐霧,已經司空見慣。有幾個人看見“不准隨地吐痰”能把喉嚨扣住?
  寫標語,也要講心理學,寫得溫和一點,文雅一點,使人們覺得自尊心沒有受到損害,樂意合作,豈不比像叱喝小孩一樣更收效果?在這塊多難的土地上,人民被叱喝了幾千年,思想也麻木了。我吸煙是我的自由,你憑甚麼不准?我吐痰也沒有吐到你身上,你管不了我。如果我們能把聲調放得低一點,對方會為你的友善感動,也許會把煙頭熄滅,把痰吐在手絹或紙巾裏。
  西方有“謝謝你不吸煙”的小牌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藝術,你還未把煙拿出來,人家就早謝謝你了,還好意思擦起打火機嗎?
  試一試把“不准”改為“請勿”如何?
  關於“爭先”,“拼搏”,“狠打”這些字眼,無形中產生了不良的副作用,你只要到應該排隊的地方去參觀就知道。
  古代有個寒士不吃“嗟來食”,因為他維護他的尊嚴,面子事大,餓死事小;今天中國龐大的人群,就是要讓“嚴禁”變成“自覺”。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誰作主? ✍于中旻

樂趣飄送

無伴奏的旋律 ✍音凝

寰宇古今

聖誕老人 Santa Claus ✍史述

寰宇古今

行在光明中 ✍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