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8-02-01


可悲的巴勒斯坦

史直

 

  古稱巴勒斯坦,地名,一度被稱做迦南,最後仍改舊稱。


巴勒斯坦地測繪圖(點擊放大)

  巴勒斯坦(Palestine)地處要衝,是歐,亞,非三洲的走廊,歷代兵家必爭: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敘利亞,羅馬,阿拉伯,大食,十字軍,突厥,英國託管。1948年猶太人在此復國,阿,猶兩族爭鬥不已,初時重於政爭和軍事,導致出亡難民七十萬人,繼有強行越界殖民,造成民間暗殺。阿,猶兩族本屬同根,等於兄弟鬩牆,同室操戈。否則便是宗教信仰的偏見在後作祟。

阿,猶族同一始祖

  約在公元前兩千年間即中國夏朝中葉,迦勒底即巴比倫出生的亞伯拉罕率家人南下移居巴勒斯坦。他年老無子嗣,從其埃及女傭夏甲生子以實瑪利。後來他的妻子撒拉也懷孕生子,取名以撒,夏甲與其子不見容於主母,被逐於野。以撒的後裔成為猶太人,以實瑪利則是阿拉伯人的始祖。倘若此結論有問題,試問世上有哪些人肯定是某人或某原始民族之純正後裔而不沾異族的血統?人類學家稱:今日在中東和北非沙漠中遊牧民族白都恩(Bedouins)才是純種的阿拉伯人。不論其真情如何,在耶路撒冷之南希伯崙的亞伯拉罕墓前,阿,猶兩族同認它是第一代祖先埋骨之處來頂禮膜拜。

以色列之命名

  公元前700年到公元700年約一千年之間,中東各地通行Aramic,以後即被阿拉伯語取代。公元前6-500年,猶太民族完成了自己的文字希伯來(Hebrew)。此時創世記到申命記亦摩西五經由Baruch Ben Neriah寫出。他是那時流亡埃及先知耶利米的助手。以上說法咸為近代學者承認,1993年八月,猶太史學家Richard E. Friedman在德州做出權威式的結論,我存有剪報為憑。在文字形成以前,歷史上記載的年代和事實是否全部正確?此點必因人和其信仰而異,中國的“三皇五帝”之說豈非也令人疑信參半?
   亞伯拉罕的長孫雅各在巴勒斯坦(摩西五經則取名迦南)遇上荒年,率家人投奔埃及。雅各又名以色列,因此其子孫取名以色列人。他們在埃及四百三十年,不堪埃及法老王的苦役,背叛,全部進入西乃曠野,制定宗教,法典,祭禮,規章,氏族編排和徵兵制度。迦南地各部落原為埃及法老王的藩屬,四十年後王室衰微,有機可乘,以色列人開始進窺迦南,先屠米甸的五王,奪其所有,殺盡人民,擄少女三萬二千…倘所報屬實,慘烈亦古今奇聞(見民數記三十一章)。所謂進入“應許之地”事實上無非是蠶食鯨吞而已。約二百年後,原居民悉被征服,殺戳或同化,首領掃羅開始稱王,不久便被敵人殺死,其侍從名叫大衛,成為以色列人的首屆國君。他在耶路撒冷建王宮,是為遊牧民族定居城邑之始,比中國殷朝盤庚時期的“先王有服,恪遵天命,茲猶不常寧,不常厥邑,於今五邦”那生活形態晚約五百年。

建國與亡國

  大衛故後,兒子所羅門承繼,在王宮之北建聖殿,並築圍牆。今日殘存的一段長一百二十呎,高約七十呎,名為哭牆(Wailing Wall),其上是伊斯蘭教的磐石寺(Dome of The Rock)。每天不斷在牆前有猶太人前來誦經,祈禱,點頭,回想往事。


哭牆(Wailing Wall

  所羅門的智慧遠播異邦,但也淫泆奢侈,中年被黜。其子承大統,國起變亂。北部的十支派(氏族)成立以色列國,南部的猶大國仍以耶路撒冷為都,譯意“和平之城”。猶太人(Jew)這個名稱始自國名猶大(Judah)。北國傳十八世亡於亞述,南國傳二十二世國祚約三百四十年,亡於巴比倫。猶太人被放逐,被擄巴比倫為奴,時在公元前586年,此時猶太人已經有了文字,它是迦南多種語文的合成品。今後猶太史所載年代與史實都必正確。
  約四十年後巴比倫亡於波斯。猶太人(以色列與猶大)准予返國,在耶路撒冷建殿,築城牆,全國成為波斯的藩屬。

重新立國

  波斯與希臘交惡,亞力山大興兵伐波斯大勝,猶太全地遂成為希臘的藩屬。公元前323年,亞力山大患熱病遽逝,它又臣服條支國的敘利亞王朝。蓄意污衊,王朝在聖殿樹立偶像,殺豬為祭,民情沸騰。勇士哈斯蒙(Hasmon)家族,綽號馬卡比(Maccabees)譯意“鐵錘”揭竿而起,全國民眾響應。戰爭集中耶路撒冷,照例聖殿中的燈每日必添油一次,但聖殿區的戰事激烈,祭司入殿不可得,八天後,猶太人大獲全勝,祭司入殿喜見燈火猶明,引為奇蹟。今日全世界的猶太人每年十二月第二週末開始,慶光明節(Hanukkah)八天,每天燃燈或燭一支,象徵自由的聖火八天不熄。
  猶太人在哈斯蒙家族領導下,乘勝追殺敘利亞軍,驅之國境外。哈斯蒙王朝遂建,傳四世,祚約一百二十年。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的東方軍大將龐培攻下耶路撒冷,此後巴勒斯坦成為羅馬屬地。
  聖城被圍三個月,城破,大開殺戒。龐培後來任命大祭司,允許猶太人宗教自由,予自治,但無養兵權。
  猶太新國君之父是猶太教徒,阿拉伯人,在羅馬軍中立下“平亂”的功績,御賜羅馬公民。子因父貴,羅馬任命希律督加利利省,承歡羅馬權貴,對付猶太人的手段高強,被封猶太國王。他重建聖殿,堡壘,王宮,城牆及郊外的競技場。

耶穌誕生

  希律生性殘暴,隨意殺害無辜。耶穌誕生,東方的博士(Magi)見異星,波斯古教的祭司兼星象家,來訪“新生王”。希律聞後,將聖城內外兩歲以內的男童全部殺盡。同年或次年,希律暴斃,得年僅四十一歲,時在公元前4年。
  耶穌誕生應是公元的開始,但是被計算得遲了四年或五年。
  西方的天文學家公認:公元前6-4年間,木星和土星在地球上看是相遇雙魚宮(Pisces),星特大而明亮。漢書“天文志”:“二年(漢哀帝建平二年,即公元前5年)一月,彗星出牽牛七十餘日。傳曰:彗所以除舊佈新…更改之象也,其出久者,為其事大也。”史記“天官篇”:“景星者,德星也,出於有道之國。”解釋:“景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見則人君有德,名聖之慶也”。“凡三星合,為景星”。為此異象,漢哀帝下詔更改建平元年為太初元年。再說,十二月二十五日非耶穌誕生之日,它是波斯古代的太陽神米支拉(Mithras)的祭日。古習傳至亞述,遠及羅馬帝國,凡數百年,成為多神教祭日。公元33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頒令中止,改它為歡慶耶穌誕生之日。

猶太淪為羅馬藩屬

  希律故後,國起變亂,平復後,三兒子各領一方,但耶路撒冷區與撒瑪利亞則由羅馬巡撫直轄。希律的兒子安提帕欲恢復其父的光輝,鼓動民間造反,被捕,被放逐。其侄亞基帕在羅馬皇宮養大,被羅馬任命為傀儡王。越五年,暴斃,由其未成年的兒子繼位,也是一名羅馬傀儡,此後猶太國名存實亡,繼有四年間的動亂。羅馬命大將維斯帕森率軍前來平亂,適值羅馬暴君尼祿被毒殺,維斯帕森被召回做了羅馬皇帝。他的軍職由其子,亦即副將提托代替。公元70年,聖城被圍四個半月,城牆被拆,火攻,聖殿被焚,殿頂的金飾下流,士兵逐石而拆,尋找金子。四十年前的耶穌預言正好應驗。今日在羅馬城裏可見提托(Titus)的古紀念坊一座,距那有名的鬥獸場僅有一箭之遠。
  此時,聖城內外有十五萬人,倖存者不多,餘者被殺或被逐。

亡國以後

  第二世紀始,猶太人漸東歸,在聖城新築會堂,禮拜,提倡復國。公元130年羅馬皇帝Hadrian巡行至此,下令禁行割禮,廢各種集會,不准守安息日,皇帝去後,猶太人不服,抗命,驅走羅馬駐軍,高唱自主,發行貨幣。五年後,御駕親征,殘餘的城牆被拆,一場血戰,建築被毀,居民被放逐,當奴隸,被送羅馬城的鬥獸場。聖城的原名禁止使用,命新名Aelia Capitolina。猶太國亡,其人民流浪中東,埃及,北非,地中海各國,隨摩爾人建王朝於西班牙,然後西歐及東歐各國。
  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具獨立性(藩屬狀態下的不計)的建國兩次,算來不足六百年;在聖城耶路撒冷的聖殿是三建三毀,今日在其上的是伊斯蘭教的盤石寺,對此猶太人豈能不耿耿於懷?
  猶太人自公元135年國亡,其子孫流浪全世界,經過一千八百十二年後於1948年復國,是歷史上的奇蹟。也令無數的無辜喪生或失去家園。
  直到第三世紀,猶太人禁入聖城區的法令還未廢除。各地的基督徒前來朝聖,猶太人混跡其間。
  自東羅馬國君君士坦丁(Constantine, 288-337AD),其母與子皆成為基督教徒後,聖城添設十間以上的不同教堂,朝聖人數倍於往昔。
  第七世紀,新波斯國興,敗東羅馬帝國,中東流亡的猶太人紛紛參加波斯陣營“解放”耶路撒冷。城陷,燒殺,玉石俱焚,居民死亡三萬四千,幾乎全部是基督教徒。聖城南面耶穌誕生處伯利恆的紀念堂壁上因繪有波斯衣飾的三人像(朝聖嬰的博士)始得倖免,十五年後,東羅馬敗波斯,巴勒斯坦重入羅馬版圖。

入伊斯蘭教範圍

  伊斯蘭教興,阿拉伯文化和語言盛行中東,巴勒斯坦人紛紛投入阿拉伯陣營,東羅馬放棄了巴勒斯坦。
  公元638年,那時是中國的唐朝盛世,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二年,第三世伊斯蘭教主Omar,素衣白馬,取容忍異教,各族同等的態度率軍入聖城,登摩利亞高地,做清除工作,找出古代亞伯拉罕在其上欲將其長子以撒當祭物獻給上帝的那座大磐石。迄今伊斯蘭教堅持長子乃是以實瑪利而不是以撒,此亦兩教或謂兩族爭執的一點。傳說伊斯蘭教主穆罕默德曾魂遊聖城,足踏此磐石上升天庭拜會諸聖及上帝。Omar在側建紀念寺,並立此地為伊斯蘭教第三聖地。
  第四世教主Abd-al-Malik於687年在那石之上建磐石寺(Dome of the Rock),四年後完成。
  聖城開始繁榮,伊斯蘭王朝與東羅馬通好,各基督教堂重建,十一世紀,東方的大食國軍進佔巴勒斯坦,朝聖人被劫,辱,殺,遂有歐洲各君王組成的十字軍東征之舉。百年間,數度易手,故有三,五次東征,終由埃及的伊斯蘭軍(Mamelukes)得手,雙方議和。此時聖城的人口是四千戶左右,猶太人佔七十戶。
  十五世紀,突厥族的伊斯蘭軍興,陷東羅馬國都,國亡。在小亞細亞建立奧吐曼帝國,威震歐洲。第三代國君被譽為光輝的蘇萊曼(Suleiman the Magnifcient)興築聖城的全部城牆和磐石寺的全部裝璜,加上第三十八章可蘭經文的選句。
  瓷壁金元頂光芒四射的磐石寺乃是聖城的唯一風景標誌。其北有耶穌紀念堂(Kursi Issa〔耶穌之位〕),因他被伊斯蘭教稱為先知。正南Al-Aqsa是聖城中二十三座各教寺院最大的一所。其側為博物館及圖書館,皆建於大衛與所羅門原宮殿之摩利亞高地,此處命名“高貴的聖地”(Harram-Ash-Shariff)。正是由於以色列前總理曾親帶領軍警闖入此區,才引起了混亂和互相報復。

從文藝復興到猶太人復國

  東羅馬帝國覆亡後,返回歐洲的精英帶動了“文藝復興運動”(Renaissance)使文學,藝術,建築,音樂,科學等有顯著的開展,進入西方文化的至高領域。今日倘你前往歐洲觀光,除去一般博物館裏所存發掘或強搶的古物外,所觸所見,幾乎無一不是文藝復興運動以後的產物。它卑劣的一面是列強在航海發展下侵略了弱小。西方人敵視異教,輕視亞洲各國的古代文化,甚至一般過分西化的中國人直到今日也未免俗。
  故步自封的奧吐曼盛極而衰,第一次歐戰後帝國解體,英國勢力在中東增大。巴勒斯坦本為奧吐曼帝國一部分,人口一百八十萬,猶太人僅約五千,半數住在耶路撒冷,大戰告終,日內瓦的國際聯盟授權英國託管。
  戰後歐洲各地普遍貧窮,饑饉。猶太移民巴勒斯坦續增,在貿易和田地各方面僧多粥少局面下,阿猶兩族失去和諧,情況持續了十年。社會極不安寧。1939年,英國宣佈每年猶太人的入境限額是一萬五千人,以五年為限,然後中止,希望有釜底抽薪之效。時值希特拉大行反猶政策,猶太人紛紛逃亡,一時感到走投無路,遂與英國結怨。挨到大戰終了,偷渡的猶太人數增多,在巴勒斯坦的阿,猶兩族明爭暗鬥,流血的事層出不窮。猶太人攻擊和報復的對象也包括英國當局。
  1946年英國感到棘手,宣佈放棄託管,並建議阿猶劃區分治,耶路撒冷永久開放為國際都市。次年聯合國代表團前去調查,認為報告與方案可行,遂予通過。此時巴勒斯坦的人口是二百六十萬人,猶太人僅佔六十萬。依全世界有一千二百萬猶太人來說,那正是復國的力量,猶太人遂宣佈成立以色列國。當時聯大只五十八個會員國,其中四十五個國家即予以承認。阿拉伯語系及伊斯蘭教國家全部反對。
  阿猶間的問題,錯綜複雜,以聖城為都也是雙方爭執上的死結。迄今雙方皆不肯讓步及遷就。因此,和平之路似乎十分遼遠。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清白傳家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張家界雨吟滴翠 ✍鄭國輝

談天說地

復活的福音 ✍于中旻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白雲雞翼 ✍禾秧

寰宇古今

幹細胞治好一個破心臟 ✍錢錕

寰宇古今

科學知趣:磐石出油成河 ✍蘇美靈

樂趣飄送

德佛札克 Antonin Dvorak ✍稽譚

寰宇古今

鶴立雞群—嵇紹血濺帝衣 ✍天涯過客

談天說地

亞伯拉罕的選擇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