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癲癇症
2007年七月間,香港方面首先發現“麻將癲癇症”(mahjong epilepsy)。消息載於八月份的香港醫學月報(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撰稿者是瑪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文中說明在香港和台灣兩地曾發生過由於打麻將而引起的癲癇病的例子共二十三個,其現象是當場昏厥,有似患羊癲癇發作(seizures)的情況,撰稿者說明此與緊張和疲倦無關,但未說明發作時的急救辦法。
這二十三名患者過去從未有同樣經驗,全是初度發作。這發作均是在麻將開始約一小時之間發生的。其中有一名暫時停止玩麻將,休息一段時間後,再度參與,竟發生了第二次。
發作原是由於一時腦波失去控制,患者會全身顫動(tingling)抽動(twitching)和極度痛苦(extremity),亦可能自身感到驚懼(fear)和幻覺(hallucination)。甚至口吐白沫,於恢復以後感到沮喪和疲倦。
據辭海,麻將又名麻雀,共一百三十六枚,初興於浙江,後傳至大江南北,以至西方各國。但它的玩法各有不同,據說是賭具之中至複雜的一種,唯初起的年代則未有說明。據西方資料:說它興於公元前約300年。那是周朝的春秋時代,也是北方有孟子,南方有屈原的時代,那麼麻將是興起於中國哲學昌盛的時期?
麻將在中國北方並不流行民間。民間最流行的賭具是骨牌,又名牌九。它不似麻將具有長時間的消遣作用,牌九的輸贏的決定甚快,所以消耗時間少,頃刻可將參與者的囊橐倒空。橐是指着沒底的口袋。
北方民間最流行的是紙牌,長三寸,寬半寸,各地張數和印刷各不相同,以東北各省民間最廣流行,考其最大的原因不外地處北緯五十度上下,每屆隆冬,晝短夜長,白雪遍地,滴水成冰,農民家中多以全家或聚親友玩紙牌用以消磨時間,今有一趣事值得一記。
山東一省人口之稠密在全中國僅在江蘇省之後,但山東絕不能與江蘇相提並論。江蘇是魚米之鄉,一年有兩季的收成。山東省南部與東北部多山,西部之平原區又時常受到黃河泛濫之災,所以青年人的出路唯靠移民東北各省。
在今龍口市西面有掖縣一地,舊稱萊州府,在清朝末年有一位陳姓青年前往東北去謀生。他見紙牌銷路甚廣,所用的卡紙本為土製,既不耐用,木板印刷,圖案又呆板,他遂心生一計,擬仿效西方撲克牌,用上等卡紙,採取新設計和石印五彩。他集資利用日本大阪的技術和印刷機,出品居然暢銷東北各省而致富,那就是後來著名的瀋陽的太陽煙草公司資本的來源,也就是青島陽本染印公司創建者。戰前,陽本出品的納富妥紅布(Naphtol Red)行銷全華北。此種染料是德國出產,染印之後,其色水洗不褪,日曬不落。因紙牌而致富的例子世上恐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