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08-11-01


問與答

甚麼是外邦人

 

教會中常聽見說:“外邦人”如何,如何。所指是未信的人,使人聽了有被歧視的感覺。這樣說對嗎?如果不對,可以改嗎?

  “外邦人”實際上就是“外人”,或“外族人”,當然這說法是以色列人用的。英文譯作:Stranger, Alien, Gentiles,就是指以色列國民以外的人說的。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揀選他和他的後裔,特作自己的子民,並以割禮作他信的記號。因此,以色列人,就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以他們受割禮自誇,作為潔淨的標識,表明與未受割禮的人不同,並且稱未受割禮的人為“外邦人”,含有藐視的意思,不跟他們來往。在舊約時代,這區別十分清楚,以色列人不願外邦人在事奉神的上面有分。就是在羅馬統治下的時候,統治者也特別尊重他們的宗教,不准外邦人進入聖殿區域,更不必說聖所了;違背規定侵入的人,可以治死。不過,在以西結書第四十四章,神藉先知責備以色列人說:

“你們把我的食物,就是脂油和血獻上的時候,將身心未受割禮的外邦人,領進我的聖地,玷污了我的殿,又背了我的約...你們也沒有看守我的聖物,卻派別人在聖地替你們看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以西結書44:7-8)

  這是說,神看那些宗教人的問題,不僅肉身未受割禮是不潔的,心未受割禮,是更大的問題。人看外面,神是看內心。因此,神眼中的“外邦人”,包括屬以色列各支派的人在內。所以,“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馬書2:28-29)到了新約恩典時代,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使一切信的人,都得與神和好。使徒保羅說:

“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着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以弗所書2:11-13)

  在基督裏,因信成為神家的人,自然不是外人,沒有猶太人與外邦人的分別。就如在巴勒斯坦人中,有不少基督徒,遠比猶太人多,在信仰上該可以與我們認同;只有政客們,不願承認這事實。更有一層壞事,就是讓“外人”看守聖物。在今天的教會中,就是以未信主的人,擔任教會聖職;不幸,特別看重多財的人。這是神所不喜悅的事。神只要分別為聖的人,擔當聖事。無論如何,當眾稱人為“外人”,或“外國人”,是不禮貌的,至少是欠缺修養的表現。CNN創辦人談諾爾(Ted Turner, 1938-)主管他的傳播機構,不准記者或評論員使用“外國人”(Foreigner)這個語詞,必須用“國際”(International)代替,違犯者罰款一百美元。希望教會也會自律,知道使用語詞的重要,尊重對方的感受。現代國際交往頻繁,能夠這樣設想,是很好的。在教會中,一般猶太人不多,絕大部分是外邦人。如果使用“外邦人”一詞,意在指未信者,以“問道”或“慕道”的朋友代替,會好得多,簡單稱“朋友”也好些。聖經說:“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1-2;參創世記18:1-33)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接待客旅(外人)的態度,仍然值得我們效法。聖經中多次吩咐,要記念你們中間的外邦人,不可忘記客旅和寄居的,務要善待他們,像本國人一樣;只是不可立他們作王。不可否認的,在教會中存在對外國人,或外省人,外地人歧視的事實,是照着世俗的樣子行。那樣行的人,正顯明他們自己是“外人”,在主的救恩無分。(文中旴)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點點心靈

黃昏的玫瑰 ✍余卓雄

藝文走廊

淺談中國傳統建築 ✍謝順佳

寰宇古今

世紀交替思想範型與革命 ✍史述

寰宇古今

狄考文與中國哈佛大學 ✍史述

藝文走廊

2004香港印象 ✍殷穎

書香陣陣

讀書樂:十二小先知書解讀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殉道的心志 ✍余仙

藝文走廊

馬利亞到她救主的墓 ✍凌風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