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5-07-01

新約聖經中的軍語

于中旻

 

  幾年前,美國因介入世界上多處的戰爭,導致人員死傷,國力困疲,人心厭戰。有人見“文化戰爭”之類語詞,以為基督徒既是“和平之子”,不該給人好戰的印象,甚至有人以為基督徒負挑起戰爭的責任,現在想來都好笑。也許,這類話只是“商戰”的策略。
  其實,比喻是以日常生活事物,闡明深奧的真理。所以新約聖經比喻,多取自農牧,商業,或當地的習俗。當時巴勒斯坦地區,是羅馬統治下的殖民地,沒有自己的國防軍;但地處地中海岸,歷來不乏戰爭,有關軍旅的比喻,並不太少。更因為福音傳播是靈域的對決,軍事上的狀況,適於彰顯這屬靈隱祕;因此,基督徒雖非好戰,聖經用軍事象喻,自有其必要。

建軍的條件:脫離世務羈身

  耶穌是先知預言“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但在天國完全在地上實現前,那世界的王魔鬼和仇敵,還沒有被踏在腳下,信仰是一項實際的戰爭。耶穌說:“你們不要想我來,是要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要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馬太福音10:34)因此,參與主軍中,必須有受苦的心志。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摩太後書2:3,4)脫離世務的羈絆,才可以專心壹志作精兵,不以瑪門作主人,惟獨服事主,達成祂的爭戰致勝目標。

從軍的籌畫:有否得勝把握

  人要講實際,不可好高騖遠,理想化。耶穌用比喻說:“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路加福音14:31,32)如果是超人英雄,能夠有以寡敵眾,以少勝多的把握,那自然是好事。可惜多數人過於高估自己,沒有運籌於帷帳之中,臨到沙場,發現力與願違,已經不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了。因此,耶穌並不以多為勝,而是清楚告訴人,要先計算好。

在軍的實境:服從上面旨意

  有個羅馬軍官百夫長,來求耶穌醫好重病將死的僕人。此人視卒伍如子弟,但了解靈界的情形;所以他以為不勞耶穌親自去,竟然就自己的經驗,向耶穌說比喻:“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馬太福音8:9)這是說,他不看外面,把耶穌當作鄉下的拉比;而看見祂統轄萬有,“聽從祂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詩篇103:20)。凡是主的僕人,遵行神旨意的,首先要自己先服神的權柄,願意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當確信,經歷,有“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詩篇34:7;列王紀下6:16,17;希伯來書1:14)

行軍的裝備:穿上全副軍裝

  與最厲害的仇敵魔鬼爭戰,總不能暴虎馮河,必須用屬靈配備。聖經這樣說:“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以弗所書6:11-19)這套軍裝,列明對前方保護得周密,但身後則付之闕如。重要的是戒備不懈,不要讓仇敵從背後攻擊得逞:“多方禱告祈求”,是持續屬天供應的來源;“儆醒不倦”,是謹守自己,歷史上數不清的疏失,出在不夠警覺,這是軍事上的原則。

進軍的戰略:倚靠神的大能

  保羅從少年致力學習,出身名校,在迦瑪列門下受教,品學兼優;但作為基督的使徒,他深知這套東西,在屬靈爭戰上,不能發生充分的作用,所以說:“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4,5)如果真以主的國度為念,就不能炫耀自己,想要叫人稱讚;攻略城池,要為主得人,才是工作的目標,如古時紀功,必須獲得“首級”才可算數晉爵。

用軍的目標:進入永遠安息

  到羅馬時代,大致進入農耕文化,行軍還是得用帳棚;到戰爭完畢,就拆卸帳棚,歸回田園,還居房屋。
  使徒彼得作為福音的老戰士,看到將來解甲息戰,歸回天家的日子,所以仰望那將來的和平說:“[我]知道,我脫離這帳棚的時候快到了,正如我們主耶穌基督所指示我的。”(彼得後書1:14)
  使徒保羅這樣說:“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哥林多後書5:1)他受苦善戰,完全奉獻,期望得勝光榮凱旋。不過,他知道並不是靠自己苦幹硬拼,或能夠縱橫捭闔,智勇兼備,而全在於全軍的元帥,不忘歸功於神:

“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着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因為我們在神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14-15)

  羅馬軍隊出征歸來,必是得重大勝利,才可享有凱旋儀式盛大歡迎。這光榮和特權,在共和國期間,由元老院給予。凱旋行列最前面,是元老和執政;繼由號角前導;戰利品和犧牲;敵軍的首領和俘虜,戴着鎖鍊,多半有就死的結局;樂隊和焚香爐;香氣籠罩着全行列;得勝的統帥則身穿紫袍,坐在戰車上,頭上有桂冠,左手握象牙權杖,右手執棕枝,並有侍立者捧着金冠冕。到羅馬帝國時期,變成惟有皇帝得享有凱旋進行行列,因為統帥將軍僅視為皇帝的助理。
  啟示錄記載,基督耶穌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示錄19:11-16),是最後的得勝者。“萬物都服在祂的腳下”(哥林多前書15:27),表明征服和主權。在古代戰爭中,戰勝者也會把腳踏在被征服者之上,表明對方的降服。
  祝基督徒認知自己的陣營,在基督耶穌率領之下,仰望前面展開的真理旌旗,靠主大能,奮勇赴戰,直到最後的勝利。阿們。


耶和華為約書亞使日頭停住
Joshua Commanding the Sun to Stand Still upon Gibeon, 1816
by John Martin, 1789-1854

(同載於聖經網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間”)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藝文走廊

第二十五史 ✍天涯過客

點點心靈

春雨 ✍湮瀅

談天說地

愛心的邊際 ✍于中旻

書香陣陣

讀書樂:標竿人生 ✍文中旴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自然 2 Nature II ✍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