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20-11-15

康的願望

凌風

 

  許多年前,有人送我一盒手帕,角頭繡着個“康”字;送的人未必知道那字的涵意,可能只當作“祝君健康”的好意。我領受了。我用了。到今天看來,至少還有三條。
  其實,“康”是“安樂”的意思。
  從前科舉時代,學子汲汲於名利,造成過度緊張,甚至連同音字,似是不吉利,也忌諱避免使用。
  有個秀才柳冕,為了怕落第,家中禁止說“落”字,可笑連“樂”字因為音同落,也不敢用,以“康”字代替。這樣,安樂變成“安康”,當然可以通用;快樂變成“快康”,就難免有些怪怪的了;如果院中樹上結的果子,或瓜熟蒂落該怎麼說?他私定的家語是“瓜熟蒂康”。柳並不以為可笑,如此他安心赴考去也。不過,考後心中還到底沒有蟾宮折桂的把握。到發榜那天,派僕人去探聽。僕人返府報告:“康了!”可難懂吧?翻譯出來是“落了!”事實是落榜,或說“名康孫山”吧!
  說來可憐,這所表現於生活的,是沒有滿足和安全感。
  春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黔婁,有才有德,貧而不窮,只是沒有錢。當時的齊威王有為而識賢,要聘他為卿,他不肯幹;但每當國家遇到危難,齊王徒步登門求教,黔婁免費諮議畫策,遂得卻敵解厄。如此不止一次。王為了表示感激,送許多禮物,他也不受。比起別人講縱橫辟闔,佞口血手,攫取權位,簡直是“外星人”,有他自己不合時宜的價值觀。
  到他崩逝的時候,殮衾不足蔽體:蓋上則露腳形如“甲”字,蓋腳則露肩大於“由”字。曾西在旁看見,出個主意說:“事情簡單得很,把殮被斜一下,豈不就上下兼顧,左右逢源了?”黔婁的妻子反對說:“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先生一輩子就是堅持原則,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曾西雖然有孔子弟子的大招牌,也慚愧沒話可說。
  古時的大人物去世,例由君王贈諡號,取個彰顯死人品德的字,以為榮耀;有的則由弟子給私諡。那麼黔婁該有個甚麼諡號呢?黔婁夫人毫不為難的說:“諡曰‘康’。”曾西又有意見了:“‘康’是豐富充裕的意思。看你們的環境,食不充飽,衣不蔽體,還是換個適合的字吧!”
  夫人說:“先生在時,魯恭公聘為相國,辭而不為,是有餘貴;賜粟三十鍾,辭而不受,是有餘富。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諡為‘康’,不亦宜乎?”
  有人調查過世界上的名人,哪是他們聖經中最喜愛的篇章。所得的答覆是詩篇第二十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這裏所說的“不至缺乏”,表明人簡單的願望,不是得到甚麼,而是不缺甚麼。不過,先要有這位良善慈愛的大牧者。
  聖經又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6-8)財富到死時顯然不能帶去,但如果沒有主而死,就是大問題了。
  康是心安,滿足。故謂:“心康體健”。這頗與猶太人所習用的問安語“沙龍”(Shalom)相似,基本上為“平安”,兼含“和睦”,“繁榮”等好的意思。
  一般人的想法,是解決了衣食等基本需要,才想到宗教;但聖經說的是先有神(godliness with contentment is great gain),才有至高的滿足。曾見有副對聯:

無罪一身輕 有主萬事足

  多麼快樂的人生!祝所有讀的人都有這位大牧者。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行路人的困惑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艾森豪的故居和生平 ✍史直

寰宇古今

華沙蘊藏着歷史哀傷 ✍鄭國輝

樂趣飄送

“送別”-一首扣人心弦的民歌 ✍劉廣華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木瓜,番木瓜 ✍餘暇

寰宇古今

林肯的戰爭觀 ✍史述

寰宇古今

廈門遊 ✍史述

談天說地

遠避世俗虛談 得着基督至寶 ✍謝錫命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鳶尾花 ✍餘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