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書香處處
基督徒與科學

黃文廣著



(六)宇宙學與大爆炸論



幾千年來,人類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白天沐浴在陽光裡,贊頌太陽的偉大,晚上仰望晶瑩的月亮,和粲爛星群,驚奇諸天的神秘.人們不禁會問,這些究竟是什麼?它們的構造怎樣?甚或它們將來的歸宿如何?在十五世紀以前,人們以為諸天,只不過是肉眼可見的,太陽,月亮,和眾星,而這些都圍繞地球,以圓形軌道營運。

自從十六世紀,哥白尼開創了地動學說後,由于天文學儀器,如天體望遠鏡等的進步,人們觀察外太空的情形,發現了難以數計的,遙遠的,巨大的星系。宇宙學是一門龐大複雜的科學.在這裡,我們只能稍微介紹一些普通常識,使大家有一點基本概念。 1914 年史利弗(Vesto Slipher)最先發現遙遠星系光譜的紅移,而解釋為那些星系是向外退卻的,史氏不知道這什麼原因,也不知道這個現象的重要性。那時學人們,連愛因史丹在內,仍沿襲著牛頓的看法,認為宇宙是靜態的,不過後來愛氏修改了他的理念,同意宇宙的膨脹學說。1927年,比利時學人,拉馬特(Abbe Lemaitre)提出宇宙起初是由驚人的"原子"爆炸而來的學說。

美國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在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測量研究星系的紅移之後,在1930年發表他的宇宙的膨脹定律︰星系向外退卻的速度,與他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成正比。

宇宙學家經20多年的研究,甘摩(George Gamow),歐弗(Ralph Alpher)和赫曼(Robert Herman)三氏,集其大成,于1948年發表了大爆炸論宇宙學說。大致如下︰

1.在起初,宇宙的核心,是重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聚集在一起,其溫度之高,難以想像,( 約10的32次方度K)開始爆炸.

2.3 秒鐘後,溫度降低為10億度K,中子凝成微粒,電子放出,行成原子.

3.10萬年後,溫度降為3000度K,產生物資和能量.

4.10億年後,已達成和現代相似地宇宙.

5.達到現下,約200億年.

6.在宇宙形成的過程中,留下了電磁波,稱為背景輻射(Background Radiation),充滿整個宇宙,使整個宇宙有約5度K的溫度.

大爆炸論的証據︰

1.星雲退卻的現象,是大爆炸論的証據之一.

2.因星雲的退卻,可以推算出,必有開始.

3.日,月,星等形成的年齡,証明 大爆炸論的時間正確.

4.放射性物質如鐳,鈾等的半衰証明大爆炸論.

5.熱力學第二定律,說明所有的物體,如果聽其自然,就會向沒有次序的壯態進行.也就是說程式是不能倒轉的,正是大爆炸論單方向進行的証據.

6. 1965年,潘哲思(Arno Penzias)和魏爾森(Robert Wilson)作電磁波實驗研究時,無意中測出宇宙中,確實有背景輻射,而且有3K的溫度,于是大爆炸論,得到確定性的証明。

宇宙將來的歸宿︰

自從大爆炸論,被宇宙學家們接受之後,科學界興起了一個新的問題,最起初那一團東西,是那裡來的,雖然有的科學家,並不甘心情願接受聖經上的創造論.但紛爭的結果,終于有人承認是由神來的,乃感慨的說,科學界每次有一個新的發現時,他們好象爬過了一座高山,以為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卻看見有許多神學家,多少世紀以前,已經坐在那裡了。1926年,4月,17日,費爾曼(Fyleman)在倫敦"旁觀者"日報上,寫了這樣一篇短文:

"亞當和夏娃"

"夏娃︰ 如果有一天太陽不在了,我們怎麼辦呢?

(因為有好幾次,它顯得朦朧和暗淡.)

如果它不能行完一天的路程,或者不再給我們發出那美麗的光輝,和溫暖,怎麼辦?

有一天它會筋疲力盡了,如果我們活得比它還長,怎麼辦?還有那些一閃一閃的星星,和那溫柔的月亮,它們的力量也快耗盡了.
(六)宇宙學與大爆炸論
當它們都不發光時,我會感到多麼的悲哀.

面對著漆黑的天空,我們會多麼的想念它們.

亞當︰ 不要為那熱烘烘的大火球發愁.

如果有一天它衰老了,或是不在升起來了,我會給你再找一個來.我會向老鷹借翅膀,飛上天去,把它放回軌道上.同時我也會把星星和月亮,放回原處.

夏娃︰ 我的亞當,你真勇敢,不僅勇敢,而且聰明,比整個樂園,都不可思議.現下我看出我的憂慮,真是多餘的.那位造你的,也能造一千個太陽,那位管理晝和夜的,也可以把星星撒在天上,如同我撒玉米子一樣.

亞當︰(覺得有點不自在)

不,是我自己要把這些都作成。"我們無法揣測,作者是懷著什麼靈感,寫出這篇短文.但是至少含有下面幾種意義︰宇宙的末日,人類的悲哀,人類的驕傲,和造物主的大能。按照聖經,現下的宇宙是要被廢棄的."...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太24:29) 而且神還要造一個更好的,新的宇宙."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啟1:1) 那時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將一切都更新了。(啟1:3-5)


 上頁  下頁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