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22-04-01

戴面具的人

凌風

 

  由於新冠肺炎流行,許多人不得已戴上了面具,為了保護免於感染,是莫奈何的事。如此以來,俊美的面龐被遮掩起來,人皆莫能識辨妍媸。
  有的地區,在家中時,想不至於有人闖進來檢查,但強制人民在出門時要佩戴(wear)面具。有些人維護自由過於保持健康,心有不甘,又不想以身干法,就把面具綁在了臂上,成為佩帶面具。
  古希臘戲劇中,用面具給予所飾演角色(Persona),這就是今天所謂個人身分—個人在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非是演員自己。
  耶穌指斥當時的宗教人,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表演作態,不是出於真意;所用“假冒為善”的話,就是來自這個意思。
  社會是難免有些暴徒盜匪,違法亂紀,作奸犯科的時候,常是戴個面具,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有者只露眼睛,有的用布巾遮住大部的臉,看來就有恐怖效果,也為的是逃避法律公義的制裁。
  曾見有人在禱告的時候,用雙手指塞住自己的耳朵,頗為少見。問他那是幹啥。回答可真是叫人意外—他說是掩耳不聽自己的禱告,原因是所說出的並非真話,自己不敢聽!自己既然不敢聽,還想神會聽他?還要“禱告”個甚麼?當然是給別人聽的,說來那可是真箇可憐了。“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箴言28:9)這該是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照古埃及,希臘,羅馬的風俗,要為死人製作面具,特別是為英雄名人之類,大概西方晚至十八九世紀還有。到二十世紀化妝整容術發達了,才不復流行。那可能不是要逃避以真面目見神,還是為了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
  這有些像是中國人說的“死要臉”。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所作在梵蒂岡西斯汀大教堂(Sistine Chapel)的天花和壁畫,其中有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1533-1541),所有人物都是裸體的。他的雇主是“武教皇”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 1443-1513),與他倔頑相對,對此倒加以容忍,沒甚說詞;倒是後來既不懂藝術,也不明白真理的教皇先生,以為不雅,下令把其中四十多個人物,給加畫上遮羞布,仿佛是亞當無花果樹葉子作的圍裙,把下體遮蓋起來;大概如此作的原因,是因為他並沒明白,萬物在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希伯來書4:13)。


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ment, 1533-1541
by Michelangelo, 1475-1564

  時候要到,“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羅馬書14:12)

  美國詩人厄普岱克(John Updike, 1932-2009)說:“聲譽是一個面具,會蝕入人的臉龐。”
  但有些人喜愛戴面具,或需要戴面具。
  戴面具是要掩藏自己—不是像“某人”那麼壞。你掩藏不了的。
  摘下面具的人,是承認自己並不那麼偉大—妄想征服世界,卻喪師失地的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還堅持自己偉大直到崩逝;失去了他,世界並不感覺損失。
  想到偉大的拿破崙。
  其人的偉大,在於他在崩逝前不久,說過一句話:“我一生想到國家的時間,不過五分鐘!”偉大不在於他征服比自己大得多的疆域,在於他知道摘下面具。
  泰山其頽,喬木其摧,哲人其萎!有這句話,比寫千本日記,或雇人寫“自傳”更重要。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誠心相待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愛惜光陰 ✍于中旻

書香陣陣

讀“基督教簡明釋義”後感 ✍黃奮志

雲彩生活

健康常識 ✍烝民

雲彩生活

簡易食譜:蒜蓉蒸牛肋骨 ✍禾秧

談天說地

仁愛的果子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林肯的蓋茨堡演辭 ✍亞谷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中國水仙 ✍餘暇

點點心靈

蝴蜨夢 ✍湮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