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走廊 ✐2024-01-01

三兄弟 外一章

凌風

 

  清初有名的文人,“寧都三魏”,是一家三兄弟,長兄際端;次禧,字叔子;幼弟禮,字季子。
  兄弟都很聰慧,各人性向不同,但和睦相愛。魏禧文名最著。魏禧“寄兄弟書”說:“吾兄弟並以文章知名。弟家牽外事,既席不暖。兄好閒多繙群碎書。禧謂宜以時進業也。”說到親睦關心,特引蘇軾(子瞻)獄中寄子由詩:“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可見昆仲情感之深。

  說來有些奇怪,傑出的三兄弟不多見。兩兄弟常是相反相對,或是相愛相似,如同一個人般。三兄弟不須比較,個別發展,家書裏不必多說,自己一家人都深知。
  在這家書中,魏禧(叔子)倒是說了不少自己。他們家老大際端,讀書博雜;但他不能有二十五小時,就得“好讀書不求甚解”了。老三魏禮季子,確是另一號人物—在二哥叔子給他寫的“吾廬記”,敘述他像無根的浮萍,飄流遍及天下;還像今人用“信用卡”借錢旅行,蹈險探幽,卻似乎並非不顧死活,知道善於自保,兄長們不必考慮他回不了家。最後還是回到翠微峰,發現那才是葉落歸根,是自己的家,在兄長左側結廬而居,名為“吾廬”。不過,他們兄弟各自適己意發展,都活得很精彩;相同的是沒有一個着意名利。
  中國近代文人中的三兄弟,差堪比擬的惟有紹興周氏三人—樹人(魯迅),作人,建人。三人為“眾”,該有多自然又理想。當萱親在堂,曾在北平同居一院,媲美棠棣;誰知後來竟然分居析炊,鬧得頗不愉快;政治趨向也各有歧異。

  聖經中的兩兄弟,好像都不能免於鬩牆之爭—最早由該隱與亞伯開始;再有以實瑪利與以撒;以掃與雅各,都相處得不理想。亞倫與摩西還算勉強可以;那是亞倫多半知道守自己的位分,以摩西為“主”;大概那是因摩西從小在埃及王宮長大,亞倫哥欺負不了他。更重要的是神命定摩西代表神作主,有屬靈的權柄,在神的全家盡忠。
  人類最早的三兄弟,是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大致沒發生鬥爭(創世記6:10)。不過,所有現存人類都是他們的後裔,可就鬩鬥不息,連續至今,足能超越他們的和平歲月許多倍;更有的提倡種族優越,奴役別支,禍延後代,不能不說是極愚昧的行為,可恥的歷史。他們忘記了神“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使徒行傳17:26);世人都犯了罪,並沒有膚色差別,裏面的靈魂是一樣的;唯一的超越,並不在於外面人的不同,而在於神的救恩—“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在兩河流域的古老文化下,他拉生亞伯拉罕,拿鶴,哈蘭。這三支,各有自己的選擇,自然也有不同的結局,仿佛可以代表三條不同道路,人生也就是這樣(創世記11:27)。
  中國的諸葛“龍虎狗”—諸葛亮,諸葛瑾,湊上從弟諸葛誕,分事蜀,吳,魏三國,各有才具,各有建樹;不過他們到底不是親兄弟。
  以色列王大衛的將領中,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是一門三傑—約押,亞比篩,亞撒黑。洗魯雅是大衛的姐姐;他們三甥都在大衛王手下(歷代志上2:13-16)。三兄弟各有其特色:
  約押—勇。在從耶布斯人手中,收復耶路撒冷的戰役,耶布斯人向大衛挑戰,說:“你決不能進這地方。”他們憑險固守,誇口即使只有瘸子,瞎子,敵人也無法攻陷。大衛激勵群眾:“誰先攻打耶布斯人,必作首領元帥。”洗魯雅的兒子約押表現出英勇,捷足先登,攻取保障。大衛如言立他作元帥。(歷代志上11:6)
  亞比篩—忠。大衛逃避掃羅迫害的時候,住在山寨。有一天,忽然渴想故鄉泉水的清冽,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打來給我喝!”那時,伯利恆處於邊緣地帶,郊野為敵人佔領。就真有三名勇士起來,實現他們領袖的願望,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那井打水來呈獻給大衛。這樣的忠心,深感動大衛;他卻不肯喝那水,把水奠在耶和華的面前說:“我的神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約押的兄弟亞比篩,就是這三名勇士的首領。他也曾隨大衛夜襲掃羅營帳,若非大衛阻止,他就殺了掃羅。(撒母耳記上26:6-8;撒母耳記下23:17)
  亞撒黑—快。在洗魯雅兒子三兄弟中,“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他認定了敵人首領押尼珥,堅持追趕,不離左右;可惜竟然因此陣亡。(撒母耳記下2:18-23)豈不表明他是性愛活動,好奔跑,練出來的功夫?
  他們像常人一樣,都有各自的瑕疵,但大節不虧,立場堅定,彼此同心。亞撒黑殉國後,兄弟聯合對外敵。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祂的旨意而行!”(撒母耳記下10:7-14)結果大獲全勝,奏凱而歸。
  大丈夫性向不同,意趣有異,恩賜互補,都沒有問題;惟要一志,共禦外敵,堅決不搞內鬥,是最高的戰略原則。

讀經之要

  在“寧都三魏”兄弟之中,魏叔子文名尤高。
  他說到自己系統性讀書,十分值得參考:“禧性好文,又傷年紀摧頽,功名不立於天下,後顧孑然,終不有子孫,行踐東阿所歎,墳土未乾,而身名並滅者,轉思自效,不為倦厭。”
  又說:“人一日不學問,則謄寫胸間宿意,文不新鮮。此非必措捨事故,剪辭綴調,用日所新得。但多讀古人書,便自沈浸變換,發生不窮。如春時花葉,本着故樹,入人眼目,輒增鮮妍。”
  他的讀古人書,在於學而深思,所以能從一本而發生繁花讓錦,不落俗套。
  這又有些像林肯總統的經。林肯家貧,幼年所受正式教育只不過兩年。接着母親在家教導他,但在十歲時母親又去世了。在自學過程中,林肯僅有的“四書”是:聖經,天路歷程,伊索寓言,華盛頓生平。以後,他讀了些古典文學,但到他考取律師並執業,作國會議員,到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實際所讀的書,據說,不超過近代的中學生。可是他能熟讀,深思,活用。他寫的文章,演說,被認為最高貴的英文;特別是“蓋茨堡短講”(Gettysburg Address),及“第二任總統講詞”(Second Inaugural Address),被公認為傑出的經典文學,僅次於聖經。

  聖經教導人如何讀蒙福。
  詩篇第一篇,開宗明義,教導人如何讀經,因為那是蒙福之路:“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讀經必須有四步:

首要“喜愛”

  愛讀,才肯讀,勤讀;也自然就熟記。這是關鍵。如果不愛讀聖經,就不要讀;先找出問題所在:—

“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彼得前書2:1-3)

繼以“深思”

  熟記了,才可以深思—“晝夜思想”。人心中常有許多幻想,私欲。神並不阻擋人有理想;但該知道那些是否合於神的律法—所說的是聖經,神的話。如果有重生的新生命,必然會尋求遵行天父的旨意。

先是“三不”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1:1)簡單說,是擇交—與屬主同生命的人有團契。另一個說法是“有守”。有人常喜歡誇耀,說他自己有多少的“朋友”;其實,應該說的是熟人,朋友應該慎擇。

後有“所行”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1:3)熟記,深思,在聖經上扎根,汲取活水,自然會有所作,結出行為的果子。平常人每天都作許多事,包括選擇,言語。這是讀經必須有的一部分—學了就得行,才可完成蒙福的四步。


Photo by Stephan Seeber

插圖:

  1. “Three Men Walking on Road Between Tall Trees” by Stephan Seeber (pexels.com, accessed 1/2024)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東亞復榮圈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彩虹 ✍于中旻

藝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風

談天說地

社會主義資本家—子貢 ✍亞谷

藝文走廊

思情話意-書法 ✍劉翼凌

談天說地

你在哪裏 ✍于中旻

談天說地

有人斯有權 ✍亞谷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雲天下 Big Sky ✍郭端

談天說地

八福臨門 ✍余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