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08-10-01


先知孤單的聲音

于中旻

 


年青時的王明道

  王明道(1900-1991)在校讀書的時候,有一天,英文老師問班上一個問題。所有同學都作同樣的回答;只有一名學生,王明道,所答不同。後來,老師也站在其他同學一邊,看來定是王明道錯了;但王明道仍然以為自己的答案對。老師鄭重思想了一陣子,紅着臉道歉,承認那名固執的學生所答正確。
  這樣老師的風度,實在難得。但在世界上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形不是如此。有權威的人,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堅持要贏;偏有許多人,爭着站在勝利的一方。
  王明道有一副對聯:

處世莫作臨風草
  愛主須同向日葵


處世莫作臨風草
  愛主須同向日葵

  堅持己見並不是美德。但堅持真理,固執神的旨意,為正確的原則,不計任何代價,是很重要的。神所重用的僕人,必須具有這樣的性格:但行主旨,莫問前程。
  在聖經人物中,先知耶利米就是這樣的。
  耶利米的事奉,是很特出的。
  一個蒙召的少年人,神先告訴他,工作不僅困難,還沒有人接納,命定失敗的。他沒有像五旬節後的彼得,一次講道幾千人悔改;他不懂教會增長的手法,只是得罪人。他的群眾沒有增長,隨着時間過去,反而是同情者越來越少。

衝撞聖殿宗教

  在他的時代,聖殿是個不同尋常的地方。衝着聖殿說甚麼錯話,態度不對了,甚至聲調不對了,都是大問題,可能犯褻瀆的罪名。一群靠此討生活的專業人士,雖然不一定算得愛主,可不容外人干犯,不容外人砸他們的店。

祭司,先知,對首領和眾民說:“這人是該死的,因為他說預言攻擊這城,正如你們親耳所聽見的。”
  耶利米就對眾首領和眾民說:“耶和華差遣我預言,攻擊這殿和這城,說你們所聽見的這一切話。現在要改正你們的行動作為,聽從耶和華你們神的話,祂就必後悔,不將所說的災禍降與你們。至於我,我在你們手中,你們眼看何為善,何為正,就那樣待我吧!...”
  首領和眾民,就對祭司,先知說:“這人是不該死的,因為他是奉耶和華我們神的名,向我們說話。”(耶利米書26:11-14,16)

宗教人的定罪

  耶利米告訴他們,到聖殿敬拜並不就一定能得福,因為他們作了許多可憎的事,使聖殿成為賊窩(耶利米書7:1-29)。信仰不在於上聖殿表演,在聖殿外的生活才算數。
  一名少年傳道人,開始就惹上了祭司們,那些宗教人群起而攻。難道有經驗的祭司們會叫大家都錯了?那怎麼會!耶利米太張狂了吧?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也遇到類似的困難。當時,選侯約翰(John Frederick I, Elector of Saxony, 1503-1554)請教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 1466-1536):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的問題在哪裏。那位智者回答說:“他衝撞了教皇的皇冠,神甫的肚腹!”("Luther hath been guilty of two crimes ; he hath touched the pope upon the crown, and the monks upon the belly ")選侯會心微笑。
  耶利米就招惹了一窩蜂,他們必欲除之而後快。

耶利米的自白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局面,也是很可笑,很可哀的局面。耶利米知道甚麼是“奉獻”,意思就是把自己擺在壇上了,像保羅所說的:“澆奠”,任他們怎麼辦都好,因為他是在神的手中。
  許多年後,使徒保羅與當時的宗教人,發生同樣的衝突,他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使徒行傳20:24)
  行十字架的道路,就必須忘記身家,不顧自己的安全。

平信徒的意見

  耶利米知道,百姓只是跟隨的羊群,許多時候是盲目跟隨。他知道問題根源的所在。宗教衰敗,沒有復興,“都因她〔耶路撒冷〕先知的罪惡,和祭司的罪孽,他們在城中流了義人的血。”(耶利米哀歌4:13)“平信徒”沒有甚麼神學知識,宗教人看他們只構成數字,沒有價值;甚至輕蔑說:“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約翰福音7:49)
  但當時的首領們,更知道神的原則,雖距主張信仰自由,敬拜自由,言論自由還遠得很,卻知道先知是奉神的名說話。他們援引希西家王的先例,說明當時的人,聽從先知的警告,就悔改而蒙恩。所以,要接受從神來的信息,不應該對付傳信息的人。
  神的僕人忠心事奉,有時神會興起像迦瑪列一樣的人,扶助真理,為使徒們仗義執言(使徒行傳5:34-39)。因為他們不是職業的宗教人,他們的言論更容易被接受。但這不是神僕人所能夠影響的,也不應該計較。
  作神的朋友,是很孤單的,而且常是危險的事。先知耶利米的經歷,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一生從來沒有榮顯過,工作不見顯赫的成就,倒是常處困境,遭迫害,受許多的苦,連亞拿突小鎮的鄉人家族,也陰謀害他;更可憐的是,那些人是和耶利米一樣,有祭司的職任,當然是利未支派。他一生中只有一位同工,就是作他祕書的巴錄。不過,那年輕人有時還發發牢騷,並不是完全跟他同心。
  不過,群眾的聲音,不一定是神的聲音,並且多半不是神的聲音。先知孤單的聲音,更是時代的需要。
  施洗約翰並沒穿細軟的衣服,他在曠野的呼聲,也不似雅樂悅耳;對於聽從的人,卻可免於被刑罰的斧子砍下焚燒。
  先知米該雅,在亞哈王面前,“不說吉語,單說凶言”,聽來夠算忠言逆耳;但如果那惡王選擇接受,可以救他的命(列王紀上22:5-23)。四百名先知人多勢眾,說的話聽來深合人意,卻送他上死路,有去無回。反攻失土,收復基列的拉末,其實,並非師出無名,只是時候不對,亞哈更不是得神喜悅並與他同在的人。後代還有出兵侵略的不義之師,為了個人私慾,窮兵黷武,使多少青年人成為枯骨,造成無可數計的孤兒寡婦,成為歷史的悲劇;可惜,唱善如出一口,沒有人阻止!
  願神興起不求人喜悅,只討神歡喜的人。這世代急切需要的,不是聖殿的儀式,虛謊的美言,是先知孤單的聲音,曠野的呼聲!
  今天的米該雅啊,你在哪裏?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教會還有盼望嗎? ✍于中旻

談天說地

跨越憂鬱,精彩度晚年 ✍林向陽

談天說地

元代的宗教政策 ✍于中旻

點點心靈

一個黑道大佬的新生 ✍海倫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雅典印象 2 ✍郭端

寰宇古今

聖經中的救恩大歷史 ✍殷穎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木瓜,番木瓜 ✍餘暇

點點心靈

 ✍余卓雄

點點心靈

牧者之歌 ✍吟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