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心靈 ✐2022-10-01

領袖藝術十三篇(十二)

受教

余仙

 

  楚宣王(公元前370-340年在位)派將軍子發,與秦軍交戰。因糧秣不繼,派使者回國請援於王。使者順便向子發的母親請安。母親先問:“士卒得無恙乎?”回答:“士卒分菽粒而食之。”又問:“將軍(她自己的兒子)得無恙乎?”回答:“將軍朝夕芻豢黍粱。”是說士兵只能分豆子果腹;將軍用糧食餧馬飼畜。
  子發破秦凱旋得意歸來,他母親關門不讓兒子進家;派家人責備說:兒子,你可聽見越王勾踐伐吳國的戰役嗎?有人進獻醇酒一罎,王使人倒在江水上流,命令士卒在下流取水;水依然淡而無味,而士卒感奮作戰五倍努力。另一天,有人進獻一袋炒麪,王又分賜給軍士共食,每人不過嘗得一口,而作戰時奮勇以一當十。今孩子你作統帥,士卒得分豆粒當飯,作統帥的你還自己朝夕用糧食飯馬,算得哪回事?詩經豈不說:‘好樂无荒,良士休休’,是說不失和啊!使別人身入死地,自己在上康樂;不錯,你打了勝仗;可道理上說不過去啊!我不認你這樣的兒子,不准進我的家門!”於是子發趕快謝罪,才得他母親收納。(劉向.列女傳
  無私,才可以與同志無間;無私,才可以對敵人無畏。

  “團契”(koinonia)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孫子兵法說:“視卒伍為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伍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愛,不是口頭說說而已,是要有關愛的實際行動。
  亞歷山大東征印度的時候,在炎熱的天氣,行軍口渴。有部屬用頭盔盛來清冽的水給王喝。亞歷山大問:“這水夠一萬人喝嗎?”回答:“當然不夠!”
  “那麼,我也不喝!”就倒在乾渴的土地上,卻滋潤了全軍將士的心。
  合神心意的大衛,在作王之前,要逃避掃羅迫害;有一段時間,躲在亞杜蘭洞區域。“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裏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裏;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撒母耳記上22:2)說實在話,這樣一批人,既沒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也缺乏紀律,並不是最完美的根本幹部。既然沒有選擇,必須因材施教,有必要加以訓練。這就更需要大衛的領與導。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營在伯利恆。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打來給我喝。”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裏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撒母耳記下23:13-17)

  大衛在困難中,不過,他有信仰,有原則,不同於落草為寇的流氓頭子—大衛是耶和華受膏的王。那三名勇士表現的,正是極端的對個人的“效忠領袖”,而大衛是對神的完全奉獻!好領袖必須要轉移這個觀念—作王是服事神,服事神的子民。否則就成了軍閥,教閥。(待續)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藝文走廊

永不再 ✍凌風 譯

寰宇古今

十字軍 ✍史述

寰宇古今

外科醫生與諾貝爾醫學獎(二) ✍江顯楨

藝文走廊

保羅在羅馬 ✍凌風

點點心靈

姓名團團轉 ✍黃彥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