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從其類的創造
電視節目常播放一些生物記錄片,如:“海底探祕”,“沙漠奇觀”,“森林動物”,“大海礁之謎”和“自然界之奧祕”等等,由於攝影技術不斷進步,不只可以拍攝數千尺下海底之生物,又可以進入黑漆的洞穴拍攝蝙蝠在晚間出沒的情形,更可以在顯微鏡下拍攝單細胞動物吞噬它們的獵物,現在連人體內臟的活動情形也可以拍攝下來。在這高科技的世代,先進的攝影技術大大開拓了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使我們知道原來自然界有這麼多奇特的動植物在它們的生境中生活。海底裏有無數色彩鮮艷的海星,海葵,海膽和魚類,熱帶雨林有品種繁多的不知名動植物,連南極也有不下數十種企鵝。很多人看見了琳瑯滿目的生物時會問:“這些東西是怎樣來的?”是神創造的嗎?抑或是進化出來的呢?另一方面,現在科技發達,亦有人說人不但可以改良動植物的品種,更可以在實驗室內藉着遺傳工程製造新品種,人果真可以製造新品種嗎?人可以加速進化過程嗎?
一.各從其類
創世記第一章記載神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在創造各種生物之時,特別題到“各從其類”,全章共有七次之多,以表示各類生物是不同的,不能將它們混淆。所以海中有魚類,地上有爬行的活物和走獸類,空中有雀鳥類等等,究竟聖經這個“類”是指甚麼呢?
1. 分類學
分類學是生物學裏的一門學問,將各種現存的生物和絕了種的生物分門別類,以示它們之間的關係。早在五千多年前,人類歷史已記載數百種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得(384-322BC)把生物分類,包括低等植物,高等植物,低等動物,高等動物和人,他稱之為自然界的梯級(Ladder of Nature)。在十九世紀之前,歐洲學者已盡量將生物品種有系統的分類和記錄下來,十八世紀分類學之父林紐氏(Linnaeus)列出4,235種類,林氏是首位將生物用兩個名稱去命名的,使分類學更為完整化。生物的學名包括它的屬和種的名字,例如狗類動物都屬於Canis屬,但這屬之下有Canis Latranus (郊狼),Canis Lupus(灰狼),Canis Familiaris(狗),而貓類動物則屬於Felix屬,包括虎,貓,豹等等。
十九世紀西方探險者不斷在世界各地找尋新大陸,到了亞熱帶雨林之後,才發現原來有更多從未見過的生物,動植物種類數目不斷加增,更發現無數的化石,到現在為止,已知的品種數目有一千萬種之多,但其中只有10-15%是有較詳細的紀錄和研究的,這一千萬品種包括二萬五千種甲殼類動物,三萬種單細胞動物,四萬種有脊椎動物,其中計有五千種爬蟲,一千種兩棲類,八千至九千種雀鳥和四千種哺乳類動物,現在每年大概會發現一千多種生物,大多數是屬於熱帶雨林的小動物,可惜不少生物在還未被人發現之前已絕種了。
2. 如何分類
分類學的目的是將各種已知的生物根據它們的特徵和結構分開,以茲識別。生物可分為五大類,包括動物界,植物界,藻界,菌界和病毒界。在六十年代之前,生物只被分為動植物兩界,後來生化實驗研究發現菌,藻和病毒並不屬於植物,所以將它們提升為界的地位。但又有另一些生物學家認為生物應分為十多界。所以在分類學領域中,各專家們意見不一,各有各的立場,以致有時一種植物會由一科被搬到另一科,還要被“改名換姓”,但不論各專家如何將它們搬動,盤尼西林仍屬盤尼西林屬,草履蟲仍是草履蟲,它們並不在意被人搬到甚麼地方接受“安置”。
在界之下再有很多門(Phylum),例如動物有三十門,包括單細胞門,空腸門(所有海葵,珊瑚類),海星門等等,在一門之內又分為綱(Class),例如原索動物包括四大綱,有兩棲綱,爬蟲綱,雀鳥綱和哺乳綱。在每一個綱之下再分為目(Order),例如哺乳綱有食肉類,偶啼類,齧齒類等。每一目分為科(Family),一科再分為屬和甚多的種。如此繁複的分類可以將自然界的生物分門別類,不會混淆,也可以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而只有同屬一個品種的生物才可以交配,因為它們的構造,生理和染色體數目都相同,故此才能交配。由此,聖經說各從其類的“類”字,可以解作“種”或“屬”,同一種類的才可以交配的,而在科之間有很大的遺傳上鴻溝,不能交配。
3. 統一性和多樣性
生物品種雖然繁多,但它們是由細胞組成的。單細胞動物的所有活動和新陳代謝都是在這一個細胞內進行的。空腸動物內各種細胞的構造雖然差不多,但觸鬚負責捕捉食物,隨即送到口中,由內層細胞將它們消化,外層細胞又有特別分化的精囊和卵巢為生殖器官。但高等生物的不同細胞會組成一個組織,由不同組織組成器官,每一個器官只負責一樣工作,例如眼,耳,口,鼻,心和肺(植物體亦由細胞組成的)。不論是甚麼生物的細胞,它們的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有細胞膜,細胞核,線粒體和最重要的DNA遺傳密碼。難怪進化論者說所有生物都是從一些簡單的生物進化而成的。眾生物若是進化而成,當然有同一的命脈。
生物另一個特點是多樣性,估計現有生物一千萬種,這個數目只佔所有生物的1-10%而已,因為其餘90%早已絕種。現存的一千萬個種在地球上的不同生境滋生,種類繁多。因為生物的一個現象是適應幅射。空中雖然是雀鳥所專利的,但哺乳類動物也有能夠在空中飛翔,例如蝙蝠,飛狐猴和飛松鼠。海雖然是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的天下,但鯨魚,海豹,海龜,水蛇也能各佔一席位,完全適應水中的生活。海底雖然是黑漆不毛之地,卻有眾多的珊瑚,滕壺和七彩的海星,海膽和海百合。所以各種動物自由散開,向四方八面不同生境伸展,遍滿全地。
究竟這麼多生物品種是從何來的,是如何“進化”出來的?雖然“種”是不能混淆的,那麼新的品種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化石層的眾多化石,又是怎麼來的呢?
二.進化學說
達爾文
自古以來,世界各民族都有他們對於天地來源的傳說,有說是太陽神賜下來的;有說盤古開天闢地;更有人說是外星人帶來的。十九世紀之前,西方社會都一致認為按照聖經所說,天地是神所創造的。直到1859年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提出進化論以後,這理論似乎將創造論推翻了,它用一個看來更合科學的方法去解釋生命的由來。當時正逢工業革命,人開始了解到一些以前認為是神的作為,例如閃電,火山爆發,地震,疾病等等都是可以用科學去解釋的自然現象,背後並沒有神去懲罰人的種種罪惡(我們仍沒有抹除這個可能性),所以現在既然可以用更科學的方法解釋生命的來源,豈不是可以擺脫了宗教對人所帶來的束縛和恐懼嗎?因為人既然只不過是從動物進化來的生物,而生命是從無生命的分子進化出來的,那麼哪裏還有甚麼天堂,地獄和審判這些東西呢?人可以自由了,解放了!
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這理論被當時的宗教人士斥之為魔鬼的化身,敵基督和反教會的惡者,在社會曾掀起很大的風波,以致英國大主教韋伯弗和生物學家韓剎黎曾為這事舉行一次破天荒的激烈辯論。此後,進化論竟然被接納為解釋眾生物來源的理論,取代了神創造萬物的理論。直到今天,一般中學和大學的生物教科書都是根據進化論所提出的理論去解釋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和它們的特性。
究竟進化論的根據是甚麼呢?為甚麼這麼多科學家會接納它去解釋生命之源呢?
1. 生命之源
古生物學和地質學家普遍承認,我們的宇宙在一百五十至二百億年前由一次大爆炸形成,而地球大約在45-46億年前形成。但科學家對於物質和能量的來源則避而不談,有人認為物質和能量是永恆的。大爆炸的現象現在仍在進行,但爆炸之前是在收縮和爆炸,循環不斷。但它們是從何來,這是人無法可以知曉的。在五十億年前產生了這個銀河系,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由於太接近太陽,氣溫太高,不適宜生命進化,但地球距離太陽地點適中,具有適合生命“進化”的條件,有適當的氣溫,有水分和各種氣體,在45-46億年前地球已冷卻,適合生命進化,在15億年後出現第一個原細胞,只有1-2微米那麼大。在1953年美國著名生物學家米勒在實驗室模仿原始環境,嘗試看看能否用自然方法製造簡單的氨基酸和蛋白質,果然,備有各種分子的“原始湯”便經由放電現象產生了一些簡單的氨基酸。
此外,科學家推斷有些原細胞繼續不斷“進化”,便產生各種生物。但是現今的分子生物學家指出單是細胞外圍的細胞膜本身已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構造,專家仍在用盡各種先進儀器努力去分析它的構造和了解它的運作。既然細胞膜已經是如此複雜的了,一個細胞豈能自己形成呢?
據進化論者的提議,第一個生命是無氧呼吸者和異營生物,它們以四周圍的有機和無機分子為食物,不需要空氣。後來它們開始“進化”,產生葉綠素,可以攝取陽光製造食物。但根據植物細胞的研究,葉綠素也是極其奧妙的細胞器,裏面那排列整齊的囊體和複雜無比的酵素,更是無人可以模仿的。其實我們對葉綠素的認識仍是十分膚淺。在1961年美國植物生理學家加爾文(Melvin Calvin, 1911-1997)便單靠揭開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進入葉綠素內產生的一連串化學反應而獲得諾貝爾獎!但還有很多化學反應,是我們仍未能掌握清楚的,難道這些簡單和無生命的分子竟然可以自動製造葉綠素?生命進化另一個重要的步驟是細胞要不斷的複製自己(分裂)才能繁殖,細胞內遺傳密碼DNA亦須不斷被複製,究竟這三聯DNA密碼是如何“進化”的呢?它如何吩咐mRNA去製造蛋白質?這些問題對分子生物學者仍是一個謎。
2. 進化證據
在任何科學實驗中,實驗必要經過證明才可以下結論,但不少東西雖然不能看見,卻是存在的。所以有所謂直接和間接的證據。我們可以直接證明空氣中有氧氣和氮氣,也可以間接證明元素是由不同數目的原子造成的。但進化論卻要解釋一些史前以及需要極長時間才完成的現象,所以唯有用間接方法去證明生物的存在。進化論的證據包括:
a. 同源器官學
下圖顯示四種動物的上肢骨頭的形狀和數目。它們的結構非常相似,但因為功能不同,所以要改變形狀去適應不同的活動,但它們基本構造是相同的,進化論者說既然它們如此相似,必定是由一隻原始的生物進化出來的。但問題是進化論不能指出牠們是由哪一種生物進化而來。
b. 比較胚胎學
下圖顯示八種動物胚胎發育的情況,牠們在初期發育看來非常相似,直到了末期才能分辨出牠們是不同的動物,進化論者說牠們必定出自同一個祖先,並且進化成為不同動物。
c. 比較生理學
哺乳類動物的各生理系統,包括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等等都十分相同,甚至大家的紅血球構造,分子,酵素都是一樣的,所以牠們必定出自同一個祖先。
就上述三個“證據”,創造論者也可以根據相同的理由相信神是按着一個基本的藍圖去創造各種生物,使之各從其類,神造出的動物,有類似的結構,生長過程和生理現象亦絕不稀奇。
d. 化石證據
進化論者以化石為最主要和有力的證據,因為上述各證據只不過是間接的證明,化石證據是較明顯和直接的;但是,至今還未找到那個“共同祖先”是誰。下表是根據已發掘出來的化石和它們的地層去推測不同年代的關係,這看起來是一個進化時間表:
時期 |
百萬年 |
主要事件 |
QUATERNARY 第四紀 |
0.01 | “人”的進化 |
TERTIARY 第三紀 |
12-2 | 雀,哺乳類,昆蟲,有花植物大量繁殖 |
CRETACEOUS 白堊紀 |
135-65 | 恐龍和大量海底動物絕種,有花植物的時代 |
JURASSIC 侏羅紀 |
180-135 | 恐龍,棵子植物,雀鳥進化,各大陸繼續分移 |
TRIASSIC 三迭紀 |
230-180 | 棵子植物,樹蕨和恐龍出現,各陸地分移 |
PERMIAN 二迭紀 |
280-230 | 爬蟲世界,兩棲漸沒落,棵子植物出現 |
CARBONIFEROUS 石碳紀 |
345-280 | 沼澤林,樹蕨,兩棲世界,爬蟲開始,昆蟲 |
DEVONIAN 泥盆紀 |
400-345 | 魚類,兩棲類的世界 |
SILURIAN 志留紀 |
430-400 | 維管植物出現,魚類,軟體動物 |
ORDOVICIAN 奧陶紀 |
500-430 | 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魚類,真菌類,陸地植物 |
CAMBRIAN 寒武紀 |
600-500 | 無脊椎動物開始出現 |
PRE-CAMBRIAN 前寒武紀 |
3500-600 4600-3500 |
海藻,細菌 太陽系開始 |
3. 證據疑點
化石似乎是進化論最有力的證據,我們暫且假定地質學家推算地層的歲數是正確的,在最低層的地層只有一些最簡單的生物,包括細菌和藻類。而最高層的石層內有一些較高等的生物,但化石證據最大的難題是:
a. 無過渡期
在前寒武紀時代,石層裏只有那些最簡單的生物化石,但相隔三十億年之後,在寒武紀石層所有無脊椎動物的化石卻突然出現,並且出現的時候,它們的構造和形態和今天仍存在的生物沒有甚麼分別。例如今天見到的海綿,海葵,海星,蝸牛等等是完全適應水中的生活,在其它石層出現的昆蟲,魚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也是一大堆突然出現的。這是化石研究者所面對最棘手的問題。
b. 無過渡形
假若生物是不斷進化的話,一定有極多的過渡形生物,例如半魚半兩棲,半爬蟲半哺乳類在進化過程中的生物化石。可是在數以千萬計的化石裏,竟然找不到任何過渡形生物化石。因為當牠們出現在化石層的時候,已是完整完全適應環境的生物,很多人指出在奧地利不是發現了始祖鳥的化石嗎?但進化論者亦承認牠確是一隻特別的鳥,因為有完整的羽毛和雀鳥的頭骨。正如今天我們看見一隻蝙蝠,只能說牠是一隻特別的哺乳類動物,適應空中飛翔的生活,但牠可不是雀鳥和哺乳類的過渡生物。另一個例子是肺魚,雖然牠有一個類似肺的器官,卻不是兩棲類的祖先。
按照生物進化的速率,牠們必定要經過多少盲目的嘗試才能變成另一種生物,而且要成功地征服牠們的生境。但為甚麼在化石層卻找不到任何一種過渡形的生物呢?美國著名古生物學者哥特教授(S.J. Gould, 1941-2002)說:“化石的記錄好像一本殘缺不堪的書,其中每一頁只剩下一行,每一行只剩下一個字,而這一個字只有一個字母”。所以進化論者就如文字學家,他們要根據每一頁的一個字母去揣測究竟這個字是甚麼?這一頁是甚麼?
c. 恆久不變
不少生物自從出現之後到今天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沒有絲毫的改變,其中有著名的鱟,熊貓,肺魚和白果樹,牠們被稱為“活化石”。此外,我們所熟悉的蟑螂,龜和鱷魚也是保持了億年不變。問題是:為甚麼一些生物會繼續“進化”成為更高等的生物,而這些卻恆久不變。假如進化是要不斷改變進到更複雜的階段,生物應該隨着環境的變化而相應改變。
4. 進化樹
進化樹(genealogical tree)是一幀樹形擴散分布圖,顯示各種生物的關係,它們常見於一般生物學課本,請注意這一棵樹是沒有樹根的,因為它的根(第一個生物)並不存在,也不知道第一個生命是如何進化出來的。這樹的樹枝並不是從這樹幹生出來的,因為樹幹是怎麼樣的也不知道,各樹枝的關係也是不清楚的。例如魚並不會進化成為兩棲類,爬蟲類也不會進化成為雀鳥類。進化論說牠們有共同的祖先,但這祖先是誰,亦是無從考究的。此外,這樹的樹枝上散佈無數的“???”表示這些動物的來源是無從稽考的。唯一可以在這樹上清楚看見的,是它最尖端的幾片葉子。這些葉子就是現在可以找到的生物。進化論者只是根據散佈在樹尖的葉子構造,推算它們是如此這般的進化出來的。
所以這棵進化樹在近數十年間被新發現的知識不斷搖撼,樹形被修改多次,以及加上更多的????在各樹枝上。進化論尤如一幅未砌好的砌圖,當找到一塊圖片之時,發覺它並不能砌入這圖的任何一個地方,所以被迫要將這砌圖之圖形多次修改,目的是接納這一塊新找到的圖片。
進化論最強力的敵人並不是創造論者。198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一次記念達爾文逝世一百周年的學術會議上,很多進化論者開始懷疑進化論所說的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因為若要由一種動物變為另一種動物,其生理及活動的改變,必須依賴DNA的突變才能達至。突變是隨機的,由魚類突變為兩棲類,試問要多少次“好的”,“有用的”突變,才能順利變成一隻兩棲類動物?所以進化論只是一種假設,並不能解釋生物如何進步變化成為另一種高等生物。
不少教科書都提及英國的椒蛾(Pepper Moth)為例,證明進化就在我們的眼前進行。城市因為有空氣污染,所以白色的蛾不能夠在被黑煤污染的樹幹上覓食,只有黑色的蛾可以適應環境,所以環境“選擇”了黑蛾。白蛾漸受淘汰。但蛾沒有絲毫改變,只是由現存的一種蛾取代了另一種蛾的地位。這或者可以解釋生物為何會絕種,但絕不能解釋生物如何進步成為更高等的生物。另一種實驗動物是果蠅,雖然經過了數十年大量生殖,但所產生出來經過各種誘變劑影響下的果蠅,仍然是果蠅,並沒有因為人為的因素在實驗室內加速突變,而變成另一種類的昆蟲。
又有人認為用藥物去選擇細菌對毒性試驗可以證明“即席進化”,但即使細菌由藥性敏感突變成為具高抗性的種類,只能表示細菌內生理的改變,未能證明它們如何“進化”成為另一種生物,細菌仍舊是細菌。
另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是:雖然生物被分類為高等和低等生物,例如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所以是低等生物;人有五臟六腑,四肢五官,所以是高等生物。但現代生化分子學家研究顯示草履蟲並不簡單,它細胞內有極其精密的細胞膜,線粒體,核糖體,細胞核,內質網等等,尤其是線粒體內的無數酵素,更使生化學者俯首稱臣,因為現在還不明白究竟它們是如何操作的。草履蟲的眾多鞭毛的構造和操作,比任何一架渦輪機還要精巧呢!所以所謂簡單和複雜,在分子生物學觀點看來並沒有分別,低等生物是極其複雜和奧妙的。
三.神的創造
聖經並不是一本科學書籍,它沒有詳細寫出神如何創造這個世界和其中的萬物,它更沒有向摩西解釋究竟生物細胞內的各種器官的結構和操作,它卻將生命最重要的東西啟示人,使人明白神為甚麼要創造萬物,是為誰而造,為誰而預備的。
有人說神一共寫了兩本重要的書籍,一本是“自然”之書,另一本是聖經,前者是神用祂手所造的一切,以此向人顯示出神的能力(羅馬書1:20)。人既然能看見神手所造的一切,因此便不能推說宇宙間沒有神。後者是神直接藉着先知啟示世人,叫人明白生命的意義和生存的目的。既然兩本書的作者都是神,祂絕對不會自相矛盾的,假如生命是神藉着祂的能力創造的話,神掌管生命,生命絕對不會從無生命的原子藉着無數的碰撞偶然產生出來的。
科學的目的是要逐漸揭開自然界的奧祕,打開原子之謎,揭露上至太空下至地核內的祕密,科學家只能透過精密的儀器去探索生物體內的各種器官構造和功能,他們所研究的實驗並不能證明宇宙間沒有神。
創世記最令人費解的是神如何在六日之內創造天下萬物。化石的證據,讓我們看見生命至少有數以億計的年日,怎可以跟六日和諧呢?我們得承認我們對於自然界的認識極之有限,解經家對於地球的年齡和人類的歷史只有根據所得到的資料去推算而已,神甚麼時候創造這個世界,聖經沒有告訴我們。
1.六日創造
不少解經家認為我們應該絕對相信聖經對創造的解釋,神在六日(二十四小時一日)創造世界,在第七日休息了,因為希伯來文用的日子表示二十四小時,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幾日,對於這說法的批評包括:
- 為甚麼有這麼多的化石存在??
- 地質學對地球年歲的測量不只數千年。
- 煤和油的形成至少需時數百萬年,在六日之內怎可以完成呢?
“六日”派人士認為這些化石是在挪亞洪水時代生物被毀滅的證明。又有人認為是神和人開玩笑,造一些史前生物讓人去研究,更有人說化石是魔鬼造出來的,目的要試驗人的信心!因為聖經說神看千年如一日,地球的多少億年在神眼中也不過只有數天。而煤和油的形成是由於神蹟而成,正如主用水變酒,祂不在時間之內,可以一夜之間造出現成的煤和油。
2.六個時期
另一派解經家則認為這六日表示六個很長的時代,每一個時代有數千萬年,所以化石有足夠的時間形成,但聖經很多地方都採用隱喻法,六日可以代表六個無限長的時代,這樣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資料便可以和創世記第一章和諧,並無衝突。
3.兩次創造
有一派人士相信在創世記第一章1-2節之間存在着一段很長的日子。起初神創造萬物包括所有史前絕了種的動物,這段日子有多長,聖經沒有記載,所以人無從稽考,大約超過千億年,所以形成了化石,煤和油等物質。第2節說:“地是空虛…”,是由於魔鬼墮落引至萬物都陷入空虛混亂狀態,時間也不知有多久,創世記其餘所記載的是神如何復造這個世界,目的是要造人,所以沒有再造史前那些龐然巨獸,只造那些可以為人服務,對人有利的生物。但這說法也不能解釋化石如何有次序的出現在眾石層裏,只不過將創造搬到更早的時間。
4.不斷創造
因為科學的證據不容否定,我們不能說地質學,考古學,天文學,生物學等的資料是完全錯誤的,所以除非有甚麼新的發現,可以增加人對自然界的認識,不然我們會重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時代教會對科學的誤解所帶來的惡果。
根據人所能理解的,這地球和其上的萬物都是神為人而造的,神知道人需要甚麼,也預知人的發展和文明的方向是怎樣的,所以祂早已準備人所需要的,藉着自己所定下的定律,造出這個宇宙和其中的星球,其中以太陽供給能量,地球給人居住,月球在晚間照明,植物為人作食物和建築材料,動物為人役用,各生物都有自己的功用和責任。神是不斷在創造,並且在冗長的時間內創造出各種動物,所以牠們突然出現在化石層裏。祂造出各種生物,使它們生長,死亡,變成石化了的樹木和油,好供應那將來的人的需要。祂造出植物,使它們所產生的氧改變大氣的成分,因植物吸入CO2,使大氣在神創造人之前達到一個合適人類生存的環境。祂造出各種生物,最後才按照自己形像樣式造人,這也是創造的冠冕。在創世記第一章七次提到神所造的一切都“甚好”,不必再加工修正了,因為按照神預定的計畫,這些原料足夠人類在世的日子所需。
希伯來書第一章說:“諸世界是藉着神的話造成的,祂用權能托住萬有。”宇宙間的定律是神創造的,也是神所維持的,因為希伯來書第一章6節說祂托住萬有,神把地球懸在空中,使各行星照預定的軌道運行,使太陽仍舊照亮在空中,這一切都是神的工作,正如約翰福音第五章12節所說的:“我父作事到如今,我也作事。”天文學在這十多年的新發現更開拓人對自然界的崇敬和畏懼,因為宇宙之外的眾星,今天仍不斷“進化”,它們如何由超新星變為星,再變為紅彗星,最後進入白矮星,這些進化仍在進行中,是人可以用多種儀器量度得到的;至於是甚麼原因,則無人可以解釋。
故此,我們只能用有限的智慧去揣測神如何創造眾生物,因為沒有人是目擊證人,人只有靠着信心去接受生物是神所造的。我們的信心並非盲目的,因為羅馬書第一章20節很清楚記載:“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叫人無可推諉。”
(選自作者著:聖經與生物學,第五集。基督教天人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