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2-02-01

五福

劉廣華

 

  每到農曆新年,筆者就想起童年時代在祖國過新年的情景。那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華,家母把筆者送到大鵬灣,住在外婆家中。那是一條客家村,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面,都寫着“五福臨門”四個字。已故香港大學教授羅香林(1906-1978),是小數民族權威。羅教授說,客家人保留了許多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他們喜歡五福臨門,正說明我們中國人一向認為“五福”是最完滿的福。

  “五福臨門”這句家喻戶曉的成語出自書經.洪範:“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後人把這句話簡化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是我們中國人最高的理想和期望。然而,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福呢?事實告訴我們,有許多人長壽卻不富貴,有許多人富貴卻不康寧,有許多人康寧卻專做壞事,又有許多人好德卻不得善終。

  第一福是長壽。佛家曰:“人命無常。”聖經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14)所以長壽與不長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按筆者愚見,不管你長命或短命,只要你死後有人常常懷念你,述說你的功德,你就是一個有福的人。這就是生存在世上的意義。相反的,如果人人都討厭你,不想看到你,你活到一百歲又有甚麼意義呢?

  第二福是富貴。“富”是財富;“貴”是名位。有財富不一定有名位,所以有許多人有了財富,就拼命去追求名位。名位有虛有實。用金錢買來的是虛名;用才智去獲取的是實名。在美國有許多機構專門向貪慕虛榮的人販賣博士銜頭。又有一些所謂“名人錄”,只要你肯付錢,他們就會把你的名字放在裏面。可是,你是不是一個名人,你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

  雖然筆者從來不為自己印私人名片,但是筆者一生不知道收到多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私人名片。有些上面寫着的銜頭,完全與他們的學問和工作不相配。有些兩面都印着銜頭,多到令人咋舌。有些上面寫着榮譽博士,卻沒有寫是甚麼大學頒發的。筆者竟然收到一張,上面寫着“爵士”,卻沒有說明是哪一個國家封贈的。這些虛名,肯定是用錢買來。虛名只能夠幫助你自我陶醉,而絕對不能夠幫助你得到別人對你的尊敬。

  名位不是人人可求,如果我們肯把“富足”兩個字改為“知足”,卻是人人可得。其實一個人的富足感,是在他的內心裏面,不是在他的財物上面。有許多人擁有美金百萬,裏面卻非常貧窮。相反的,有許多人外面並不豐裕,裏面卻非常富足。筆者剛來美國的時候,認識兩位僑領。A伯雖然收入不豐富,卻懂得享受和樂意幫助別人。他經常對人說:“有錢要用,才是真的有錢。”B伯雖然財源廣進,卻過着非常節省的生活。他經常對人說:“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如果你想做財主,就要節省。你要從你每月的收入裏面只拿出家用,存入支票戶口。夠用就好,千萬不要多存。然後把其餘的錢完全存入儲蓄戶口(四十年前很流行)。凡已經存入儲蓄戶口的錢,你就對自己說,我根本沒有這一筆錢。這樣,你就不會提出來使用。”這兩位僑領,誰是真富足,請讀者自己去評論吧。
  第三福是康寧。“康”是指身體健康;“寧”是指心靈快樂。筆者認為這是最大的福。只要身體健康,就有希望,就有前途。正如古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心靈快樂,就能夠隨遇而安,應付任何環境。
  第四福是好德,其實好德應該排在第一。如果人人都修好德,不但他自己有福,整個人類社會都有福。如果大家都有錢出錢,無錢出力,整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樂園。
  最後一福是善終。善終的反面就是惡終。如果我們明白善終和惡終的道理,對於將來怎樣死,就不足介意了。善終的意思是以行善度過一世,而惡終是以行惡結束一生。善終不一定是死得很平安,而惡終也不一定是死得很悲慘。三國名將關羽,忠肝義膽,連曹操也佩服到五體投地,結果被東吳所殺,身首異處。宋代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人人景仰,結果被奸臣陷害,父子被斬。宋末忠臣文天祥,被元人俘虜,元世祖使用高職厚祿來勸他投降,但是他寧死不屈,從容就義。難道這些偉人不得善終嗎?不是。正如文天祥自己說:浩氣長存。他們的“善”永遠活着。

  相反的,在我們大中華的歷史裏面,有許多暴君,惡霸,奸臣,劣紳,他們在生之日,享盡榮華富貴,死的時候也死得安安樂樂。難道他們就是善終嗎?不是。雖然他們的軀體已經歸回塵土,但是他們的臭氣萬年不散。還有,聖經說:“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公義聖潔的真神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儒家社會主義的理想 ✍亞谷

談天說地

人權與政權 ✍于中旻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談天說地

信仰宗教與文學 ✍于中旻

藝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風

點點心靈

人生的抉擇 ✍吟螢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合果芋 ✍餘暇

寰宇古今

中國全國最早的聾啞學校 ✍曲拯民

寰宇古今

各從其類的創造 ✍蘇美靈

談天說地

殉道的心志 ✍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