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 ✐2014-07-01

尊重卑微的人

劉廣華

 

  在日常生活裏面,我們經常會遇見一些卑微的人。當我們遇見這些卑微的人時,我們往往會忽略他們,不尊重他們,甚至瞧不起他們。這是我們人類的劣根性。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沒有學問的人才會這樣做吧。非也!讓筆者舉一個歷史實例。


蘇軾畫像

  我們都聽過蘇東坡這個大名,他的原名叫做蘇軾(1037-1101),北宋大文豪,他的詩詞直到現在還經常被人朗誦和引用。蘇東坡為人豪放大方,口快心直。像蘇東坡這樣的一個飽讀詩書,學問廣博的大人物,按情按理肯定不會輕視卑微的人。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蘇東坡也是人,凡是人都會犯錯。據說蘇東坡愛遊山玩水,有一天,他來到一片禾田,看見許多農民正在勤勞工作。這個美麗的景緻令他心曠神怡,於是他立刻下車,信步走到一條窄小的田徑去看熱鬧。就在這個時候,迎面來了一個農婦,肩上挑着一擔重泥。蘇東坡心裏想,我是士大夫,你是一個赤腳小農婦,你應該走下田間,讓路給我,於是他站着不動。但是那個農婦竟然不讓路,蘇東坡不悅,先開口對那農婦說:“大嬸,我是讀書人,你應該讓我路。”

  如果當年蘇東坡尊重那個小農婦,為她着想,覺得她肩負重擔,不便讓路,不如自己走下田間,讓她走過去,下面的故事就不會發生,而筆者這篇文章也寫不成了。農婦不服,很有禮貌的回答說:“先生既然自稱是讀書人,小婦人想,先生必定會對對聯吧?”蘇東坡哈哈大笑幾聲,然後回答說:“小生滿腹經綸,何止會對對聯呢?請出上聯吧!”農婦放下重擔,笑了一笑,連想都不用想,就指着她那擔重泥對蘇東坡說:

“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聽了非常震驚,心裏說,真想不到一個鄉間小農婦也有如此才學。原來這句上聯,在表面看來,好像是說,一擔重泥擋住你的路,其實是在譏笑蘇東坡。“重泥”與孔子的名字“仲尼”同音,“子路”就是孔子的學生。農婦自比孔子,你只不過是我的學生而已,你怎敢無禮擋住老師的去路呢?蘇東坡一時想不出用甚麼下聯來對,站在路旁呆了一會。在小田徑兩旁的農夫,看見蘇東坡這個樣子,都在那裏指着蘇東坡哈哈大笑。

  不過蘇東坡到底還是蘇東坡。他不是江郎才盡,也不是墨水用乾,只是一時太過輕敵,瞧不起個鄉間小農婦,所以被嚇呆了。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就清醒過來,跟着靈感也到了,於是很有禮貌的伸開雙手,指着兩旁正在取笑他的農夫,回答那農婦說:

“兩行伕子笑顏回”

  “伕子”與“夫子”同音,顏回也是孔子的學生。蘇東坡的意思是說,你們兩行老師正在取笑我這個學生。蘇東坡的偉大就是在此,他肯立刻謙卑下來,承認自己是學生,並呼叫站在路旁的農夫為老師。跟着蘇東坡脫下鞋子,提起衣服,赤着腳子,走下水田,拱手讓路給那個小農婦。後來這件事被傳開,知道這個讀書人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從此蘇東坡就更得人尊敬。

  卑微的人也是人,凡是人都有尊嚴,不容侵犯。所以我們就是對卑微人當中最卑微的一個,也要尊重。1950年代,由大陸湧進香港的難民潮達到高峰,香港人浮於事,有許多有學問的人走投無路,淪為叫化子。有一天,筆者在街頭看見一個乞丐,樣子很斯文,但是健康很壞,因而同情心大發,把自己口袋裏僅有的兩張十元鈔票給他。1950年代,香港人的平均收入是每月250元。

  不料那個乞丐的表情突然嚴肅起來,對筆者說:“小哥哥,我看你是一個與眾不同,前程萬里的少年,我不能要。請你相信我,我不是一個職業性的叫化子,我是逼不得已才做乞丐的。”筆者說:“我是真心樂意給你的,請收下吧。”於是筆者把鈔票塞進他的口袋,就轉身跑了。乞丐在後面大聲喊叫說:“小哥哥,將來我有好日子,一定會將你今天行在我身上的,行在別人身上!”連乞丐也有尊嚴,從此,筆者更加尊重卑微的人了。

  筆者神學院畢業之後,剛出茅盧之時,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卑微小傳道。有一次,因為神學院院長生病,叫筆者代替他到一個大教會講道。接待的人一看見筆者,驚問說:“為甚麼院長不來?”筆者說:“院長身體不舒,叫我來代替他講道。”接待人當中有一個的表情顯得非常之失望,很不高興的說:“我以為是神學院院長來講道,我還帶了朋友來參加呢!”當時筆者內心一點也不怪那位失望的接待人,因為筆者自己的確是一個年輕卑微的無名小卒。他們把筆者帶到前面,吩咐筆者坐下,等候安排。筆者馬上把頭垂下,將胸部向後收縮,靜默的向神禱告,求天父加添力量。感謝天父,崇拜過後,他們對筆者完全改變了態度,很熱烈的請筆者上酒樓吃中飯,當時香港人叫做“請飲茶”。這可能因為筆者所傳的信息沒有令會眾失望。

  過了不久,筆者至今還不知道是何緣何故,竟然有一個更大的教會請筆者主講一個特別講座,每週一次,連續講三個月。第一堂開始的時候,筆者就看見一對年長的夫婦坐在前面,一面聽,一面寫筆記,令筆者感動和敬佩到流出眼淚來。因為那對年長的夫婦,不是別人,而是筆者的大學校長和夫人,當時筆者只有二十六歲。筆者衷心多謝校長,因為他給筆者的“身教”,將會令筆者一生受益不盡。校長不但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有名的大企業家,也是第一位東方人被選為世界浸信會聯會副主席,而且曾經與美國詹森總統(Lyndon B. Johnson, 1908-1973)一同在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接受榮譽博士學位。校長如此成功,竟然尊重一個卑微的學生。

  人有三類:第一類是只想到自己的人;第二類是要別人想到自己的人;第三類是想到別人的人。只想到自己的人,為人自私小氣,斤斤計較,無利不往,有利必前。這種小人,我們不談。要別人想到自己的人,在表面上看來,好像很關心你,其實在他心中,根本沒有你,只是想你關心他,或者利用你來探討別人的近況,搬弄一下是非,滿足自己好管閒事的心理。這種偽君子,我們也不談。我們只談想到別人的人。

  想到別人的人才會得到真朋友,正如十九世紀美國大文學家兼哲學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說:

“The only way to have a friend is to be one.”
(要想得朋友,自己必須先夠朋友。)

想到別人,就是夠朋友。想到別人,就是你心中經常有別人。如果你心中經常有某一個人,不管他是成功或者是失敗,也不管他是偉大還是卑微,你都會尊重他。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經常題到家庭和生活的情趣,因為他有一個好家庭。他有一個好家庭,因為他有一個好妻子。楊夫人是一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偉大婦女。她身為夫人,家中奴婢成群,應該甚麼都不用自己去做。但是她愛惜和尊重她的奴婢,因此不管寒冷炎熱,她每天都早早起來,跑到後院的廚房去生火煮稀飯,讓全家的奴婢吃過早餐之後才開始工作。她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做,一直做到七十多歲。

  有一天,正是嚴冬,她的兒子楊東山看見母親還是這樣勞動,覺得很心痛,於是鼓起勇氣,對母親說:“娘,您老人家年事已高,不能夠再這樣做了,請娘吩咐下人去做吧。”楊夫人解釋說:“兒呀,這些下人雖然在名分上是奴婢,但是在我的心中,他們也是我的子女。我身為人母,知道怎麼牽掛自己的子女。我想他們的父母也必正在牽掛他們,所以我要讓他們在我們的家感受到溫暖。”這就是尊重卑微的人!

  聖經羅馬書12:16說: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翼展視窗闊 報取智域深

談天說地

金玉食糧議 ✍于中旻

藝文走廊

神的榮耀(九)榮耀的再臨 ✍凌風

談天說地

另一種洗錢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強迫性記憶 ✍亞谷

談天說地

不靠自己只靠神 ✍亞谷

雲彩生活

稱心園藝:鳳仙花 ✍餘暇

談天說地

文宣士張亦鏡 ✍于中旻

談天說地

回報 ✍劉廣華

寰宇古今

衛博福 ✍稽譚